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塵的意思

注音 ㄏㄨㄤˊ ㄔㄣˊ

拼音 huáng chén

基本釋義

⒈  黃色的塵土。

⒉  比喻俗世;塵世。

⒊  猶黃泉。

國語辭典修訂本

黃塵「ㄏㄨㄤˊ ㄔㄣˊ」

⒈  黃色的塵土。唐·李賀〈夢天〉詩:「黃塵清水三山下,更變千年如走馬。」亦用指戰塵。唐·張巡〈守睢陽作〉詩:「屢厭黃塵起,時將白羽揮。裹瘡猶出陣,飲血更登陴。」

⒉  比喻世事、人事。

清·孔尚任《桃花扇·加二一出》:「黃塵變,紅日滾,一篇詩話 易沉淪。」

引證解釋

⒈  黃色的塵土。

《後漢書·馬融傳》:“風行雲轉,匈礚隱訇,黃塵勃滃,闇若霧昏。”
唐 王昌齡 《塞下曲》之二:“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魯迅 《華蓋集續編·馬上日記》:“少頃,看見大路上黃塵滾滾,一輛摩托車馳過。”

⒉  比喻俗世;塵世。

唐 聶夷中 《題賈氏林泉》詩:“豈知黃塵內,迥有白雲蹤。”
明 高啟 《江上晚眺圖》詩:“觀圖忽起滄洲想,身墮黃塵又幾年。”
清 周亮工 《有感寄舍弟靖公暨唐肯堂》詩:“看盡黃塵迷不得,相期破衲老江濱。”

⒊  猶黃泉。

清 蔣士銓 《空谷香·懷香》:“黃塵碧落兩難憑,神仙有數,生死無常,那不關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