來暮的意思
注音 ㄌㄞˊ ㄇㄨˋ
拼音 lái mù
基本釋義
⒈ 《後漢書·廉範傳》:“成都民物豐盛,邑宇逼側,舊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災,而更相隱蔽,燒者日屬。範乃毀削先令,但嚴使儲水而已。百姓為便,乃歌之曰:'廉叔度,來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無襦今五褲。'”叔度,廉範字。後遂以“來暮”為稱頌地方官德政之辭。
引證解釋
⒈ 《後漢書·廉範傳》:“成都 民物豐盛,邑宇逼側,舊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災,而更相隱蔽,燒者日屬。
引範 乃毀削先令,但嚴使儲水而已。百姓為便,乃歌之曰:‘ 廉叔度,來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無襦今五袴。’”
叔度,廉範 字。後遂以“來暮”為稱頌地方官德政之辭。 唐 王勃 《上絳州上官司馬書》:“藩維克振,既參來暮之歌;邦國不空,自有康沂之相。”
宋 柳永 《永遇樂》詞:“擁朱旛,喜色歡聲,處處競歌來暮。”
何啟 胡禮垣 《曾論書復》:“《卿雲》之歌,金天之頌,來暮之嘆,去思之碑,無當亦無謂也。”
▸ 朝來暮去
▸ 暮來朝去
▸ 暮去朝來
▸ 來何暮
▸ 如來佛
▸ 攘往熙來
▸ 勸來
▸ 姍姍來遲
▸ 入暮
▸ 卻來
▸ 卻金暮夜
▸ 日來月往
▸ 人來客往
▸ 日暮途遠
▸ 日來
▸ 柔遠懷來
▸ 日暮
▸ 攘來熙往
▸ 人來人往
▸ 日暮途窮
▸ 人來瘋
▸ 秋去冬來
▸ 日暮路遠
▸ 秋暮
▸ 人來客去
▸ 窮暮
▸ 日暮道遠
▸ 頃來
▸ 請來
▸ 去來
▸ 去來今
▸ 前來
▸ 日往月來
▸ 恰來
▸ 青蚨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