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哄而起的意思
注音 一 ㄏㄨㄥˋ ㄦˊ ㄑ一ˇ
拼音 yī hòng ér qǐ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發一聲喊一起行動。喻沒有準備就開始行動起來。
例地方上百姓動了公憤,一哄而起,…——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
英be brought about in a rush;
相似詞
相反詞
英文 (of a group of people) to rush into action
德語 etw., jmd. Knall auf Fall zusammenrufen (V), sich in der Eile versammeln (V)
法語 se jeter tête baissée dans la confusion
一哄而起「一 ㄏㄨㄥˋ ㄦˊ ㄑ一ˇ」
⒈ 大家一下子集中進行同樣的事。
例如:「這些人做事情一哄而起,一鬨而散,成不了氣候。」
引證解釋
⒈ 一下子就跟著行動起來。多含貶義。
引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曹靖華譯<蘇聯作家七人集>序》:“然而也有並不一哄而起的人,當時好象落後,但因為也不一鬨而散,後來卻成為中堅。”
張笑天 等《追花人》三:“這樣一哄而起的大規模宣傳,媽媽的在天之靈是會十分不安的。”
▸ 一哄而上
▸ 攘臂而起
▸ 拍案而起
▸ 崛地而起
▸ 揭竿而起
▸ 雞鳴而起
▸ 鼓譟而起
▸ 蜂擁而起
▸ 奮袂而起
▸ 投袂而起
▸ 騰空而起
▸ 聞風而起
▸ 一臥不起
▸ 一掃而空
▸ 一掃而光
▸ 一身而二任
▸ 一鼓而下
▸ 一蹴而得
▸ 一概而論
▸ 一揮而就
▸ 一饋十起
▸ 一轟而散
▸ 一鬨而散
▸ 一蹴而成
▸ 一呵而就
▸ 一褱而論
▸ 一揮而成
▸ 一擁而入
▸ 一病不起
▸ 一概而言
▸ 一夜十起
▸ 一蹴而就
▸ 一擁而上
▸ 一往而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