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匹的意思
注音 一 ㄆ一ˇ
拼音 yī pǐ
詞性 數量詞
基本釋義
⒈ 表數量。用於布帛,古代以四丈為一匹。亦指整卷的布帛,長度不一。表數量。用於牲畜或禽鳥。表數量。猶一片。用於連線成片的物體。
引證解釋
⒈ 表數量。用於布帛,古代以四丈為一匹。亦指整卷的布帛,長度不一。
引《史記·天官書》:“長庚如一匹布著天。此星見,兵起。”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種棠》:“成樹之後,歲收絹一匹。”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二:“水如一匹練,此地即平天。”
⒉ 表數量。用於牲畜或禽鳥。
引《史記·平準書》:“米至石萬錢,馬一匹則百金。”
按,《貨殖列傳》索隱雲:“馬夜行目照前四丈,故云一匹。或説,度馬縱橫,適得一匹。”
魯迅 《朝花夕拾·狗貓鼠》:“我的報仇,就從家裡飼養著的一匹花貓起手。”
魯迅 《故事新編·奔月》:“不過今天倒還好,別外還射了一匹麻雀,可以給你做菜的。”
⒊ 表數量。猶一片。用於連線成片的物體。
引《中國民間故事選·紅潭河》:“滿河的綠水流到一匹山岩下時,轉個彎彎聚成了一個深潭。”
▸ 一匹雛
▸ 一匹錦
▸ 匹馬一麾
▸ 布匹
▸ 如出一口
▸ 日慎一日
▸ 三自一包
▸ 三一回五一回
▸ 日甚一日
▸ 日復一日
▸ 融合為一
▸ 人手一冊
▸ 勸百諷一
▸ 熔於一爐
▸ 仁同一視
▸ 如出一軌
▸ 人生哲學的一課
▸ 人一己百
▸ 缺一不可
▸ 全一
▸ 三人一龍
▸ 群匹
▸ 若出一轍
▸ 群居和一
▸ 闕一不可
▸ 求備一人
▸ 若出一軌
▸ 筌蹏一悟
▸ 三世一爨
▸ 擎天一柱
▸ 清一色
▸ 屈指一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