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身斷髮的意思
注音 ㄨㄣˊ ㄕㄣ ㄉㄨㄢˋ ㄈㄚ
拼音 wén shēn duàn fā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古代荊楚、南越一帶的習俗。身刺花紋,截短頭髮,以為可避水中蛟龍的傷害。後常用以指較落後地區的民俗。
文身斷髮「ㄨㄣˊ ㄕㄣ ㄉㄨㄢˋ ㄈㄚ」
⒈ 古代吳、越一帶野蠻的風俗。也作「斷髮文身」。
引《史記·卷四一·越王句踐世家》:「越王句踐,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於會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斷髮,披草萊而邑焉。」
引證解釋
⒈ 古代 荊楚、南越 一帶的習俗。身刺花紋,截短頭髮,以為可避水中蛟龍的傷害。後常用以指較落後地區的民俗。
引《史記·周本紀》:“﹝ 古公亶父 ﹞長子 太伯、虞仲 知 古公 欲立 季歷 以傳 昌,乃二人亡如 荊蠻,文身斷髮,以讓 季歷。”
裴駰 集解引 應劭 曰:“常在水中,故斷其髮,文其身,以象龍子,故不見傷害。”
亦作“文身翦髮”、“文身剪髮”。 《韓詩外傳》卷八:“夫 越 亦 周 室之列封也……文身翦髮而後處焉。”
漢 劉向 《說苑·善說》:“越 文身剪髮, 范蠡 、大夫 種 出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