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的意思
注音 ㄙㄢ ㄍㄨㄛˊ
拼音 sān guó
詞性 名詞
基本釋義
⒈ 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公元222—280)
英the Three Kingdoms-Wei, Shu Han and Wu -which divided China from A.D. 222—280;
三國「ㄙㄢ ㄍㄨㄛˊ」
⒈ (西元220~280)漢末,魏、蜀、吳分立的時期,史稱為「三國」。
引證解釋
⒈ 指 東漢 後出現的 魏、蜀、吳 鼎立的歷史時期。從公元220年 曹丕 稱帝始,到280年 吳 亡止。或將 漢獻帝 在位的年代(189-220)亦計入該期。亦以指 魏、蜀、吳。
引南朝 宋 裴松之 《上三國志表》:“臣前被詔,使採三國異同,以注 陳壽 《三國志》。”
唐 劉知幾 《史通·雜説下》:“談《春秋》者則不知 宗周 既隕,而人有六雄;論《史》、《漢》者不悟 劉氏 雲亡,而地分三國。”
元 薩都剌 《登北固城樓》詩:“六朝 文物隨流水, 三國 江山獨倚樓。”
清 週中孚 《鄭堂札記》卷三:“凡 三國、六朝 各史,俱包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