衩衣的意思
注音 ㄔㄚˋ 一
拼音 chà yī
基本釋義
⒈ 兩側開衩的長衣。古人用以稱男子便服,始於唐。
衩衣「ㄔㄚˋ 一」
⒈ 褻眼、開叉的便袍。
引唐·王建〈宮詞〉一〇二首之一〇二:「每到日中重掠鬢,衩衣騎馬繞宮廊。」
引證解釋
⒈ 兩側開衩的長衣。古人用以稱男子便服,始於 唐。
引唐 李廓 《長安少年行》之六:“不樂還逃席,多狂慣衩衣。”
《資治通鑑·唐僖宗乾符元年》:“凝、彥昭 同舉進士, 凝 先及第,嘗衩衣見 彥昭。”
胡三省 注:“衩衣,便服不具禮也。”
元 胡三省 《通鑑釋文辨誤》卷十一:“衩衣二字,今人所常言也。凡交際之間,賓以世俗之所謂禮服來者,主欲從簡便,必使人傳言曰:‘請衩衣。’客於是以便服進。又有服宴褻之服而遇服交際之服者,必謝曰:‘衩袒無禮。’可見衩衣之語,起於 唐 人,而通行於今世也。”
元 蔣子正 《山房隨筆》:“席上太守及諸公祇服褙子, 文龍 以緑袍居座末。坐定,供茶。 文龍 故以托子墮地,諸公戲以失禮。 文龍 曰:‘先生衩衣,學生落托。’眾為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