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諫的意思

注音 ㄨˇ ㄐ一ㄢˋ

拼音 wǔ jiàn

基本釋義

⒈  五種進諫方式。名目略有不同。五位諫臣。

引證解釋

⒈  五種進諫方式。名目略有不同。

(1) 漢 劉向 《說苑·正諫》:“諫有五:一曰正諫,二曰降諫,三曰忠諫,四曰戇諫,五曰諷諫。”
(2) 漢 班固 《白虎通·諫諍》:“人懷五常,故有五諫。謂諷諫、順諫、窺諫、指諫、陷諫。”
《後漢書·李雲傳論》:“禮有五諫,諷為上。”
李賢 注:“諷諫者,知患禍之萌而諷告也。順諫者,出辭遜順,不逆君心也。闚諫者,視君顏色而諫也。指諫者,質指其事而諫也。陷諫者,言國之害,忘生為君也。”
(3)《公羊傳·莊公二十四年》“三諫不從” 漢 何休 注:“諫有五,一曰諷諫, 孔子 曰:‘家不藏甲,邑無百雉之城, 季氏 自墮之’是也;二曰順諫, 曹羈 是也;三曰直諫, 子家駒 是也;四曰爭諫, 子反 請歸是也;五曰贛諫, 百里子 蹇叔子 是也。”
(4)《孔子家語·辨證》:“忠臣之諫君,有五義焉。一曰譎諫,二曰戇諫,三曰降諫,四曰直諫,五曰風諫。”

⒉  五位諫臣。 明 林蘭友 與 何楷 及 黃道周、劉同升、趙士春 稱“長安 五諫”。見《明史·林蘭友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