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詩的意思
注音 ㄗㄚˊ ㄕ
拼音 zá shī
基本釋義
⒈ 謂興致不一,不拘流例,遇物即言之詩。《文選》有雜詩一目,凡內容不屬獻詩、公宴、遊覽、行旅、贈答、哀傷、樂府諸目者,概列雜詩項。即有題如張衡《四愁》、曹植《朔風》等,內容相近,亦歸此項,如王粲、劉楨、曹植兄弟等作皆即以“雜詩”二字為題,後世循之。
引證解釋
⒈ 謂興致不一,不拘流例,遇物即言之詩。 《文選》有雜詩一目,凡內容不屬獻詩、公宴、遊覽、行旅、贈答、哀傷、樂府諸目者,概列雜詩項。即有題如 張衡 《四愁》、 曹植 《朔風》等,內容相近,亦歸此項,如 王粲、劉楨、曹植 兄弟等作皆即以“雜詩”二字為題,後世循之。
引《文選·王粲<雜詩>》 李善 注“雜者,不拘流例,遇物即言,故云雜也” 唐 李周翰 注:“興致不一,故云雜詩。”
清 桂馥 《札樸·雜詩》:“案《文選》 王仲宣、劉公幹、魏文帝、陳思王、嵇叔夜、傅休奕、張茂先、棗道彥、左太沖、張季鷹、張景陽、王景立 皆有雜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