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修邊幅的意思
注音 ㄅㄨˋ ㄒ一ㄡ ㄅ一ㄢ ㄈㄨˊ
拼音 bù xiū biān fú
基本釋義
⒈ 指性情浪漫,行為隨便,不拘小節的人。今泛指不守禮俗,行動隨便,或自我為是,旁若無人者,亦指著裝打扮和外貌的修飾整理不注重。
英be slovenly in attire and demeanour; not care about one's appearance;
相似詞
不事邊幅 亂頭粗服 吊爾郎當 不護細行 蓬頭垢面 吊兒郎當 不顧外表 鶉衣百結 不衫不履 囚首垢面 拓落不羈 衣冠楚楚 衣衫襤褸 不拘小節
相反詞
國語辭典簡編本
不修邊幅「ㄅㄨˋ ㄒㄧㄡ ㄅㄧㄢ ㄈㄨˊ」
邊幅,本指布帛的邊緣,用來比喻衣飾、儀容。不修邊幅形容不注意衣飾、儀容的打扮。
造句他老是不修邊幅,但是人緣很好。
不修邊幅「ㄅㄨˋ ㄒ一ㄡ ㄅ一ㄢ ㄈㄨˊ」
⒈ 不修整布帛邊緣,任使雜亂不齊。用以形容不講究衣飾儀容或不拘形式小節。也作「邊幅不修」、「不修邊幅」、「不事邊幅」。
引《北史·卷八三·文苑傳·顏之推傳》:「好飲酒,多任縱,不修邊幅,時論以此少之。」
《儒林外史·第五五回》:「他又不修邊幅,穿著一件稀爛的直裰,靸著一雙破不過的蒲鞋。」
近不拘小節 囚首垢面
引證解釋
⒈ 亦作“不脩邊幅”。
引《後漢書·馬援傳》:“公孫 不吐哺走迎國士,與圖成敗,反修飾邊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
李賢 注:“言若布帛脩整其邊幅也。”
後形容不講究服飾、儀表為不修邊幅。 《舊唐書·文苑傳下·溫庭筠》:“初至京師,人士翕然推重。然士行塵雜,不脩邊幅。”
清 李鬥 《揚州畫舫錄·虹橋錄上》:“其年 短髯,不修邊幅。”
高雲覽 《小城春秋》第十一章:“陳四敏 的外表缺乏一般地下工作者常有的那種窮困的、不修邊幅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