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闕的意思
注音 ㄈㄨˊ ㄑㄩㄝˋ
拼音 fú què
基本釋義
⒈ 拜伏於宮闕下。多指直接向皇帝上書奏事。
引證解釋
⒈ 拜伏於宮闕下。多指直接向皇帝上書奏事。
引唐 獨孤及 《為李給事讓起復尚書右丞兼御史大夫等第三表》:“臣再以微誠,伏闕請命。”
宋 陸游 《跋臨汝志》:“﹝ 歐陽澈 ﹞ 建炎 初伏闕上書,論大臣誤國。”
康有為 《東事戰敗聯十八省舉人三千人上書》詩:“遼、臺 膴膴割山河,抗章伏闕公車多。”
▸ 瑞闕
▸ 闕殘
▸ 闕蝕
▸ 闕少
▸ 闕下
▸ 闕觀
▸ 闕爾
▸ 闕虧
▸ 闕翟
▸ 蜷伏
▸ 闕殆
▸ 闕焉
▸ 闕陋
▸ 闕卷
▸ 闕門
▸ 闕行
▸ 闕黨
▸ 闕政
▸ 闕竦
▸ 闕典
▸ 闕庭
▸ 闕景
▸ 闕簿
▸ 闕敗
▸ 闕遺
▸ 闕短
▸ 闕悞
▸ 闕壞
▸ 闕然
▸ 闕月
▸ 闕齾
▸ 闕略
▸ 闕落
▸ 闕疑
▸ 闕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