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服的意思
注音 一 ㄈㄨˋ
拼音 yī fù
基本釋義
⒈ 一件衣服。特指一襲章服。古以王畿外每五百里謂之“一服”。指中藥的一劑或一帖。服一次藥。
引證解釋
⒈ 一件衣服。
引晉 葛洪 《抱朴子·刺驕》:“此俗之傷破人倫,劇於寇賊之來,不能經久,豈所損壞一服而已?”
⒉ 特指一襲章服。
引《晉書·輿服志》:“侍祠天地明堂,皆冠旒冕,兼五冕之制,一服而已。”
⒊ 古以王畿外每五百里謂之“一服”。
引《左傳·桓公二年》“今 晉,甸侯也”唐 孔穎達 疏:“周公 斥九大州,廣土萬里,製為九服。邦畿方千里,其外每五百里謂之一服。”
⒋ 服一次藥。
引晉 葛洪 《抱朴子·仙藥》:“若服玉屑者,宜十日輒一服,雄黃丹砂各一刀圭。”
唐 陸龜蒙 《奉酬襲美早春病中書事》詩:“藥須勤一服,春莫累多情。”
⒌ 指中藥的一劑或一帖。
引宋 趙令畤 《侯鯖錄》卷三:“虛熱上攻,只消一服清涼散。”
元 關漢卿 《魯齋郎》第一折:“我渾家善治急心疼,領他到家中,與他一服藥吃。”
▸ 一色服
▸ 如出一口
▸ 日慎一日
▸ 殤服
▸ 三自一包
▸ 三一回五一回
▸ 日甚一日
▸ 戎服
▸ 染服
▸ 日復一日
▸ 融合為一
▸ 人手一冊
▸ 勸百諷一
▸ 熔於一爐
▸ 仁同一視
▸ 拳服
▸ 如出一軌
▸ 人生哲學的一課
▸ 人一己百
▸ 缺一不可
▸ 全一
▸ 詘服
▸ 三人一龍
▸ 拳拳服膺
▸ 犬服
▸ 攘服
▸ 若出一轍
▸ 群居和一
▸ 闕一不可
▸ 勸服
▸ 區服
▸ 求備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