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團的意思

注音 一 ㄊㄨㄢˊ

拼音 yī tuán

詞性 數量詞

基本釋義

⒈  表數量。用稱一件圓形的東西。表數量。一堆。軍隊的一個編制單位,歷代不同。表數量。一股。古代的一個地方居民組織。表數量。一片。

國語辭典簡編本

一團「ㄧ ㄊㄨㄢˊ (變)ㄧˋ ㄊㄨㄢˊ」

1.一堆。

造句他們兩人一言不和,便扭打成一團了。

2.一股。

造句一團和氣

國語辭典修訂本

一團「一 ㄊㄨㄢˊ」

⒈  一堆。

《文明小史·第一六回》:「忽見女人與那瘦長條子一言不合,早已扭作一團。」

⒉  一股。

《紅樓夢·第三回》:「賈母見雪雁甚小,一團孩氣。」

引證解釋

⒈  表數量。用稱一件圓形的東西。

唐 白居易 《能無愧》詩:“一團香絮枕,倚坐穩於人。”
宋 陸游 《歲暮》詩之四:“噉飯著衣常苦懶,為誰欲理一團絲。”

⒉  表數量。一堆。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馬頷繫朱纓,栲栲來大一團火。”
明 王守仁 《傳習錄》捲上:“所謂汝心,亦不專是那一團血肉。”
茅盾 《子夜》四:“﹝她﹞猛的在 阿金 肩頭咬了一口,扭成一團打起來。”

⒊  表數量。一片。

唐 戎昱 《閏春宴花溪嚴侍御莊》詩:“一團青翠色,雲是 子陵 家。”
清 李漁 《凰求鳳·媒間》:“我只説他替我娶親,是一團好意。”
葉聖陶 《遊了三個湖》:“回想過去時代,凡是遊覽地方、公共場所,往往一片凌亂,一團骯髒。”

⒋  表數量。一股。

《兒女英雄傳》第二六回:“張金鳳 見 何玉鳳 雖是在那裡默坐不語,眉宇之間卻露著一團怒氣。”

⒌  古代的一個地方居民組織。

《隋書·食貨志》:“每年正月五日,縣令巡人,各隨便近,五黨三黨,共為一團,依樣定戶上下。”
《續通典·食貨七》:“周世宗 顯德 五年,詔諸道州府令團併鄉村,大率以百戶為一團,每團選三大戶為耆長。”

⒍  軍隊的一個編制單位,歷代不同。 隋 代騎兵以十隊為一團,每隊百人;步兵以二十隊為一團。見《隋書·禮儀志三》。 清 末新軍制直至解放前,團皆隸屬於旅,而亦常有變化。今一般隸屬於師,一團下轄若干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