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勢的意思
注音 ㄇ一ㄢˋ ㄕˋ
拼音 miàn shì
基本釋義
⒈ 亦作“面埶”。
⒉ 方面;形勢。《周禮·考工記序》:“或審曲面埶,以飭五材,以辨民器。”鄭玄注引鄭司農曰:“審曲面埶,審察五材曲直方面形埶之宜以治之及陰陽之面背是也。”孫詒讓正義:“鄭鍔雲:'審曲者,審其曲也。面埶者,面其埶也。材有曲直,直者不待審而可知,審其曲者,然後見其理之所在。埶有向背,背者不可向以為用,面其埶然後順其體之所向。'……與先鄭異,亦通。”後據鄭注引申為建築物和自然環境的情勢、外觀、位置。
引證解釋
⒈ 亦作“面埶”。方面;形勢。
引《周禮·考工記序》:“或審曲面埶,以飭五材,以辨民器。”
鄭玄 注引 鄭司農 曰:“審曲面埶,審察五材曲直方面形埶之宜以治之及陰陽之面背是也。”
孫詒讓 正義:“鄭鍔 雲:‘審曲者,審其曲也。面埶者,面其埶也。材有曲直,直者不待審而可知,審其曲者,然後見其理之所在。埶有向背,背者不可向以為用,面其埶然後順其體之所向。’……與 先鄭 異,亦通。”
後據 鄭 注引申為建築物和自然環境的情勢、外觀、位置。 南朝 梁武帝 《遊鍾山大愛敬寺》詩:“面勢周大地,縈帶極長川。”
唐 杜甫 《寄題江外草堂》詩:“敢謀土木麗,自覺面勢堅。”
宋 程大昌 《北邊備對·黃河四大折》:“黃河 自 鹽澤 西來,暨達 潼關,其面勢所向,凡四大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