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抗爭的意思
注音 ㄦˋ ㄩㄝˋ ㄎㄤˋ ㄓㄥ
拼音 èr yuè kàng zhēng
基本釋義
⒈ 1967年2月,周恩來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碰頭會。會上譚震林、陳毅、葉劍英、李富春、李先念、徐向前、聶榮臻等中央政治局委員和中央軍委領導人,對“文革”的錯誤作法提出尖銳的批評。圍繞“文革”要不要黨的領導,應不應將老幹部統統打倒,要不要穩定軍隊等重大問題,同康生、陳伯達、張春橋等展開針鋒相對的鬥爭。18日,毛澤東召集部分政治局委員開會,批評了在懷仁堂會議上提意見的老同志。此後,又被林彪、江青等誣稱為“二月逆流”。1976年,江青反革命集團被粉碎後,中共中央正式宣佈為“二月逆流”平反。
▸ 抗爭
▸ 俄國二月革命
▸ 二月
▸ 十二月律
▸ 十二月黨人起義
▸ 萊陽抗捐鬥爭
▸ 抗日戰爭
▸ 二分明月社
▸ 二分明月
▸ 三元里抗英鬥爭
▸ 三月二
▸ 爭抗
▸ 三好二怯
▸ 日徵月邁
▸ 日月山
▸ 三平二滿
▸ 日積月聚
▸ 三長善月
▸ 三分天下有其二
▸ 日月不可逾
▸ 日月如流
▸ 汝南月旦
▸ 日俄戰爭
▸ 日濡月染
▸ 三佔從二
▸ 軟磨硬抗
▸ 三二
▸ 日角偃月
▸ 三年不目月
▸ 日月合壁
▸ 日程月課
▸ 賽月明
▸ 日朘月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