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豎的意思
注音 ㄦˋ ㄕㄨˋ
拼音 èr shù
基本釋義
⒈ 兩個小孩,後以稱病魔。
例公夢二豎子曰:“彼良醫也,懼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左傳·成公十年》
英two children; the evil spirits responsible for illness;
二豎「ㄦˋ ㄕㄨˋ」
⒈ 語本指病魔、疾病。
引《左傳·成公十年》:「公疾病,求醫於秦,秦伯使醫緩為之,未至,公夢疾為二豎子,曰:『彼良醫也,懼傷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
宋·蘇軾〈次韻子由病酒肺疾發〉詩:「三彭恣啖齧,二豎肯逋播。」
宋·陸游〈嘉定己已立秋得膈上疾近寒露乃小愈〉詩一二首之二:「今年病老遂難禁,二豎奔逃豈易尋。」
引證解釋
⒈ 亦作“二竪”。
引1.語出《左傳·成公十年》:“公夢疾為二豎子,曰:‘彼良醫也,懼傷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醫至,曰:‘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
後用以稱病魔。 晉 葛洪 《抱朴子·貴賢》:“二竪之疾既據而募良醫,棟橈之禍已集而思謀夫,何異乎火起乃穿井,覺飢而佔田哉!”
明 鄭若庸 《玉玦記·索命》:“伯有 今為厲,二豎還乘釁。”
劉開揚 《高適詩集編年箋註原始》:“時餘方為二竪所苦,以卷帙浩繁,力難勝任,拜辭之餘,乃督以茲事。”
⒉ 指危害國運的奸佞小人。
引唐 張說之 《贈戶部尚書河東公楊君神道碑》:“協心五朝,戡勦二竪,奮飛比落,推戴 中宗。”
《宋史·徐僑傳》:“今女謁,閹宦相為囊橐,誕為二豎,以處國膏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