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科的意思

注音 ㄉㄚˋ ㄎㄜ

拼音 dà kē

基本釋義

⒈  唐制,取士之科,由皇帝自詔者曰制舉。其科目隨皇帝臨時所定,如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等。宋人謂之大科。清代的制舉如博學鴻詞科亦稱“大科”。

⒉  袍衫所繡大朵團花。

國語辭典修訂本

大科「ㄉㄚˋ ㄎㄜ」

⒈  唐代的科舉制度,有制舉,其科目隨天子自定,以待非常之士。宋人稱為「大科」。清人亦稱博學鴻詞科為「大科」。

⒉  唐代三品以上官員所穿著繡有大形團花的袍衫。也作「大窠」。

引證解釋

⒈  唐 制,取士之科,由皇帝自詔者曰制舉。其科目隨皇帝臨時所定,如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等。 宋 人謂之大科。 清 代的制舉如博學鴻詞科亦稱“大科”。

宋 陳師道 《贈二蘇公》詩:“誰其識者有 歐陽,大科異等固其常。”
任淵 注:“東坡 兄弟皆應賢良科。”
宋 邵伯溫 《聞見前錄》卷九:“富韓公 初遊場屋, 穆修 伯長 謂之曰:‘進士不足以儘子之才,當以大科名世。’”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三:“康熙 朝初開大科,一時名士率皆懷刺跨馬,日夜詣司枋者之門,乞聲譽以進。”
參閱 清 顧炎武 《日知錄·制科》。 《舊唐書·輿服志》:“﹝ 武德 ﹞四年八月敕:‘三品以上,大科紬綾及羅,其色紫,飾用玉。五品以上,小科紬綾及羅,其色朱,飾用金。’”

⒉  袍衫所繡大朵團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