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兀的意思

注音 ㄊㄨ ㄨˋ

拼音 tū wù

詞性 形容詞

基本釋義

⒈  突然變化的。

平原過去了,面前山巒世界突兀而起。

abrupt;

⒉  高聳的。

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突兀而已。——宋·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蒼然突兀。——明·顧炎武《復庵記》
突兀的山石。

towering; lofty;

⒊  突然。

事情來得這麼突兀,使她不知所措。

sudden;

⒋  出乎意料。

unexpected;

相反詞

凹陷 自然


英文 lofty or towering, sudden or abrupt

德語 unvermittelt

法語 soudain, inattendu

國語辭典簡編本

突兀「ㄊㄨˊ ㄨˋ」

1.高聳的樣子。

造句山勢突兀

2.唐突意外。

造句你沒有事先通知就直接去拜訪長官,這樣未免太突兀了。

國語辭典修訂本

突兀「ㄊㄨ ㄨˋ」

⒈  高聳的樣子。

唐·韓愈〈謁衡岳廟遂宿嶽寺題門樓〉詩:「須臾靜掃眾峰出,仰見突兀撐青空。」

凹陷

⒉  唐突意外。

《文明小史·第二五回》:「當下公民忽說出那句突兀的話來,大家驚問所以。」

引證解釋

⒈  亦作“突杌”、“突屼”。高聳貌。

《文選·木華<海賦>》:“魚則橫海之鯨,突杌孤遊。”
李善 注:“突杌,高貌。”
唐 盧照鄰 《<南陽公集>序》:“逶迤綽約,如玉女之千嬌;突兀崢嶸,似靈龜之孤樸。”
唐 黃滔 《祭先外舅文》:“東尋玉籙,則 龍虎 嵳峩;南訪 金沙,則 羅浮 突屼。”
《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九:“突兀高顴,濃眉毛,壓一雙赤眼。”
葉聖陶 《記金華的兩個巖洞》:“山相當高,突兀森鬱,很有氣勢。”

⒉  特出;奇特。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品藻》:“劉尹 目 庾中郎,雖言不愔愔似道,突兀差可以擬道。”
唐 施肩吾 《壯士行》:“有時誤入千人叢,自覺一身橫突兀。”
宋 司馬光 《癭盆》詩:“癭盆生以醜自鬻,突兀當軒聳群目。”
元 麻革 《楊將軍坰馬圖》詩:“淡淡生絹一片雲,眼中群龍何突兀。”

⒊  端坐貌。

唐 杜甫 《八哀詩·故著作郎貶台州司戶滎陽鄭公虔》:“未曾寄官曹,突兀倚書幌。”
仇兆鰲 注:“突兀,端坐之貌。”

⒋  猝然。

唐 韓愈 《送僧澄觀》詩:“火燒水轉掃地空,突兀便高三百尺。”
宋 司馬光 《苦雨》詩:“喧豗流潦怒,突兀壞垣禿。”
馮德英 《苦菜花》第一章:“王柬芝 的突然回來,莫說他的妻子、女兒很驚異,就是他本人也不能不感到生活變化得實在突兀,環境變換得實在急速。”

⒌  奇怪;彆扭。

宋 王銍 《默記》卷下:“﹝ 子厚 ﹞曰:‘一置茲山,一投 漢水 ’亦可,然終是突兀。”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七:“俊卿 看見,心裡有些突兀起來。”
明 車任遠 《蕉鹿夢》第五折:“我昨日砍柴,似夢非夢,打得一個鹿。打時節,恰像是真,尋不著又道是夢。心中突兀,放他不下,夜來當真做一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