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思的意思
注音 ㄙㄢ ㄙ
拼音 sān sī
詞性 動詞
基本釋義
⒈ 反覆思量,再三權衡。
例凡事要三思,免得後悔。
依老爺這話,不但不能報效朝廷,亦且自身不保,還要三思為妥。——《紅樓夢》
英think again and again;
國語辭典簡編本
三思「ㄙㄢ ㄙ」
再三考慮。
造句這件事攸關公司的信譽,大家還是三思後再決定吧!
三思「ㄙㄢ ㄙ」
⒈ 再三考慮。
引《文選·張衡·東京賦》:「憲先靈而齊軌,必三思以顧愆。」
《紅樓夢·第四回》:「不但不能報效朝廷,亦且自身不保,還要三思為妥。」
引證解釋
⒈ 謂少思長,老思死,有思窮。
引《荀子·法行》:“孔子 曰:‘君子有三思,而不可不思也。少而不學,長無能也;老而不教,死無思也;有而不施,窮無與也。’”
《孔子家語·三恕》:“故君子少思其長則務學,老思其死則務教,有思其窮則務施。”
⒉ 再三思考。 《論語·公冶長》:“季文子 三思而後行。
引子 聞之,曰:‘再,斯可矣。’”
漢 張衡 《東京賦》:“憲先靈而齊軌,必三思以顧愆。”
《南史·毛喜傳》:“宗社至重,願加三思。”
清 洪昇 《長生殿·埋玉》:“若軍心安,則陛下安矣。願乞三思。”
▸ 沒三思
▸ 三思臺
▸ 三思而行
▸ 無三思
▸ 苦思
▸ 三推六問
▸ 三好二怯
▸ 三能
▸ 三墳
▸ 三娥
▸ 三致意
▸ 三老四嚴
▸ 三過筆
▸ 三過
▸ 三乏
▸ 三不歸
▸ 三制手
▸ 三厭
▸ 三邪
▸ 三浣
▸ 三夫人
▸ 三不朽
▸ 三匝
▸ 三天使
▸ 三娘子
▸ 三大節
▸ 三轉身
▸ 三居
▸ 三季稻
▸ 三道
▸ 三般兩樣
▸ 三神山
▸ 三襴貼裡
▸ 三和土
▸ 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