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倡一和的意思
注音 一 ㄔㄤˋ 一 ㄏㄜˊ
拼音 yī chàng yī hé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詩·鄭風·蘀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謂一個先唱,一個和聲,形容兩人感情相通。後多比喻兩人相互配合,彼此呼應。倡,亦作“唱”。謂鳴聲相呼應。
引證解釋
⒈ 謂一個先唱,一個和聲,形容兩人感情相通。後多比喻兩人相互配合,彼此呼應。倡,亦作“唱”。
引《詩·鄭風·蘀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元 耶律楚材 《糠孽教民十無益論序》:“予不辨則成市虎矣。不獨成市虎,抑恐 崔浩、李德裕 之徒,一唱一和撼搖佛教,為患不淺。”
《警世通言·王嬌鸞百年長恨》:“自此一倡一和,漸漸情熟,往來不絶。”
蔣子龍 《一個女工程師的自述》:“他們倆在任何場合都是這麼一唱一和,一搭一檔,配合默契。”
⒉ 謂鳴聲相呼應。
引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一部六:“天上銀河閃亮著。遠遠近近,蟋蟀和蟈蟈一唱一和地鳴叫。”
▸ 一倡百和
▸ 一唱一和
▸ 一和
▸ 一和和
▸ 一迎一和
▸ 彼倡此和
▸ 群居和一
▸ 和一
▸ 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 一團和氣
▸ 一唱百和
▸ 一倡三嘆
▸ 如出一口
▸ 日慎一日
▸ 三自一包
▸ 三一回五一回
▸ 日甚一日
▸ 日復一日
▸ 融合為一
▸ 人手一冊
▸ 勸百諷一
▸ 熔於一爐
▸ 仁同一視
▸ 如出一軌
▸ 人生哲學的一課
▸ 人一己百
▸ 缺一不可
▸ 全一
▸ 三人一龍
▸ 若出一轍
▸ 闕一不可
▸ 求備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