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黃的意思

注音 ㄦˋ ㄏㄨㄤˊ

拼音 èr huáng

基本釋義

⒈  也作“二簧”。一種亂彈戲劇曲調名,因出於黃坡、黃岡,故稱。清朝中期由徽班傳入北京,成為京調主體。

erhuang—one of the tun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s;

國語辭典簡編本

二黃「ㄦˋ ㄏㄨㄤˊ」

一種戲曲的聲腔。相傳起於安徽,傳至江西宜黃演變而成。一說源自安徽四平腔,傳至湖北發展成二黃腔。以胡琴伴奏,曲調流暢平和,節奏穩定,有婉轉端凝的特色。與西皮腔合稱為「皮黃」,為平劇、粵劇等戲曲的用樂系統。 △二簧

國語辭典修訂本

二黃「ㄦˋ ㄏㄨㄤˊ」

⒈  一種戲曲的聲腔。相傳起於安徽,傳至江西宜黃演變而成。一說源自安徽四平腔,傳至湖北發展成二黃腔。以胡琴伴奏,曲調流暢平和,節奏穩定,有婉轉端凝的特色。與西皮腔合稱為「皮黃」,為平劇、粵劇等戲曲的用樂系統。也作「二簧」。

引證解釋

⒈  戲曲調名。源出 湖北省 的 黃岡、黃陂,故名。又名《湖廣調》。 清 乾隆 年間,由 徽 班傳入 北京。在京劇、漢劇等劇種裡,與西皮均為主要曲調。有導板(倒板)、慢板(慢三眼)、原板、垛板、散板等曲調。

洪深 《戲劇導演的初部知識·準備與設計》:“西皮表輕快奔放,二黃表沉鬱纏綿。”

⒉  抗日戰爭時期人民群眾對偽軍的蔑稱。中央,指國民黨的所謂中央軍。

《抗日歌謠·冬天到》:“冬天到,雪花飄,雪花好比是二黃,一陣雪花吹滿地,太陽一出精打光。”
《中國歌謠資料·求天求地快解放》:“‘中央’一來原望能比鬼子、二黃好,那知他比漢奸還凶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