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彘不若的意思
注音 ㄍㄡˇ ㄓˋ ㄅㄨˋ ㄖㄨㄛˋ
拼音 gǒu zhì bù ruò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彘:豬。連豬狗都不如。比喻品行極端卑劣。
例人也,憂忘其身,內忘其親,上忘其君,則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荀子·榮辱》
英be more worthiless than pigs;
狗彘不若「ㄍㄡˇ ㄓˋ ㄅㄨˋ ㄖㄨㄛˋ」
⒈ 連豬狗都不如。比喻人品低劣。
引《荀子·榮辱》:「人也,憂忘其身,內忘其親,上忘其君,則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
《封神演義·第六二回》:「朝廷拜你為大將,寵任非輕,不思報本,一旦投降叛逆,真狗彘不若!」
近豬狗不如
反超凡入聖
引證解釋
⒈ 亦作“狗彘不如”。
引語出《荀子·榮辱》:“乳彘不觸虎,乳狗不遠遊,不忘其親也。人也,下忘其身,內忘其親,上忘其君,則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
明 王玉峰 《焚香記·構禍》:“﹝ 金壘 這廝﹞逼奴改嫁,見奴死不順從,又逼我兜籠陣馬,賣俏倚門。這般所為,狗彘不若。”
王維城 《新樂府》之一:“此而不抵制,真乃狗彘不若不如死。”
郭沫若 《南冠草》第五幕:“你這狗彘不如的萬惡敗類,你在千秋的青史上是要永遠受著萬代的唾罵的呵!”
▸ 狗彘不食
▸ 狗彘不如
▸ 行若狗彘
▸ 巧不若拙
▸ 牛馬不若
▸ 癩狗扶不上牆
▸ 狗彘
▸ 狗吠不驚
▸ 狗改不了吃屎
▸ 狗肉不上桌
▸ 狗屁不通
▸ 不若
▸ 不逢不若
▸ 死狗扶不上牆
▸ 行同狗彘
▸ 若不勝衣
▸ 若不沙
▸ 狼上狗不上
▸ 狗嘴吐不出象牙
▸ 不絕若線
▸ 不絶若線
▸ 豬狗不如
▸ 毫不
▸ 何不
▸ 看不上
▸ 狗洞
▸ 打狗
▸ 摸不著
▸ 不與
▸ 不慎
▸ 不計
▸ 不甘心
▸ 不能
▸ 不變
▸ 三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