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辭伐罪的意思
注音 ㄈㄥˋ ㄘˊ ㄈㄚˊ ㄗㄨㄟˋ
拼音 fèng cí fá zuì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謂奉嚴正之辭而討有罪。
奉辭伐罪「ㄈㄥˋ ㄘˊ ㄈㄚˊ ㄗㄨㄟˋ」
⒈ 奉持譴責的言語,以討伐有罪的國或人。
引《國語·鄭語》:「君若以成周之眾,奉辭伐罪,無不克矣。」
《南史·卷四·齊高帝本紀》:「公奉辭伐罪,戒旦晨徵。」
引證解釋
⒈ 謂奉嚴正之辭而討有罪。
引《書·大禹謨》:“肆予以爾眾士,奉辭伐罪。”
伐,一本作“罰”。 蔡沉 集傳:“奉帝之辭,罰 苗 之罪。”
《國語·鄭語》:“君若以 成周 之眾,奉辭伐罪,無不克矣。”
韋昭 注:“桓公 甚得 周 眾,奉直辭,伐有罪,故必勝也。”
《後漢書·鄭太傳》:“以此三德,待彼三亡,奉辭伐罪,誰敢御之!”
宋 岳飛 《奉詔移偽齊檄》:“我今奉辭伐罪,拯溺蘇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