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面的意思

注音 ㄍㄜˊ ㄇ一ㄢˋ

拼音 gé miàn

基本釋義

⒈  謂改變臉色或態度。

⒉  比喻徹底悔改。

⒊  用皮革做的面子。

國語辭典修訂本

革面「ㄍㄜˊ ㄇ一ㄢˋ」

⒈  改變外貌。比喻改過遷善。

《易經·革卦》:「君子豹變,小人革面。」

引證解釋

⒈  謂改變臉色或態度。

《易·革》:“君子豹變,小人革面。”
王弼 注:“小人樂成則變面以順上也。”
孔穎達 疏:“小人革面者,小人處之但能變其顏面容色順上而已。”
晉 陸機 《漢高祖功臣頌》:“覩幾蟬蛻,悟主革面。”
宋 司馬光 《任守忠第三札子》:“往來革面,進退異辭。”
康有為 《上清帝第六書》:“令群臣鹹誓言上表,革面相從,於是國是定而議論一矣。”

⒉  比喻徹底悔改。

晉 葛洪 《抱朴子·用刑》:“洗心而革面者,必若清波之滌輕塵。”
《舊唐書·武宗紀》:“劉公直、安全慶 等各憑地險,屢抗王師,每肆悖言,罔懷革面。”
清 昭槤 《嘯亭雜錄·馬壯節公》:“今相國以臺司重臣,不能山險用奇,使彼畏威革面,惟知置酒高會,撻辱士卒,終將何物歸報天子?”
柳亞子 《題夏內史集》詩:“鴟梟革面化鸞皇, 禹 甸 堯 封舊土疆。”

⒊  用皮革做的面子。

《魏書·烏洛侯傳》:“樂有箜篌,木槽革面而施九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