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韻大鼓的意思
注音 ㄐ一ㄥ ㄩㄣˋ ㄉㄚˋ ㄍㄨˇ
拼音 jīng yùn dà gǔ
基本釋義
⒈ 中國曲藝的一種。流行於京、津等地。由木板大鼓與清音子弟書合流,並吸收戲曲、其它說唱藝術發展而成。唱腔以北京語音為基礎,屬板腔體結構。一人站唱,自操鼓、板司節奏,另以三絃、四胡伴奏。只有短段曲目。
英story-telling in Beijing dialect with drum accompaniment;
京韻大鼓「ㄐ一ㄥ ㄩㄣˋ ㄉㄚˋ ㄍㄨˇ」
⒈ 流行於我國河北、東北、華東地區的一種曲藝。以木板大鼓結合清音子弟書,並吸收平劇、梆子及其他說唱藝術等發展而成。起初多演唱長篇,後主要演唱短篇,只唱不說。唱詞基本為七字句,唱腔主要有起板、平腔、快板等。一人演唱,自擊鼓、板,以三絃、四胡、琵琶等為伴奏樂器。因自清代起流行於北平、天津二地,故也稱為「京津大鼓」。
引證解釋
⒈ 亦稱“京音大鼓”。曲藝的一種。 清 末由木板大鼓和子弟書合流後發展形成,流行北方各地。
▸ 京東大鼓
▸ 京音大鼓
▸ 梅花大鼓
▸ 遼寧大鼓
▸ 梨花大鼓
▸ 樂亭大鼓
▸ 京師大學堂
▸ 京都大學
▸ 京倉大使
▸ 京式大帽
▸ 膠東大鼓
▸ 湖北大鼓
▸ 東北大鼓
▸ 奉天大鼓
▸ 大鼓書
▸ 大鑼大鼓
▸ 大鼓
▸ 鐵片大鼓
▸ 西河大鼓
▸ 南京大學
▸ 東京大學
▸ 大莫與京
▸ 大韻
▸ 大張旗鼓
▸ 北京郵電大學
▸ 北京外國語大學
▸ 北京大學
▸ 韻鼓
▸ 京白
▸ 擊鼓
▸ 大躍進
▸ 大仁
▸ 大戰
▸ 大志
▸ 大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