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意思
注音 ㄕˋ
拼音 shì
基本釋義
國語辭典簡編本
是「ㄕˋ」
1.表示解釋。
造句他是老師。
2.表示存在。
造句他跑得滿身是汗。
3.在並列二句中,置於前句,表示雖然。
造句東西好是好,就是貴了些。
4.表示正是、恰當。
造句這陣雨下得是時候。
5.表示凡是。
造句是朋友都會如此。
6.表示列舉事物的區隔。
造句鴨是鴨,鵝是鵝,別弄混了。
7.表強調。
造句是誰說可以走的?
8.用於問句。
造句你是走路,是搭車?
10.對的、正確的。與「非」相對。
造句自以為是、積非成是、莫衷一是 10. 指示代詞。指這。
造句出差回來是日,他就寫好報告並上呈長官。
注音 ㄕˋ
拼音 shì
[名]
1.對、正確。如:「自以為是」、「積非成是」。
2.事情。如:「國是」。
3.姓。如唐代有是光。
[動]
1.贊成、稱讚。如:「是古非今」、「深是其言」。
2.表示肯定判斷的話。如:「我是學生」、「他是外國人」、「老人與海的作者是海明威。」
3.表示存在的事實。如:「全身是傷」、「滿身是汗」。
4.對命令的應答之詞。如:「是,我這就去。」、「是,我馬上就來。」
[形]
這。指示形容詞。如:「是人」、「是日」。《論語.學而》:「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
[代]
此。指示代名詞。《孟子.梁惠王上》:「是乃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
[連]
於是,表示前後相關。《書經.禹貢》:「桑土既蠶,是降丘宅土。」《管子.心術下》:「心安是國安也;心治是國治也。」
[助]
用於句中,使賓語提前。如:「惟命是從」、「惟利是圖」、「惟你是問」。
▸ 如是我聞
▸ 如是而已
▸ 煞是
▸ 任是
▸ 認不是
▸ 人眼是秤
▸ 人非物是
▸ 仍是
▸ 惹是非
▸ 惹是招非
▸ 人我是非
▸ 惹是生非
▸ 若是
▸ 求是
▸ 豈有是理
▸ 且是
▸ 陪不是
▸ 賠不是
▸ 扭是為非
▸ 怕是
▸ 女子無才便是福
▸ 派不是
▸ 莫不是
▸ 乃是
▸ 莫是
▸ 莫衷一是
▸ 面是背非
▸ 明辨是非
▸ 面是心非
▸ 美是生活說
▸ 沒衷一是
▸ 沒是哏
▸ 沒做是處
▸ 沒是處
▸ 馬首是瞻
▸ 掠是搬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