黼扆的意思

注音 ㄈㄨˇ 一ˇ

拼音 fǔ yǐ

基本釋義

⒈  古代帝王座後的屏風,上畫斧形花紋。

⒉  借指帝王。

⒊  指帝座。

國語辭典修訂本

黼扆「ㄈㄨˇ 一ˇ」

⒈  繡有斧形紋路的屏風。

《書經·顧命》:「狄設黼扆、綴衣。牖間南向、敷重篾席、黼純;華玉仍幾。」

引證解釋

⒈  古代帝王座後的屏風,上畫斧形花紋。

《書·顧命》:“狄設黼扆綴衣。”
孔 傳:“扆,屏風,畫為斧文,置戶牖間。”
南朝 樑 劉勰 《文心雕龍·章表》:“敷表降闕,獻替黼扆。”
明 焦竑 《焦氏筆乘續集·黼扆》:“謹按禮書白與黑間為黼扆,則屏障畫黼文於其上,取分辨昭彰之義無疑矣。”

⒉  借指帝王。

唐 顏真卿 《開府儀同三司行尚書右丞相上柱國贈太尉廣平文貞公宋公神道碑銘》:“登聞黼扆,驟列繡裳。”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一:“勞侵黼扆,士失耕農。”
明 劉基 《感興》詩之三:“神謀不是閭閻識,廟算誰聞黼扆思。”

⒊  指帝座。

清 朱琦 《感事》詩:“至尊勞旰食,軍書叢黼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