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構的意思

注音 ㄐ一ㄠ ㄍㄡˋ

拼音 jiāo gòu

基本釋義

⒈  見“交構”。

引證解釋

⒈  亦作“交媾”。陰陽交合。

《後漢書·周舉傳》:“二儀交構,乃生萬物。”
唐 李白 《草創大還贈柳官迪》詩:“造化合元符,交媾騰精魄。”

⒉  亦作“交媾”。指性交。

《參同契》卷下:“觀夫雌雄交媾之時,剛柔相交而不可解。”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二:“躬庵 於 燕都 曾見一篋,中藏烏思藏歡喜佛像二軀,作男女交構狀。”
郭沫若 《黑貓》:“交媾過後自然男的便成為女的人,女的便成為男的人。”

⒊  亦作“交搆”、“交遘”。互相構陷。

《後漢書·陳蕃傳》:“而今左右群豎,惡傷黨類,妄相交搆,致此刑譴。”
漢 王粲 《為荊州與袁尚書》:“初聞 郭公則、辛仲治 通內外之言,造交遘之隙,使士民不協,姦釁並作。”
《宋書·氐胡傳》:“頃來公私紛紜, 華 戎 交構,皆此之由。”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一》:“家庭交搆,未有不歸於兩傷者。”

⒋  亦作“交搆”、“交遘”。勾結。

《後漢書·陳蕃傳》:“中常侍 曹節、王甫 等與共交搆,諂事太后。”
《三國志·吳志·諸葛恪傳》:“近 漢 之世, 燕 蓋 交遘,有 上官 之變。”
《新唐書·王重榮傳》:“﹝ 張存敬 ﹞即劾 珂 交構 克用,為方鎮生事,不可赦。”
宋 范仲淹 《奏陝西河北次守等策》:“今西北二方,復相交搆,夾困中國。”

⒌  亦作“交搆”、“交遘”。離間;播弄是非。

《後漢書·左雄傳》:“後阿母遂以交遘失爵。”
宋 司馬光 《上兩宮疏》:“於是離間人君臣,交構人父子,使上下相疾,內外相疑。”
明 張居正 《答司馬曹傅川》:“叵柰中遭憸人,交搆其間,使之致疑於我,又波及於丈。”
清 任泰學 《質疑》:“為君父者高下在心,勿令宵小窺伺,致啟讒人交搆之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