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童的意思

注音 ㄖㄨˊ ㄊㄨㄥˊ

拼音 rú tóng

基本釋義

⒈  明清科舉制度,凡應秀才孝試的士子,不論年齡大小,皆稱童生,別稱儒童或文童。

引證解釋

⒈  明 清 科舉制度,凡應秀才孝試的士子,不論年齡大小,皆稱童生,別稱儒童或文童。

明 馮夢龍 《古今譚概·文戲·歇後詩》:“雲間 求忠書院,為 方正學 建也。一日,院觀風,有儒童告考, 張郡侯 命學博往書院試之。”
《儒林外史》第七回:“傳進新進儒童來。到 汶上縣 頭一名點著 荀玫。”
《清史稿·選舉志一》:“儒童入學考試,初用《四書》文、《孝經》論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