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虎不河的意思
注音 一 ㄏㄨˇ ㄅㄨˋ ㄏㄜˊ
拼音 yī hǔ bù hé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詩·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馮河。”
引證解釋
⒈ 原謂空手搏虎,徒步渡河,喻有勇無謀,冒險行事。後在 元 劇中以“一虎不河”比喻不顧一切。
引《詩·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馮河。”
《論語·述而》:“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元 無名氏 《小張屠》第二折:“報娘恩三年人甫,恩臨大懷躭十月,情多幾兒救母絶嗣,我為親人一虎不河。”
▸ 一山不藏二虎
▸ 可一而不可再
▸ 畫虎不成
▸ 虎不拉
▸ 虎不食兒
▸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 多一事不如省一事
▸ 二馬一虎
▸ 暴虎馮河
▸ 一臥不起
▸ 一文不值
▸ 一物不知
▸ 一文不名
▸ 一塵不染
▸ 一動不動
▸ 一成不變
▸ 一成不易
▸ 一塵不緇
▸ 一錢不名
▸ 一谷不升
▸ 一塵不到
▸ 一聲不吭
▸ 一竅不通
▸ 一而不黨
▸ 一聲不響
▸ 一谷不登
▸ 一定不易
▸ 一跌不振
▸ 一客不犯二主
▸ 一筆不苟
▸ 一代不如一代
▸ 一解不如一解
▸ 一蹶不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