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簀的意思
注音 一ˋ ㄗㄜˊ
拼音 yì zé
基本釋義
⒈ 更換床蓆,指人將死。
例易簀之際(臨終的時候)
英change bed;
易簀「一ˋ ㄗㄜˊ」
⒈ 簀,竹蓆。易簀指曾子臨終時,因席褥為季孫所賜,自己未嘗為大夫,而使用大夫所用的席褥,不合禮制,所以命人換席,舉扶更換後,反席未安而死。典出《禮記·檀弓上》。後遂比喻人之將死。
引唐·柳宗元〈衡州刺史東平呂君誄〉:「廩不餘食,藏無積帛,內厚族姻,外賙賓客,恆是懸磬,逮茲易簀,僮無凶服,葬非舊陌。」
引證解釋
⒈ 更換寢席。簀,華美的竹蓆。 《禮記·檀弓上》:“曾子 寢疾,病,樂正 子春 坐於床下, 曾元、曾申 坐於足,童子隅坐而執燭。童子曰:‘華而睆,大夫之簀與?’…… 曾子 曰:‘然。斯 季孫 之賜也,我未之能易也。
引元,起易簀!’”
按古時禮制,簀只用於大夫, 曾參 未曾為大夫,不當用,所以臨終時要 曾元 為之更換。後因以稱人病重將死為“易簀”。 《周書·宇文廣傳》:“可斟酌前典,率由舊章。使易簀之言,得申遺言;黜殯之請,無虧令終。”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三:“公生於 洛 中祖第正寢,至易簀,亦在其寢。”
清 周亮工 《<向遠林詩>序》:“會 戇叟 出一編授餘,則 遠林 易簀時授之者。”
陳毅 《記韓紫石》:“易簀時, 紫老 告家人曰:‘抗戰勝利之日,移家 海安,始為餘開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