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雅的意思
注音 一ㄢ 一ㄚˇ
拼音 yān yǎ
基本釋義
⒈ 寬巨集儒雅。
⒉ 猶高雅。
⒊ 猶淵博。
淹雅「一ㄢ 一ㄚˇ」
⒈ 學識淵博,人品寬巨集儒雅。
引《晉書·卷七七·陸曄傳》:「器量淹雅,弱冠有美名。」
《十國春秋·卷二七·南唐·陳喬傳》:「喬風度淹雅,小心守法度。」
引證解釋
⒈ 寬巨集儒雅。
引《世說新語·政事》“陸太尉 詣 王丞相 諮事” 劉孝標 注引《陸玩別傳》:“玩 器量淹雅。”
《魏書·樂志》:“衛軍將軍、尚書右僕射臣 高肇 器度淹雅,神賞入微。”
明 李贄 《初潭集·師友八·論人》:“褚中郎 向 淹雅有器量。”
⒉ 猶高雅。
引《宋書·王微傳》:“卿少陶玄風,淹雅修暢。”
唐 孟棨 《本事詩·情感》:“有士子容止可觀,進趨淹雅。”
宋 陸游 《南唐書·陳喬傳》:“喬 風度淹雅,小心守法度。”
⒊ 猶淵博。
引清 張海鵬 《<曲洧舊聞>跋》:“寧徒援據精博,足誇淹雅乎哉?”
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三:“餘同年生 謝夢漁,以庚戌進士第三人及第,學問淹雅。”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十七篇:“吳 則通才,敏慧淹雅,其所取材,頗極廣泛。”
▸ 牷雅
▸ 曲終奏雅
▸ 柔雅
▸ 群雅
▸ 遒雅
▸ 儒雅
▸ 儒雅風流
▸ 清歌雅舞
▸ 清雅
▸ 清雅絕塵
▸ 贍雅
▸ 欠雅
▸ 輕雅
▸ 謙雅
▸ 平雅
▸ 樸雅
▸ 披雅那
▸ 南雅
▸ 明雅
▸ 漫淹
▸ 馬拉雅拉姆人
▸ 盧布林雅那
▸ 瑪雅文化
▸ 麗雅
▸ 暌淹
▸ 利雅得
▸ 寬雅
▸ 峻雅
▸ 雋雅
▸ 遽淹
▸ 俊雅
▸ 絶雅
▸ 舉止嫻雅
▸ 恐傷雅道
▸ 靜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