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鄰為壑的意思
注音 一ˇ ㄌ一ㄣˊ ㄨㄟˊ ㄏㄜˋ
拼音 yǐ lín wéi hè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孟子·告子下》:“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為壑;今吾子以鄰國為壑。”把鄰國作為水坑,把本國洪水排放到那裡。表示嫁禍於人。
英shift one’s trouble to others as one who uses his neighbour's field as a drain;
相似詞
相反詞
僵李代桃 引咎自責 不相為謀 與人為善 雪中送炭 相濡以沫 守望相助
以鄰為壑「一ˇ ㄌ一ㄣˊ ㄨㄟˊ ㄏㄜˋ」
⒈ 戰國時白圭築堤治水,將本國氾濫的洪水排入鄰國,把其當成洩洪的水泊。典出《孟子·告子下》。比喻損人利己。清·黃遵憲〈乙丑十一月避亂大埔三河虛〉詩:「諸公竟以鄰為壑,一夜喧呼賊渡河。」也作「鄰國為壑」。
近嫁禍他人
引證解釋
⒈ 原謂將鄰國當作溝坑,把本國的洪水排洩到那裡去。後比喻把困難或災禍推給別人。
引《孟子·告子下》:“白圭 曰:‘ 丹 ( 白圭 )之治水也,愈於 禹。’ 孟子 曰:‘子過矣! 禹 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 禹 以四海為壑,今吾子以鄰國為壑。’”
宋 文天祥 《知潮州寺丞東巖洪公行狀》:“公智慮深達,如宿將持重而規畫綿絡,不以鄰為壑也。”
清 黃遵憲 《乙丑十一月避亂大埔三河虛》詩:“人盡流離呼伯叔,時方災難又幹戈。諸公竟以鄰為壑,一夜喧呼賊渡河。”
毛澤東 《整頓黨的作風》:“誰要是對別人的困難不管,別人要調他所屬的幹部不給,或以壞的送人,‘以鄰為壑’,全不為別部、別地、別人想一想,這樣的人就叫做本位主義者。”
▸ 民以食為本
▸ 何以家為
▸ 以是為恨
▸ 以文為詩
▸ 以言為諱
▸ 以守為攻
▸ 以書為御
▸ 以慎為鍵
▸ 以退為進
▸ 以忍為閽
▸ 以筌為魚
▸ 以鹿為馬
▸ 以親為解
▸ 以日為年
▸ 以黑為白
▸ 以毀為罰
▸ 以人為鏡
▸ 以人為鑑
▸ 以耳為目
▸ 以規為瑱
▸ 以法為教
▸ 以譽為賞
▸ 以紫為朱
▸ 以白為黑
▸ 以意為之
▸ 以古為鏡
▸ 以意為主
▸ 以古為鑑
▸ 以攻為守
▸ 善以為寶
▸ 日以為常
▸ 期期以為不可
▸ 難以為顏
▸ 難以為繼
▸ 難以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