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箸的意思
注音 ㄒ一ㄚˋ ㄓㄨˋ
拼音 xià zhù
基本釋義
⒈ 指用筷子夾食物。
英eat with chopsticks;
下箸「ㄒ一ㄚˋ ㄓㄨˋ」
⒈ 用筷子夾取食物。
引《晉書·卷三三·何曾傳》:「食日萬錢,猶曰無下箸處。」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九回》:「到後來,大少爺死了,更是冷一頓,熱一頓,甚至有不能下箸的時候。」
引證解釋
⒈ 亦作“下筯”。用筷子取食;吃。
引《晉書·何曾傳》:“食日萬錢,猶曰無下箸處。”
唐 李白 《尋魯城範居士見範置酒摘蒼耳作》詩:“他筵不下筯,此席忘朝飢。”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七:“﹝ 仲舒 長老﹞所食皆蜜也。豆腐、麵觔、牛乳之類,皆漬蜜食之,客多不能下箸。”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中:“京師人家日供常膳,未識下筯食味,非取於市不屬饜。”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九回:“到後來大少爺死了,更是冷一頓,熱一頓,甚至有不能下箸的時候。”
▸ 無下箸處
▸ 上下同欲
▸ 上下忙
▸ 上下交困
▸ 上下打量
▸ 箬下春
▸ 三分天下有其二
▸ 上下水
▸ 上下翻騰
▸ 上下相安
▸ 上下其手
▸ 上下浮動
▸ 上下同門
▸ 上下平
▸ 軟下疳
▸ 上下無常
▸ 箬下
▸ 闕下
▸ 畎畝下才
▸ 群下
▸ 權力下放
▸ 取下
▸ 卻下
▸ 權傾天下
▸ 榮侍下
▸ 泉下
▸ 塞下
▸ 屈高就下
▸ 上諂下瀆
▸ 上不上,下不下
▸ 塞下曲
▸ 上竄下跳
▸ 上躥下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