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虎的意思

注音 ㄨㄛˋ ㄏㄨˇ

拼音 wò hǔ

基本釋義

⒈  比喻執法嚴峻或作戰勇猛者。

⒉  喻官職的尊嚴。

⒊  比喻殘暴凶橫之人。

⒋  比喻山勢。

國語辭典修訂本

臥虎「ㄨㄛˋ ㄏㄨˇ」

⒈  躺息、伏藏的老虎。

《西京雜記·卷五》:「李廣與兄弟共獵於冥山之北,見臥虎焉,射之,一矢即斃。」

⒉  比喻人峻烈、勇猛。

《後漢書·卷七七·酷吏傳·董宣傳》:「賜錢三十萬,宣悉以班諸吏,由是搏擊豪彊,莫不震慄。京師號為『臥虎』。」
《魏書·卷六六·李崇傳》:「常養壯士數千人,寇賊侵邊,所向摧破,號曰『臥虎』。」

引證解釋

⒈  比喻執法嚴峻或作戰勇猛者。

《後漢書·酷吏傳·董宣》:“由是搏擊豪強,莫不震慄,京師號為‘臥虎’。”
《魏書·李崇傳》:“所向摧破,號曰‘臥虎’,賊甚憚之。”

⒉  喻官職的尊嚴。按, 漢 置司隸校尉,權任甚重,歷代相承, 唐 廢。

晉 傅鹹 《司隸校尉教》:“司隸校尉,舊號‘臥虎’,誠以舉綱而萬目理,提領而眾毛順。”

⒊  比喻殘暴凶橫之人。

《後漢書·宦者傳·單超》:“其後四侯轉橫,天下為之語曰:‘ 左 迴天, 具 獨坐, 徐 臥虎, 唐 兩墯。’”

⒋  比喻山勢。

元 王惲 《遊萬固寺》詩:“連山一臥虎,矯首盡兩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