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不兩立的意思
注音 ㄕˋ ㄅㄨˋ ㄌ一ㄤˇ ㄌ一ˋ
拼音 shì bù liǎng lì
基本釋義
⒈ 敵對雙方矛盾尖銳,其勢不能並存。也比喻矛盾不可調和。
例孤與老賊,勢不兩立,君言當擊,甚與孤合。——宋·司馬光《資治通鑑》
英irreconcilable;
相似詞
勢如水火 令人髮指 誓不兩立 你死我活 令人切齒 水火不相容 不共戴天 脣齒相依 勢不兩存
相反詞
相得益彰 情投意合 並行不悖 情逾骨肉 親密無間 親如手足 三位一體 情同骨肉 並存不悖 脣亡齒寒 脣齒相依 情同手足
國語辭典簡編本
勢不兩立「ㄕˋ ㄅㄨˋ ㄌㄧㄤˇ ㄌㄧˋ」
敵對的雙方不能同時並存。
造句彼此各讓一步,就不會鬧到勢不兩立的僵局。
勢不兩立「ㄕˋ ㄅㄨˋ ㄌ一ㄤˇ ㄌ一ˋ」
⒈ 敵對的雙方不能同時並存。也作「勢不並立」、「勢不兩存」。
引《戰國策·楚策一》:「楚強則秦弱,楚弱則秦強。此其勢不兩立。」
《三國志·卷五四·吳書·周瑜傳》:「今數雄已滅,唯孤尚存,孤與老賊勢不兩立。」
近不共戴天 你死我活 誓不兩立
反並存不悖
引證解釋
⒈ 謂敵對的事物不能同時並存。
引《戰國策·楚策一》:“楚 強則 秦 弱, 楚 弱則 秦 強,此其勢不兩立。”
《三國志·吳志·周瑜傳》:“今數雄已滅,唯孤尚存,孤與老賊勢不兩立。”
魯迅 《書信集·致李霽野》:“總之,薪水與創作,是勢不兩立的。”
亦作“勢不兩存”。 《三國志·吳志·陸遜傳》:“得報懇惻,知與 休 久結嫌隙,勢不兩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