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的意思
注音 ㄈㄨˋ
拼音 fù
基本釋義
國語辭典簡編本
負「ㄈㄨˋ」
1.憑恃、憑藉。
造句自負
2.以肩背物。
造句負薪、負笈、負荊請罪
3.擔荷、承擔。
造句負責、負荷、身負重任
4.享有。
造句久負盛名
5.遭受。
造句負傷
6.虧欠、拖欠。
造句負債
7.背棄、違背。
造句辜負、負心、忘恩負義
8.失敗。
造句勝負分明、不分勝負
10.數目小於零的。與「正」相對。
造句負數 10. 得到電子的。與「正」相對。
造句負電
注音 ㄈㄨˋ
拼音 fù
[動]
1.憑恃、憑藉。《說文解字.貝部》:「負,恃也。」《左傳.襄公十四年》:「昔秦人負恃其眾,貪於土地,逐我諸戎。」《北史.卷一二.隋煬帝本紀.史臣曰》:「負其富強之資,思逞無厭之欲。」
2.靠、背對。如:「負山面海」。
3.以肩背物。如:「負薪」、「負荊請罪」。《韓非子.喻老》:「王壽負書而行,見徐馮於周塗。」
4.擔荷、承擔。如:「身負重任」。
5.享有。如:「久負盛名」。
6.虧欠、拖欠。如:「負債」。《漢書.卷八○.宣元六王傳.淮陽憲王劉欽傳》:「負責數百萬,願王為償。」
7.背棄、違背。如:「辜負」、「忘恩負義」。唐.李白〈白頭吟〉:「古來得意不相負,祗今惟見青陵臺。」《喻世明言.卷八.吳保安棄家贖友》:「今彼在生死之際,以性命托我,我何忍負之?」
8.遭受。如:「負傷」。
[名]
1.責任。如:「如釋重負」。
2.失敗。如:「勝負分明」、「不分勝負」。
[形]
與正相反的。如:「負電」、「負極」、「負數」。
▸ 如釋重負
▸ 如牛負重
▸ 肉袒負荊
▸ 忍辱負重
▸ 任負
▸ 獅負
▸ 欽負
▸ 若釋重負
▸ 千鈞重負
▸ 欠負
▸ 愆負
▸ 譴負
▸ 棄甲負弩
▸ 憑山負海
▸ 憑負
▸ 襁負
▸ 披裘負薪
▸ 欺負
▸ 逆負
▸ 民負
▸ 李逵負荊
▸ 愧負
▸ 虧負
▸ 決一勝負
▸ 空負
▸ 久負盛名
▸ 矜能負才
▸ 矜負
▸ 矜功負勝
▸ 矜功負氣
▸ 矜智負能
▸ 疚負
▸ 謇諤自負
▸ 見豕負塗
▸ 減負
▸ 肩負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