怙惡的意思
注音 ㄏㄨˋ ㄜˋ
拼音 hù è
基本釋義
⒈ 堅持作惡。
相反詞
引證解釋
⒈ 堅持作惡。
引明 劉基 《春秋明經·公會齊侯伐萊公至自伐萊大旱》:“幸而得歸,反行飲至以告於先君之廟,甚哉其怙惡也。”
《明史·唐樞傳》:“薛良 怙惡,誠非善人。”
清 龍啟瑞 《答羅生書》:“此固其人之驕傲怙惡有以致之,亦非朋友忠告之道也。”
彭芬 《辛亥遜清政變發源記》:“若經此次勸告之後,尚有不知悛改,抗聚不散,擾害地方者,則是怙惡之徒,為我全 川 官民之公敵。”
▸ 怙惡不悛
▸ 三惡趣
▸ 勸善懲惡
▸ 稔惡盈貫
▸ 稔惡
▸ 稔惡不悛
▸ 人莫知其子之惡
▸ 勸善戒惡
▸ 忍惡
▸ 人惡禮不惡
▸ 勸善黜惡
▸ 稔惡藏奸
▸ 去惡務盡
▸ 柔惡
▸ 窮山惡水
▸ 窮凶極惡
▸ 窮奸極惡
▸ 前惡
▸ 窮極凶惡
▸ 遷善黜惡
▸ 寢惡
▸ 遷善去惡
▸ 遣惡
▸ 棄惡
▸ 棄惡從德
▸ 棄惡從善
▸ 乞留惡濫
▸ 破惡
▸ 偏惡
▸ 貧嘴惡舌
▸ 僻惡
▸ 歐惡
▸ 怒惡
▸ 逆風惡浪
▸ 欺善怕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