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道無兒的意思
注音 ㄅㄛˊ ㄉㄠˋ ㄨˊ ㄦˊ
拼音 bó dào wú ér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晉·鄧攸,字伯道。歷任河東·吳郡和會稽太守,官至尚書右僕射。
伯道無兒「ㄅㄛˊ ㄉㄠˋ ㄨˊ ㄦˊ」
⒈ 伯道,晉朝鄧攸的字。鄧攸為河東太守時,因避石勒兵亂,帶著自己的兒子及侄子逃難。途中數次遇到賊兵,鄧攸因不能兩全,乃丟棄兒子保全侄兒,以致沒有後嗣。見也作「伯道之憂」。
引《晉書·卷九〇·良吏傳·鄧攸傳》。後以伯道無兒比喻人沒有子嗣。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謝太傅重鄧僕射,常言『天地無知,使伯道無兒。』」
引證解釋
⒈ 晉 鄧攸,字 伯道。歷任 河東 吳郡 和 會稽 太守,官至尚書右僕射。 永嘉 末,因避 石勒 兵亂,攜子侄逃難,途中屢遇險,恐難兩全,乃棄去己子,保全侄兒。後終無子。見《晉書·良吏傳·鄧攸》。
引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謝太傅 重 鄧僕射,常言:‘天地無知,使 伯道 無兒。’”
後用作嘆人無子之典。 唐 韓愈 《遊西林寺題蕭二兄郎中舊堂》詩:“中郎 有女能傳業, 伯道 無兒可保家。”
康有為 《大同書》甲部第三章:“其鰥者或 伯道 無兒,或 左芬 有女,或兒女成行而撫育無人。”
▸ 其道無由
▸ 道無拾遺
▸ 伯道之憂
▸ 伯道
▸ 天道無親
▸ 天道無私
▸ 逆天無道
▸ 柳下道兒
▸ 狂悖無道
▸ 荒淫無道
▸ 昏庸無道
▸ 河伯健兒
▸ 逛道兒
▸ 兒無常父
▸ 道兒
▸ 短道兒
▸ 大逆無道
▸ 戳無路兒
▸ 背道兒
▸ 慘無人道
▸ 暴虐無道
▸ 半道兒
▸ 談道兒
▸ 無道
▸ 無足道
▸ 無道歹
▸ 無產階級道德
▸ 無上道
▸ 無礙道場
▸ 重逆無道
▸ 著道兒
▸ 走道兒
▸ 嘴道兒
▸ 羅圈兒揖
▸ 腦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