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淡無為的意思
注音 ㄊ一ㄢˊ ㄉㄢˋ ㄨˊ ㄨㄟˊ
拼音 tián dàn wú wéi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心境清靜自適而無所營求。語本《莊子·刻意》:“夫恬惔寂漠,虛無無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質也。”
恬淡無為「ㄊ一ㄢˊ ㄉㄢˋ ㄨˊ ㄨㄟˊ」
⒈ 心境清靜淡泊而無所營求。
引《莊子·在宥》:「釋夫恬淡無為,而悅夫啍啍之意。」
漢·王襃〈聖主得賢臣頌〉:「遵遊自然之勢,恬淡無為之場。」
引證解釋
⒈ 心境清靜自適而無所營求。
引語本《莊子·刻意》:“夫恬惔寂漠,虛無無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質也。”
漢 荀悅 《漢紀·宣帝紀四》:“太平之責塞,優遊之望得,遵遊自然之勢,恬淡無為之場,休徵自至,壽考無疆。”
唐 王邕 《修養雜訣氣銘》:“恬淡無為,以道自怡,妙中之妙,微中之微。”
▸ 恬淡無欲
▸ 虛無恬淡
▸ 清靜無為
▸ 清凈無為
▸ 清淨無為
▸ 平淡無奇
▸ 平淡無味
▸ 碌碌無為
▸ 從容無為
▸ 黯淡無光
▸ 暗淡無光
▸ 恬淡寡欲
▸ 恬淡
▸ 無為而成
▸ 無為子
▸ 無為化
▸ 無為謂
▸ 無為自成
▸ 無為之治
▸ 無為法
▸ 無為
▸ 無為自化
▸ 無為而治
▸ 淡而無味
▸ 恬不為意
▸ 恬不為怪
▸ 無所不為
▸ 無動為大
▸ 無惡不為
▸ 無所作為
▸ 無與為比
▸ 無行為能力
▸ 無以為
▸ 無能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