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桌的你電影中學生觀後感(通用18篇)
同桌的你電影中學生觀後感(通用18篇)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怎麼能落下!但是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同桌的你電影中學生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同桌的你電影中學生觀後感 篇1
《同桌的你》表面上看起來是憶青春題材的影片,卻滲透了現實與理想,精神與物質的衝突。
林一和周小梔那麼多年的感情,從青春懵懂的友誼到後來兩人的兩情相悅。周小梔為了林一放棄了北大,林一為了周小梔也奮發努力。看到這裡,大概大家都會希望他們這麼多年的感情修成正果,美滿生活下去吧。可是太美好的愛情總是讓人嫉妒讓人忍不住想要毀滅,現實恰恰做到了。
畢業聚會上。周小梔說:“如果我去不了美國,你還會不會去啊?”林一:“如果你去不了的話那我也不去了,你去哪兒我就跟到哪兒。”多年以後,兩人久別重逢。周小梔沒有和林一在一起,她挽了另一個男人的手,婚宴上,她問林一:“如果當初你知道我去不了美國,你還會不會回來?”林一:“不會。”他們的那股熱勁最終還是敗給了現實。
愛情固然是美好的,但是在現在這種物質生活泛濫成災的時代中又顯得那麼的脆弱不堪。美國的生活留住了林一,現實也讓周小梔嫁給了一個她並不愛的人。周小梔的未婚夫是個極其勢力的男人,將人分成了三六九等區別對待,但就算知道他是這種人,周小梔還是會嫁給他,現實就是這樣,沒有對或不對,只有願或不願。
影片中穿插著美好與現實的場景,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把人的心性磨得平滑也再也沒有了當年的那股子衝勁。或許如果林一在去美國前發現的周小梔去不了美國他也留了下來,或許如果在教堂林一邁出了那一步搶走了周小梔,故事的結局是不是會不同。
生活不會止步不前,沒有那麼多假設沒有那麼多如果,事情錯過了就再也回不去了,回不去的才叫做青春。
同桌的你電影中學生觀後感 篇2
昨天下午沒事時,我看了一部電影,名字叫《同桌的你》,裡面主要講述了周小梔和林一這一對同桌從初中.高中.大學直至畢業十年後的青澀記憶和甜蜜戀情。
看的當中我被影片中各種搞笑情節所吸引,青春是多麼美好。雖說上學期間學習壓力挺大的,但是人生最精彩的時刻都是在那個階段。想想我在上小學時,老師總是給我安排一些學習不好,調皮搗蛋的學生跟我坐同桌,那時我學習好,他們也不跟惹我,我還動不動想欺負一下他們;上初中時,我發現和學習不好的坐一桌挺有意思,他們的調皮搗蛋挺有意思,說話風趣,有幽默感。而學習好的同學,都是屬於很乖很聽話的好孩子,聊天沒意思。我記得那時,我有一次和一位叫亞軍的同學做同桌,他學習不好,為了想讓我們考試的時候,我讓他看看答案,他極力討好我,說笑話逗我開心。他還知道我有集郵的愛好,也不知從哪裡找來幾張挺好的送給我。最後當然我也滿足了他,考試給他看了一些。
想起那個時候,同學之間的友誼多單純,每天面對一群朝氣蓬勃的同學,日子過得真快樂。
同桌的你電影中學生觀後感 篇3
周小梔是幸福的,她有一個喜歡了她六年的同桌,有一個願意為了她打架,為了她努力學習,為了她轉文科班的同桌,同樣,林一也是幸福的,周小梔為了他放棄了北大,放棄了前程。好多搞笑又溫暖的瞬間組成了青春的回憶。周小梔看似柔弱,但有一顆堅強的心,或許,愛情總會讓人堅強吧。現實卻很無奈,林一為了周小梔努力學習英語,可後來林一出國周小梔卻沒有爭取到機會。周小梔的幸運差那麼一點,林一沒有看起來那麼有擔當。林一的幸運差那麼一點,周小梔對他的愛太害羞。可能有遺憾才是青春。
結局中在我們我們以為林一再最後拉著周小梔逃婚的一幕我們心裡是否鬆了一口氣有種莫名得喜悅,只是最後的最後這只是一個幻想。
林一所有的美好幻想,被周小梔的一句:我願意。徹底地破滅了。有一個,成為推動你前進的動力,那種信念超乎我們的想象。幻想與現實總是存在差距。現實的世界裡,沒有時光穿梭機,回不到過去的青蔥歲月,回不到與你同桌的那些歲月。
旅程中,有人走近,有人離開。反反覆覆的迴圈中,留下一些回憶。或清晰或模糊的名字裡,感謝你們陪我走過旅途中的一小段路程,風風雨雨,我們曾一同走過。無論你們身處何方,幸福快樂才是王道。
同桌的你電影中學生觀後感 篇4
有沒有那麼一首歌,會讓你突然想起我。——前記
不曾想過,能有電影讓我落淚,而且是掩面痛哭。
奏響悠揚的歌聲,男女主角的故事正式開始。詼諧幽默的劇情,讓整個電影院都忍俊不禁。男主角對剛轉學來的羞澀女生一見鍾情,甚至奮不顧身地與多人大打出手。那不是衝動,而是執著與專情。兩個人由最初的年少懵懂到相互關心,最後許下諾言彼此相愛。學生時代的經歷,剎那間讓我感動不已。校園生活是美好的,無論有何等苦痛,回憶總是甜的。就像電影中所經歷的歡歌與挫折。而結局陡轉,男女主角最後沒能走到一起的傷感結局確實無比虐心。過往種種都成空,除了失落便是悲悽。
靈魂深處的記憶被喚醒,似曾相識的經歷,我似自嘲般眼含熱淚。過往的一幕幕浮現於眼前,不忍直視。或許,這正是伴隨著我們成長所必須的經歷吧。無論結果如何,有過曾經,有過共同的回憶,有過無可替代的過程。這,就足夠了。
和你,如若只是初見,何須感傷,何須苦痛,何須折磨,何須空想。只有擦肩,只有陌路,只有再見,只有再也不見。
浮空半夢獨聽絃驚。同桌的你,我在陌上祝你幸福。
同桌的你電影中學生觀後感 篇5
今天,陽光明媚。中午一點過十分。和我家起在南屏街看了期待好久的電影。總體說來,這部電影拍的挺不錯的。現總結如下。
故事描述了一段讓人映像深刻的愛情故事。整部電影在時而輕鬆愉快,時而讓人傷感的旋律中緩緩演進。主人公林一和周小梔這對從小就是同桌的情侶,可以算是青梅竹馬了。最讓我感到映像深刻的電影中說到了責任這個詞。在我看來,會負責任是一個男人最基本該有的東西。在愛情上更是要負起責任。當說出了愛字以後,就要對它負責,因為這會關係到另一半的幸福。對於愛情,付出了,就要全力付出。其中,當週小梔屢次申請出國失敗,但林一沒有履行當年的諾言。說如果她不能出去那他也就回來。我覺得如果林一能履行當年的諾言。也許就不會有那樣的結局。但終究敵不過現實。最終,故事的安排讓他們沒有走到一塊,有點類似於《那些年》,讓樣的結局人有點讓人感到失望。在周小梔婚禮上還假想了一段林一搶親的過程。我當時以為是真的。內心中還有點喜悅。但當看到假想結束,周小梔站在臺上說出我願意三個字的時候讓人心中不免感到可惜。而且最後周小梔對林一說:我們還是輸給了現實。所以,林一,我們誰也不欠誰的。說出這樣的話,就傷感情了;可是不說出這樣的話,就再也沒有機會說了。 沒有深刻,這並不是一部要講深刻的電影。在我看來,對於愛情。相遇容易,相愛難,且行且珍惜,同時也要對要未來保持堅定的信念。
同桌的你電影中學生觀後感 篇6
這部電影,前半段讓人笑著,跳著,笑到前仰後合;後半段又讓人反思,糾結,淚奔看了電影的前半段,還在擔心節奏是不是太快,跳躍性太強,以為這又是一部噱頭與內容不匹配的電影可是到了後半段才發現前面輕鬆的節奏完全是要讓人後面難過得更深刻。
這是部帶點兒文藝小清新的愛情片,周小梔在最後的回憶中對林一說:“我能做的都做了,只是我又變得不確定了……”,也許在愛情中,青春最大的悲哀就在於女孩永遠要比同齡的男孩子成熟,周小梔敢愛,但是愛到一定程度又開始擔心害怕起來,這可能是那個年紀的林一永遠沒法理解的地方,她在林一的身上看不到那種成熟與擔當,於是對自己,對林一也都變得不確定了
電影的最後一幕來了一個滑稽的、看似狗血的“搶親”戲,可是鏡頭一過,才發現一切都只是美好的想象而已,教堂中的婚禮還在進行,林一也還坐在下面,現在進行時。
過了一個年紀就再也不可能會做只有那個年紀才會做的傻事了,成年人的成熟與理智讓他們不會也再也不可能做出像當年那樣瘋狂而出格的事情了。
既然是關於青春的電影,除了愛情也必然得有對現實的諷刺。覺得這部電影在這方面要比之前的《致青春》做得稍微好些,去除了矯情的臺詞式的對白,旁敲側擊地點出來。周小梔最後的選擇、新郎對於不同來客的禮遇以及多年沉默寡言的林一室友最後在飯桌上卻“出奇”地帶頭舉杯,祝福的話一串一串
這部電影在情感方面要比《致青春》更能打動人心,不過《致青春》中的一句臺詞用在這部電影當中也是對的
“青春就是用來懷戀的”也許,能回得去的就不美好了。
同桌的你電影中學生觀後感 篇7
今天我和哥哥,去看了電影《同桌的你》。也許是正在上學緣故,電影中的橋段有很多感同身受的地方,有歡笑,有淚水,致那些年我們最好的青春,也致那個唯一的幫我削過鉛筆,刻過我的橡皮,給我傳過紙條,也打過我小報告獨一無二的同桌的你。
《同桌的你》講述了一對相伴走過學生時代的同桌。從初中時代二人成為同桌,而後一起經歷高中、大學,隨著時間的流逝,青澀的相互喜歡進化為濃烈的海誓山盟。而甜蜜的情感也不會一帆風順,隨著時間推移總是會讓很多曾經美好的夢想成為泡影。當相愛的兩人天各一方,愛情是否會被現實打敗?十年後的重逢卻是在女孩的婚宴。
在影片中,故事裡的事件與事件之間沒有太大關聯,前一秒中還處於手術的生死時刻,下一秒立刻煙消雲散。影片中的每個橋段都讓我們憶起曾經我們的學生時代,前一天還在吵架,第二天卻開始討論每天能當幾分鐘的男女朋友。這種單純在我看來透漏著那麼一點兒詩意。
從電影《那些年》到《致青春》再到現在的《同桌的你》,不知道還有多少荷爾蒙噴滿熒幕,又有多少眼淚浸溼紙巾,但哭過之後幾番感慨我們的生活依然要繼續,有條不紊。男主角擺在講桌旁的座位,或許你犯錯時也被罰坐過;女主角爬到三樓砸破玻璃讓男主角逃出隔離樓,或許你也明知是錯卻義無反顧過;你或許沒有遇到和兄弟一起追的女孩,沒有遇到過青梅竹馬至成年的發小,但你總會有一位同桌,幫你削過鉛筆,也刻過你的橡皮,給你傳過紙條,也打過你的小報告。
在這個青春題材已然氾濫的市場,能有這樣一部作品哼著我熟悉的曲調、講述著我們似曾相識經歷過的年少,其中真的會有一些鏡頭毫無防備的戳中我的淚腺,照進我們內心最柔軟的部分,猝不及防。
在影片當中也留意了一下,《同桌的你》延續的還有一大部分懷舊情結,但可喜的是它甩掉了一些慣有的簡單粗暴的懷舊手法,拋棄了單純以經典歌曲和粗糙玩具的畫面來喚醒觀眾回憶的手段,轉而以戀愛這種更加浪漫的方式加以演繹。雖然主演周冬雨和林更新坐在一起時感覺完全不是一個畫風,但卻毫無違和感,就這麼將一整段80後的青春呈現在我們面前。
周小梔和林一的愛情從開始到結束都順遂的好像林一在片頭中吹噓的美國生活一樣,只是在結尾處驟然變了調,更讓我們感慨也許大部分的青春和回憶都是以遺憾收尾,回不去的最美時光和那個說了再見的同桌的你。
影片的最後,周小梔選擇了一個被刻意安排的平庸之輩,她的內心從沒忘記過林一,兩人卻再也回不去了。無法像是《中國合夥人》里程冬青和初戀平靜的相逢,或是《那些年》裡沈佳宜和柯景騰相視的微笑,好像只有心痛的分離才能祭奠我們逝去的青春,似乎在告訴我們無論青春曾經有多麼的刻骨,如今只有沉默無奈。
“明天你是否會想起昨天你寫的日記明天你是否會惦記曾經最愛哭的你老師們都已想不起猜不出問題的你我也是偶然翻相片才想起同桌的你……”當影片的最後音樂再次響起,電影已落下帷幕,而青春也在那麼多年中一晃而過,都說遺憾也是一種美,可我卻覺得,當我們在感慨電影中人物的結局時,也應該思考的是,我們不應讓青春輸給現實,人生和回憶不需要那麼多遺憾,珍惜眼前擁有,錯過的真的就不能再重來。
同桌的你電影中學生觀後感 篇8
同桌,是每個人都曾有過的同伴,他/她伴隨著我們整個刻骨銘心的學生時代,我們的青春記憶裡他們一定是一道重要的光景。1994年高曉松創作的校園民謠《同桌的你》陪伴了許多80後度過了整個學生時代,它動人的旋律至今縈繞在人們心間,由摩天輪文化傳媒光線影業聯合出品、影聯傳媒合作發行、《李獻計歷險記》導演郭帆執導、高曉松任製片人、杜揚擔監製,周冬雨、林更新、Mike隋、王嘯坤、龔格爾、李岷城、趙思園、曹陽等人主演的青春愛情影片《同桌的你》,主要講述了周小梔(周冬雨飾)和林一(林更新飾)這一對同桌從初中、高中、大學直至畢業十年後的青蔥記憶和甜蜜戀情。93年的盛夏,戴著一副小眼鏡很文靜秀氣的轉學生周小梔結識了自己的同桌,坐在班裡最後一排喜歡搗蛋的林一的旁邊,從此他們一同經歷了初中、高中和大學彌足珍貴的青蔥歲月,兩個人純潔的愛情也一同綻放,林一對周小梔說:“總有一天,我會帶你去只有我們兩個人的地方。”一晃十年,彼此的生活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相聚,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一對戀人互問對方“你愛他(她)嗎?”讓人有心痛的感覺。
該片女一號新生代電影演員周冬雨,2010年即成為新一代“謀女郎”,在張藝謀導演的電影《山楂樹之戀》中飾演女主角靜秋而一舉成名,並憑藉在該片的出色表演獲得第56屆西班牙Valladolid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第14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新人女演員獎和第20屆上海影評人獎最佳新人獎。其表演獲業內一片好評,周冬雨因其清純的外表、率真的性格加上偏瘦的植體纖身材,更為廣大人群所喜愛,被譽為“新生代清純玉女”。張藝謀導演評價她“乾淨得像一張白紙”。同樣是新生代男演員林更新,2011年憑藉人生第一部劇《步步驚心》中十四阿哥一角一炮而紅,成為80後偶像人氣王。兩人在《同桌的你》中是首次合作,扮相純美、互動甜蜜,贏得了人們的交口稱讚,再加上兩人一直備受追捧的“最萌身高差”,他們塑造的周小梔和林一這對銀幕情侶堪稱最“萌”情侶組合,影片拍攝取景地包括北京、廈門、紐約、費城,輾轉中美兩國四地,片中瘋狂的校園生活、爆笑的故事情節、純美的初戀故事,把許多觀眾一下拉回到曾經的青蔥時代,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誰不希望一生中有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可是大多數人還是會和影片中的男女主人公一樣。“輸給現實”,愛情很甜美,現實很骨感。
觀影過程中,耳畔不時傳來年輕男女的放聲歡笑,此起彼伏的笑聲說明了這部電影受歡迎的程度,高曉松的成名曲《同桌的你》貫穿影片始終,旋律很美,卻讓人有一種鼻子酸酸的感覺。現在想想,如果讓我自己去拍一部致敬自己青春的電影,或者拍自己當年經歷的與同桌的電影,我肯定不會這麼拍。當在美國工作情場都失意的林一看到了周小梔的請帖時,他最終還是爆發了,開始追憶這十年,追憶自己的初戀,自己的青春,自己的愛情。故事也從這裡開始,插敘的方式呈現給我們他們的故事。
十年逝去的不僅是時間、愛情,逝去的還有那時的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來不及道別。看著有些傷感,不經想想以前,雖然不能感同身受他們的故事,但是卻有些許感悟。生活還在繼續,不管你的愛情事業家庭是否順利,現在的一切是否都是你想要的,有太多的未知和遺憾,有的東西我們無法改變,那麼就欣然接受,學者去面對。即使時光不斷老去,留著最美好的回憶,足以。時間慢慢過,教會我們很多東西,在這些時間裡慢慢成長,讓自己更加努力的過吧。不管前路如何,且行且珍惜吧。
給我感受最深的估計就是周小梔(周冬雨飾)婚禮上同學相聚的時候,看電影的時候我就再想:十年後的自己,會是什麼樣?
也想起來哪位教授所說的:如果幾年之後你接到母校的邀請,要求你回校參加五年一次的同學聚會,那是件危險的事,你不要去。
為什麼呢?因為如果是我,我勸大家也不要去。因為你會看到:有人進大公司,開保時捷來,有著誘人的頭銜;有人自己創業,但不是很順利;有人去做非盈利機構,生活樸素。也正如電影裡那樣,有人堅持自己的夢想,比如做蜂蜜的胖子;有的默默無聞,比如那個所謂的“小城管”;等等……
這時候你又會怎麼想?你會攀比,為了外在的榮耀,你可能會忘了自己的夢想,然後去追求短期比較容易成功的事,或者大家都趨之若鶩的公司。如果這樣,你就錯了。你應該追求自己的夢想,最有價值的夢想實現的過程越為艱難!
雖說在我們的身邊,至今還有人常常喜歡拿“不想當元帥計程車兵不是好兵”的名言抒發自己遠大的志向,其實,“只想”當元帥計程車兵,能說他是好兵嗎?當許多人都在競相追逐“待遇豐厚”、“地位顯赫”的時候,我們不能不有一種警覺:自己是不是離理性越來越遠了?是不是離理想化越來越近了?人的職業定位、事業定位、成功定位不妨有一個寬泛的“搖擺空間”,不必把自己侷限在逼仄的衚衕裡,不要把自己吊死在一棵大樹上。
也許多年未見過的聚會,會讓你想起很多,至於你當初所想的那些人,也會經過歲月的池沼,而在你的腦海裡變成另外一個人,已經不是最開始的樣子了。所以說記憶是不太真實,因為你會在腦海裡重新的描繪它,其實最真實的是那些你所忘記的事情。忙忙碌碌的我們,現在卻越來越喜歡回憶。其實過去遠沒有我們記得的那麼美好,但是跟現世的浮躁與冷漠相比,我們還是難捨當初的那份單純與溫暖。隨著時間流逝,多年之後,當你回憶起當初的那些種種,是不是還有一絲感動,一抹憂傷呢呢?
最後的最後,只希望大家一切安好,慢慢來一切都還來得及!“天為寶蓋地為池,人好比陽世三間混水的魚,相遇容易,相知難,且行且珍重!”
同桌的你電影中學生觀後感 篇9
這部電影一出來就處於輿論的風口浪尖上。有人說它矯情,有人說它做作,也有人說它真實。假做真時真亦假,這世間的真真假假有誰能道得出幾分?
它剛上映的時候,我焦急地尋找可以一起去觀看的同伴。男朋友首先被排除,第一因為我們是異地,總不能讓他為了一場電影大老遠跑過來吧;第二,這是個不在一起的結局,我不希望我們一起看這種傷感的片子。所以,我把目標瞄向了我的男閨蜜。可惜,那時候我們還不是很瞭解對方,我的暗示他沒有懂。於是我放棄了搜尋。一個半月之後,優酷上有了免費觀看的版本,我男閨蜜下了一個超清版的過來和我一起看。
那天晚上感慨頗多。他們的感情故事不算轟轟烈烈,卻讓經歷過的人傷痕再現。曾經,再怎樣努力的付出,再怎樣刻苦的記憶,再怎樣痴心的等待,如今,那也只能叫曾經,我們都回不去的曾經。當初的愛人,曾經的纏綿,如今早已破碎,不得不看著她架作他人婦,不得不看著他摟別人在懷。我們痛苦,我們心碎,我們懷念過往,可過往終究變成了過往,抓不住的過往早已變成了破滅的泡泡。看著她穿上婚紗成為別人的新娘,看著他穿上新裝成為別人的新郎,我們再也沒有當年為愛情可以奮不顧身的勇氣了。我們身上裝滿了世俗的眼光,我們會做的,能做的,僅僅是忍著疼痛的傷口,跟彼此道一聲,祝你幸福。
每部電影自有它的做作之處,但是難道生活不做作嗎?生活是一個大染缸,它才是做作最肥沃的土壤。這部電影已經將大學時代的生活挺真實的展現出來了。
那天,看完電影,我和男閨蜜出去走了好久,也談了好久,但是內容我現在卻沒什麼映像了。不經意的生活,可能有時候就是這麼容易被淡忘。
昨天晚上他突然跟我說,他最不喜歡靠近我的時候便是那天看完電影之後,他說,那天我整個人感覺都很冷。我很驚訝,因為我自己沒有發現自己的這一面。我也只能笑笑而已。
生活讓我們懂得了太多,經歷過這麼多打磨,誰也不可能回到當初那樣天真無知的時候,歲月早就將我們推向了一條沒有回頭的道路上,我們只能前進,不能後退,縱使遍體鱗傷。
當我們整個人都被各種幸福所包圍的時候,你會覺得這個世界很豐滿,很充實。就像那些無邪的小姑娘談著浪漫的愛情,享受著戀愛的甜蜜,貪戀著戀人的懷抱,甚至你會覺得他們的周圍會有一道幸福的光圈。
然而當挫敗來臨,他們又是怎樣,像一隻只驚恐逃難的小鳥,然而卻逃不出獵人的牢籠。生活瞬間骨感
同桌的你電影中學生觀後感 篇10
一部電影《同桌的你》勾起了我的絲絲回憶和感慨、暫且不說演員的演技如何、電影情節是否新穎、但相信一定會引起不少經歷過青春歲月的人的共鳴———青春真好!
愛情
青春期、我們也許會對異性產生好感、這是非常正常的現象。當自己喜歡的女孩被人欺負時、你會挺身而出:你會時不時偷看對方几眼:對方生病的時候、你會擔心等等……如何認識和麵對青春期的愛情?那是我們人生的必修課之一。無可否認的是、中學時期我們的主要任務是學習、面對愛情、有的人會像電影中的男女主角那樣、把對對方的愛慕化作學習進步的動力、互勵互勉、最終實現自己的理想:有的人比較內斂、他們會選擇把這份愛慕埋藏於心底、透過寫日記、找人傾訴等方式進行疏導:也有的人因為愛情而耽誤了學業、這是不值得提倡的。不管哪種方式、我們必須把這種愛慕表達或疏匯出來、長期的壓抑或不正當處理會造成心理的障礙。到了大學時期、同學們有了更多的時間和更大的自由、大學生談戀愛是很普遍的現象、甚至現在大學生只要達到適婚年齡可以結婚生子、這無疑是更人性化了、但在我看來、大部分學生還沒有經濟能力和麵對及解決實際生活困難的能力、將來他們步入社會後要面對的困難和壓力要多些、所以、在你們作出決定前、一定要慎重考慮、理性對待。相比參加工作後的看電影﹑吃飯﹑購物、大學時代的愛情要簡單些﹑純真些、不一定要有鮮花禮物、一起運動、一起學習、一起參加社團活動、一起踩單車也會很快樂、相信很多人都會回味大學時單純與浪漫的愛情、它將成為很多人心底的美好記憶、被永遠埋藏於心底。
夢想
記得電影的開頭、女主角在臺上作自我介紹時、她說她的目標是美國斯坦福大學、當時連老師都愣住了。男女主角互相勉勵、不斷地朝自己的人生目標進步、就是追逐夢想的印證。有夢想的人、是清楚認識自己的人、是對自己有要求的人、是對人生有追求的人、有夢想就有前進的動力、所有有夢想有追求的人都值得被尊重。相反、沒有夢想就沒有目標、就像一隻無頭蒼蠅到處亂飛、生活茫然。
責任
電影中的男女主角在讀大學期間不小心意外懷孕、男主角得知訊息後不知所措、最終女主角自行決定把孩子打掉。男人該有的責任何在?對生命的尊重何在?大學生充滿激情而不是衝動、大學生應該是有思想有責任的群體、做任何事情都要認真考慮、理性對待。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我們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做任何事情、都要勇於承認、勇於擔當、積極面對、而不是逃避和推卸責任。
同桌的你電影中學生觀後感 篇11
這天我和哥哥,去看了電影《同桌的你》。也許是正在上學緣故,電影中的橋段有很多感同身受的地方,有歡笑,有淚水,致那些年我們最好的青春,也致那個唯一的幫我削過鉛筆,刻過我的橡皮,給我傳過紙條,也打過我小報告獨一無二的同桌的你。
《同桌的你》講述了一對相伴走過學生時代的同桌。從初中時代二人成為同桌,而後一齊經歷高中、大學,隨著時間的流逝,青澀的相互喜歡進化為濃烈的海誓山盟。而甜蜜的情感也不會一帆風順,隨著時間推移總是會讓很多以前完美的夢想成為泡影。當相愛的兩人天各一方,感情是否會被現實打敗?十年後的重逢卻是在女孩的婚宴。
在影片中,故事裡的事件與事件之間沒有太大關聯,前一秒中還處於手術的生死時刻,下一秒立刻煙消雲散。影片中的每個橋段都讓我們憶起以前我們的學生時代,前一天還在吵架,第二天卻開始討論每一天能當幾分鐘的男女朋友。這種單純在我看來透漏著那麼一點兒詩意。
從電影《那些年》到《致青春》再到此刻的《同桌的你》,不明白還有多少荷爾蒙噴滿熒幕,又有多少眼淚浸溼紙巾,但哭過之後幾番感慨我們的生活依然要繼續,有條不紊。男主角擺在講桌旁的座位,或許你犯錯時也被罰坐過;女主角爬到三樓砸破玻璃讓男主角逃出隔離樓,或許你也明知是錯卻義無反顧過;你或許沒有遇到和兄弟一齊追的女孩,沒有遇到過青梅竹馬至成年的發小,但你總會有一位同桌,幫你削過鉛筆,也刻過你的橡皮,給你傳過紙條,也打過你的小報告。
在這個青春題材已然氾濫的市場,能有這樣一部作品哼著我熟悉的曲調、講述著我們似曾相識經歷過的年少,其中真的會有一些鏡頭毫無防備的戳中我的淚腺,照進我們內心最柔軟的部分,猝不及防。
在影片當中也留意了一下,《同桌的你》延續的還有一大部分懷舊情結,但可喜的是它甩掉了一些慣有的簡單粗暴的懷舊手法,拋棄了單純以經典歌曲和粗糙玩具的畫面來喚醒觀眾回憶的手段,轉而以戀愛這種更加浪漫的方式加以演繹。雖然主演周冬雨和林更新坐在一齊時感覺完全不是一個畫風,但卻毫無違和感,就這麼將一整段80後的青春呈此刻我們面前。
周小梔和林一的感情從開始到結束都順遂的好像林一在片頭中吹噓的美國生活一樣,只是在結尾處驟然變了調,更讓我們感慨也許大部分的青春和回憶都是以遺憾收尾,回不去的最美時光和那個說了再見的同桌的你。
影片的最後,周小梔選取了一個被刻意安排的平庸之輩,她的內心從沒忘記過林一,兩人卻再也回不去了。無法像是《中國合夥人》里程冬青和初戀平靜的相逢,或是《那些年》裡沈佳宜和柯景騰相視的微笑,好像只有心痛的分離才能祭奠我們逝去的青春,似乎在告訴我們無論青春以前有多麼的刻骨,如今只有沉默無奈。
“明天你是否會想起昨日你寫的日記明天你是否會惦記以前最愛哭的你老師們都已想不起猜不出問題的你我也是偶然翻相片才想起同桌的你……”當影片的最後音樂再次響起,電影已落下帷幕,而青春也在那麼多年中一晃而過,都說遺憾也是一種美,可我卻覺得,當我們在感慨電影中人物的結局時,也就應思考的是,我們不應讓青春輸給現實,人生和回憶不需要那麼多遺憾,珍惜眼前擁有,錯過的真的就不能再重來。
同桌的你電影中學生觀後感 篇12
經典愛情電影《同桌的你》可謂是牽動了不少觀眾的心。時至今日,這部電影仍然在我們心中佔有十足的分量。
猶記當初我在觀賞這部電影時的情況,我總是不自主地在歡笑中哭泣,又在哭泣中露出絲絲微笑。
電影主要講述了男主人公林一在去參加自己初戀周小梔婚禮的路上引起的回憶內容,以及婚禮進行過程中的自己的想象。
故事開始時,林一在從美國回國參加周小梔婚禮的航班上看到周小梔原先交由自己保管的東西,引起了自己的回憶。
1993年,周小梔轉入了林一的班級,與林一做了同桌,這是林一第一次見到周小梔。後來林一又與欺負周小梔的學生打架,總是暗中幫助周小梔。周小梔送給林一的一塊大白兔使他心動不已。在一次元旦聯歡會上,林一為周小梔演奏了自己唯一會的樂器,口琴。一曲《同桌的你》使年紀稚嫩的周小梔略有一些害羞。
之後他們又在同一所高中就讀,林一不顧一切轉入了周小梔的班級。在周小梔受傷時,林一又主動承擔起了送周小梔回家的責任。
終於,林一感動了周小梔,周小梔同意林一做她的男朋友,但要求是他們兩人考入同一所大學後才能開始。自此,林一發奮學習,最終雖然沒能考入北大,但仍舊在廈門大學遇見了周小梔。後來他從周小梔的父親那裡得知周小梔是故意放棄北大的。之後他們又經歷了許多的風雨,在“限時戀愛”中走到了分手,儘管有“5211314”的約定,但他們最終還是輸給了現實。無奈的他們只能向過去揮手再見,開啟自己的新生活。
後來林一在周小梔的婚禮中想象自己搶下了這個初戀,但這僅僅是想象,永遠不會實現了。
當週小梔說出“我們已經回不去了”這句話的時候,無數的觀眾熱淚盈眶。這對青梅竹馬在愛情的路上曾戰勝過無數的困難,但最後依然還是輸了,輸得一敗塗地。
命運也許就是在捉弄人們,儘管林一為了周小梔尋求到了去美國的機會,但周小梔卻失去了機會。她嘗試了一次又一次,終於,她放棄了,但她依舊沒有放棄林一。當後來周小梔對林一說出“你每天晚上都去十一街區的超市買點東西吃,你煩悶的`時候都會去十三街區的小酒吧喝點東西,你們公司樓下的熱狗店的熱狗是不是還買一送一,你住過的每一套房子都有一個朝南的窗戶,我沒去過,但是我在地圖上找了一遍又一遍”時,林一感動至極,但又對周小梔放棄去美國而傷心。或許“我們只是輸給了現實”這句話說得沒錯,現實總是殘酷的,它會抹殺掉人們的理想,抹殺掉一對戀人之間的感情。
這部電影也是勾起了我的一些回憶。原先我在初中時曾喜歡過一個女生,但我僅僅是暗戀,可以說是“單相思”,並沒有選擇去打擾她。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與她成為了同桌。那時的每一堂課我都感覺十分快樂,但她並不知道我對她心動。曾有一次,他因為考試失利被老師在班上公然批評了一番,她當場就落下眼淚。下課後她更是按捺不住自己了,趴在桌子上便嚎啕大哭起來。作為同桌的我試著去安慰一下她,誰知她竟一把抓住了我的手,趴在我的手上哭了起來,那時的我有一種從未有過的感覺,這應該是我有意識的第一次接觸女同學。那之後我便下定決心,我將來要做她的男朋友!
但確實是現實在玩弄我們。當升入高中時,她因為一些原因轉到了其他的城市上學。那一刻我的心便碎了,我喜歡的人還不知道我對她的感情就離開了我,而我也無法向她表達這一切。自從我對她產生感覺後,我在她面前就顯得特別害羞,我甚至都沒好意思去問她要個聯絡方式。
從那以後,我就與她失去了聯絡,連她的一點兒訊息都沒有。無奈之下,我只能跟這一段感情揮手再見。
其實我現在認真想一下,我覺得青春期的我並沒有真正理解“愛”這個字,那時的我並不懂責任,只是單純的“有好感”。電影《同桌的你》當中的一句話“愛,不一定是佔有”加深了我們對愛的理解。少年時稚嫩的我們,無論產生過怎樣的感情,我想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把這份美好留在回憶中。
與過去揮手告別,這是我們處理感情問題最好的方式。電影《同桌的你》以周小梔婚禮正常進行結尾,林一的一個微笑說明他們已經放下了過去,這無疑是一個完美的結局。我想我們許多人也有過類似電影情節的經歷,或許我們真的應該與過去說一聲“再見,過去!”
同桌的你電影中學生觀後感 篇13
週末本想看《冰封俠》,一看點映場那口碑,把我臉都嚇白了,臨時換成《同桌的你》。本來對這片不抱期待,既然看了,就簡單說幾句。很多地方比較例行公事,比如人物出場一概來一段旁白,這是誰誰誰,愛好什麼,擅長什麼,是幾道槓——這是小說的寫法,電影介紹人物,要透過視聽手段來表現,比如你可以一進門,某人正在試驗新型科技發明,這就比旁白說他是發明家自然得多。不過看看目前國內的愛情喜劇,上到《小時代》,《致青春》,下到《我為相親狂》,《脫軌時代》,都是這個路數,也不指望《同桌》能脫穎而出,只能說中國整體的電影水平還停留在這個拿文學語言充電影語言的階段,一口吃不成胖子。
看這片,是衝著愛情來,結果愛情部分反而泛泛,苦情的局做的太大,末了有點圓不上,本來是姑娘家要先去美國,怎麼臨了反而她去不成,這段要不是含著淚說出來,肯定騙不到我半滴眼淚。說來說去,無非表示,女人像椰子,外表堅硬,內心柔軟,關鍵時刻吃不住,男人就像桃子,外面軟綿綿,但有一顆堅不可摧、不離不棄的核心。所以男人家,別看人姑娘老折騰你,遇事都愛自己拿主意,其實心裡脆弱得很,你多呵護她一點沒錯,多細心一點也應該,別等到喝人家喜酒才後悔。
我中途一共哭了三次,一次上面說了,另兩次都是出於那幾位男生的同窗情。四年室友,理當肝膽相照,那假洋鬼子也是有情有義,甭管滿地混撿過肥皂,還是互相 射過一臉,燈影晃動的走廊中一通暴走,頓時一鬧泯恩仇!熱血青年,熱血同窗,就該有這樣的豪情!全片的整體氣質十分叛逆,主角從小學開始就跟體制對著幹,藐視校規是家常便飯,迂腐的老師則是嘲笑物件,大有美國片《春天不是讀書天》和港片《逃學威龍》的精神,替年少時飽受制度壓迫的我狠狠出了一口惡氣。兄弟聯手,搞他個天翻地覆,好樣的!這樣的兄弟,只要吼一嗓子“哥幾個,幫幫我”,登時就是老拳和飛踢來助陣,替你擺平那個霸佔你心上人的偽君子——這樣的豪爽,只是想象,就足夠過癮。
同桌的你電影中學生觀後感 篇14
十年前的你在哪裡在做什麼周圍的人是怎樣樣的呢?是無憂無慮帶著天真的眼睛看世界,還是步入少年的時代充滿憧憬,甚至已踏入社會迎風向上?
林一,也就是故事中的男主角,十年前的某一天他遇見了那個將來十年都在他生命中徘徊的女生,她是周小梔。
一段感情的開始原因之一就是避免不了的眼緣,直白的我們稱之為:一見鍾情。
而校園中避免不了的是幼稚的欺負,但它似乎隱隱促成了故事的開始。
她被欺負,他為她出頭,一次又一次,臉上越加明顯的傷痕在我們當時看來有些搞笑,卻正好反映了那時青澀的感情。喜歡你,就幫你打架。
感情是互相的。
在電影中,林一為了周小梔打架哪怕被打的頭破血流,演奏同桌的你用唯一會使的樂器轉班到她的班級哪怕他的文科加起來不到60,好好學習從最底層而考到廈大,軍訓時拿到標兵……周小梔為了林一放下北大,放下去美國的機會,做人流而大出血……
那時的他們才十幾二十,那時的他們不懂什麼是職責,那時的他們只是用一腔熱血義無反顧的嚮往感情。
每個人的青春時代,除了轟轟烈烈純潔的感情,還有不可替代珍貴的友情。
友情是怎樣樣的呢,有那種相見如初的soulmate,亦有不打不相識的死對頭……但最後的最後經過時間的流逝,等再遇見臉上依舊洋溢以前最熟悉的笑容,無關身份無關利益,而是完美的、珍貴的、透明的友情。
電影中一群狐朋狗友的再重逢,是在女主角的訂婚宴上,而新郎卻不是男主角。當中的曲曲折折再提是傷,男主角從美國回來,一步一步走向那個刻在自己骨子裡而將要屬於別人的女人,他努力面帶笑容,卻見她紅了眼眶……
把傷感稍放在一旁,這時候吵氣氛的自然是那些兄弟,友情似乎總能治癒心中的傷痕。
最後重點,放在女主角的婚禮上,她以前說,想要在教堂中舉辦這一生只有一次的儀式,男主角答應了,可此刻站在她身邊的卻不是他。
他坐在下面,西裝革履。
在新娘即將回答我願意時,卻響起熟悉的旋律,是那時口風琴獨奏的同桌的你。
突兀的音樂在教堂中迴響,機器在歲月流逝中老化,帶著嘈雜的作響。
啊——搶婚!
當時的我這樣想著,不出意料,林一帶著周小梔奔跑,有一段插曲是5分鐘,21分鐘,13分鐘,14分鐘。代表了5211314,女主角特意留下的佈局最後男主角道出。
而當中更讓我感動的是一旁的大學夥伴在林一大喊聲兄弟們後蜂擁而上,為自己的兄弟的感情鋪路。
有點羨慕,這樣的友情。我想我沒機會上大學,而是直接踏入社會,這樣的友情我是不是能體會到呢。
但是還好,那天晚上,還有四個人不顧形象的和我一齊賣瘋。
回到電影,畫面一切,出現了及其反差的一幕,林一併沒有搶婚,他聽著周小梔緩緩說出我願意卻沒有任何動作。
這樣的落差讓我愣住,不停抱怨這反轉太大無以理解。
其實原以為,《同桌的你》會是敘述男男女女在校園中一段青蔥歲月。卻沒想到它濃縮的是一代人的青春回憶。
回憶總是比現實完美,而我們卻輸給了現實,我們誰也不欠誰。
同桌的你電影中學生觀後感 篇15
電影總是要勾起你對過去的懷念,現實的殘酷基本上都是不爭的事實,本片更多的是來描繪青春的叛逆,從初戀和友情兩條主出發,讓觀眾一方面緬懷我們失去的青春,另一方面感受到現實是冷酷線無情的。一部讓你笑著哭並且哭著笑的電影,一部讓你找回來所有青春時代元素的電影。從《致青春》《合夥人》《小時代》《那些年》等影片,到這天的《同桌的你》,似乎都在一個模式裡執行,本片也是各種青春類電影的大薈萃,期望找回那些純真年代的真摯情感,就讓我們跟隨記憶的腳步,一同來回顧我們的青春,尋找以前被我們失去的那些完美時光吧。
“明天你是否會想起,昨日你寫的日記,明天你是否還惦記,以前最愛哭的你...........”:
當週小梔穿著婚紗站在教堂裡的那一刻,她的情緒卻久久不能平復,現實總是讓我們紛紛錯過,留下的卻是痛苦的回憶,多麼期望林一在教堂裡的那一幕想象變為現實,牽著她的手一齊跨出殿堂,擺脫世俗和麻木的人生,去懷抱兒時屬於我們那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生活。一個十年,隔斷了千絲萬縷,時間禁不住考驗,過去的完美化作了閃耀的繁星只能讓我們遙望,那些以前的許諾給了我們能夠笑著去夢的理由,雖然想哭卻又感覺到甜。林一對周小梔說:“總有一天,我會帶你去一個只有我們倆個人的地方。”而小梔和林一這對以前的時間情侶,用相處時刻搭造了一個5201314的浪漫時光童話,這些點滴的純粹在那個真空的年代裡迸發出的火熱和激情,到此刻看來僅僅是一場甜蜜的夢,深藏且銘記!明天的你是否還會留戀過往時光?那份守護在心底的純真又是否被現實繼承?兩個人眼光對視的那一刻。
“你從前總是很留意,問我借半塊橡皮,你也曾無意中說起,喜歡跟我在一齊...........”:
影片在回顧倆人兒時學堂生活的時候,無論是道具、音樂還是各種場景,浮光掠影把我們帶到了自己的童年時代,讓觀眾有了更多的共鳴。大白兔奶糖、小孔眼鏡、口琴、486電腦、錄音機,貼紙條遊戲等等這些元素讓我們想起了自己過去的青澀年華。小虎隊的歌曲《愛》,那首《wearethechampion》,老狼的《同桌的你》以前讓我們激昂的曲調,此刻只有陶醉在那份熟悉的感動中。
在電影中高考、911事件、遊行、非典、駐南大使館被炸等新聞事件歷歷在目,這些潛在的“三維空間”結合觀影人的心理是很容易讓觀眾觸動和理解的。偷錄女生宿舍,考試耳機作弊,與情敵互毆,逃避管理員的追趕,早戀被處分,旅館開房等等這些情節的運用為觀眾還原了一個真實的過去。語言對話也真摯坦誠,林一嘶喊的那句“你做我女朋友,我就跟你走”,周小梔雨中哭訴一句“我永遠都不想離開你。”聽似平淡的對話卻觸動了我們內心的靈魂。童年就是那麼簡單和純真,以至於讓我們在這個丟失的年代去無限期的緬懷。
“那時候天總是很藍,日子總過得太慢,你總說畢業遙遙無期,轉眼就各奔東西...........”:
為什麼對於很多青春類電影總是要和出國留學聯絡起來呢?我想可能是要運用距離和時間的反差來深刻詮釋情感的變遷,這已經成為了重要的表達方式之一。似乎所有的人都在抱怨學涯生活太短暫,因為那時候有了太多的完美和快樂,即使痛苦也是收穫,他讓我們學會了經歷,也明白該如何挽救和珍惜,畢竟是我們走向社會的墊腳石,是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而演練,所以今後無論它如何成為你的夢,醒來後的你終歸會笑看人生。
對於劇情發展到林一出國就業有了自己的妻,與小梔一別就是十年光景,而她也有了未婚夫的時候,我還是對編劇有些異議的,首先這部分敘述十分的短,劇情發展是一帶而過。其次,對於兩個人十年一向沒有聯絡以至於各自身邊發生著不同變化的詮釋太牽強,很容易讓觀眾一下子就猜到了結局。落入了青春類電影的俗套中。也許導演是為了突出光陰荏苒的效應,也許是為了觀眾精心打造一個高期望之後的反差效應,總之與精細的學涯時代描述相比,似乎少了點什麼,味道也突然變了。
“誰娶了多愁傷感的你,誰安慰愛哭的你,誰把你的長髮盤起,誰給你做的嫁衣...........”:
電影是想誇大一個與周小梔蠻不般配的男主角形象,甚至於讓他的個性表現太過鮮明而讓觀影人一下子萌生反感,雖然沒有交代他們的相識過程,但是已經不那麼重要了。林一在婚禮現場的心裡掙扎最後沒有打破寧靜,最終也沒有逃過聚散無常的人生世事,也許感情真的只能在回憶裡得到完整。林一在美國的妻子以及小梔的丈夫都不是他們自己想要的那個人,酒後的那些話道出了兩個人內心真實的想法,其實小梔也一向試圖聯絡並且關注著林一在美國生活的一點一滴,甚至每一個街道,每一個超市都被她熟悉的掛在嘴邊,而林一也一向珍藏著他最珍貴的一份感情,可能這就是有緣無份,我們總把最庸俗最膚淺的信誓旦旦當作今生無悔的海誓山盟,當現實讓我們認識到一切的時候,那個被錯過的季節就永遠不會再浮現。
林一和小梔的感情比起那些只嚮往而沒有經歷過的人已經顯得十分完美,幸福也不僅僅僅是要一個結果來驗證,在追憶中感受,在遺憾中收場,電影過後的反思,就像電影中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兩段奔跑的場景一樣,我們要超脫世俗,打破常規,自由自在,闖出心中的那片海,讓自己的青春不留遺憾。
同桌的你電影中學生觀後感 篇16
看到“同桌的你”四個字,大多數人腦海裡都會飄過老狼那首《同桌的你》吧——“這天你是否會想起,昨日你寫的日記?”而這首歌的詞曲操刀高曉松又帶了這麼一部電影來。
由於之前高曉松導演過[大武生]那麼一部曠古絕今的粉絲電影,看到他又開始走這個路線,心裡便隱隱的擔憂。不久之後得知這次導演不是他,而是[李獻計歷險記]的導演郭帆,高曉松擔任的是製片人的職務,又是另一種擔憂了:說實話,個人覺得郭帆完全毀了《李獻計歷險記》原版動畫的神作之名,導演水準可見一斑,這次搭高曉松的順風車,也不明白會有什麼產物出來。
把[同桌的妳]單純界定為感情片的確有失偏頗,時光網給的型別是“感情/劇情”,也是,這算是有劇情。大概是從[那些年]開始,這種型別的電影就開始發力了,但是層出不窮的同類影片裡,實在難有上乘之作,[同桌的妳]也沒有明顯的突破。
無獨有偶,去年的這個檔期上映的是趙薇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當時我正好也寫了一篇觀後感吐槽影片的水準。一年過去,[同桌的妳]沒有突破,更沒有超越,很多方面甚至和[致青春]都沒得比。當然,上述提到的三部電影,擁有超多的擁躉,其中甚至有愛之切切恨不得咬我一口的罷。
不論[那些年]還是[同桌的妳],都打的是懷舊牌,“紀念”甚至是“祭奠”青春,也正因為這種主題,大多數人走進電影院,關注點都落到了懷念上,而忽略自己是在看電影,電影能拿到高票房,能催人淚下,並不是電影本身有多好、電影編劇有多妙,只是編劇近乎“無恥”地濫用了回憶梗,非要一點一點揭開觀眾記憶中的傷疤。身邊很多同學朋友發微博發朋友圈表示該電影有多好多好,多麼激起回憶,又說電影的不完美結局“巧妙”,其實,說白了這種杯具結局是韓影韓劇用濫了的,九把刀的運用很巧妙,到[同桌的妳]這次卻顯得那麼刻意。
影片的劇情簡單到半條微博就能夠講完,導演和編劇卻用了超多的篇幅描繪回憶的細節,用意很明顯,就是要讓你回憶,讓你懷念,最後再用現實的“殘酷”給你當頭一棒。本意沒有錯,但整個劇情的起承轉合都很生硬,有些劇情更是顯得刻意為之,就好比韓劇主角要得癌症、港劇“做人最重要的是開心”一樣,善良的觀眾也沒多說設麼。
影片前半段走[那些年]的路子,後半段又是[畢業生]一樣的逃婚戲,用近乎簡單粗暴的手法加入了大使館被炸、911事件、非典肆虐等時代事件,以至於全片都似曾相識,帶給人一種創造力匱乏的感覺。主題曲找了《那些年》的原唱胡夏來重新演繹,也能看出本片擺明了想複製[那些年]的成功(其實[那些年]的票房因為盜版肆虐和超多刪改並沒有到達個性優秀,但的確有口皆碑)。影片的敘述手法也相對太過平直,但是縱觀國產同類影片的路數,也不指望本片能有什麼突破。整體帶給人的感覺就是從頭開始就在使勁挖一個大坑,最後跳進去就戛然而止,影片想表達的太多,甚至把主打的青春、感情的點都淡化了不少。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對友情的描述,周圍朋友落淚也基本集中在同窗情的幾段戲中。相較之下,本該主打的感情戲有點太刻意的苦情,以至於後期甚至難以自圓其說。說句難聽的,[同桌的妳]還是靠情懷在圈錢,最後收到的效果,遠不及真正賣弄情懷的[十一度青春之老男孩],圈錢效果,也不會比擺明了圈錢的[致青春]好。
影片的靈魂人物高曉松,20歲玩音樂,40歲“玩”電影,雖然我有些欽佩他的博聞強識,但他作為一個沒有鬼才的外行搞電影,其實和郭敬明無異,是在“玩弄”電影。而這次高曉松呈給觀眾的,僅僅是一盤不想網路劇般拙劣的大雜燴。
同桌的你電影中學生觀後感 篇17
《同桌的你》:致我們都以前擁有的感情及青春
回憶,青春。
當年由高曉松作詞、作曲,由老狼演唱的一首《同桌的你》,唱哭了許多人的學生年代。
如今,同樣是高曉松操刀,一部《同桌的你》,讓許多人想起自己已經抓不住的青春。
每個男孩的青春裡都會擁有一個周小梔;每個女孩的青春當中,都會擁有一個林一。熟悉的場景,熟悉的影子,以及熟悉的感情,我想,在電影院裡,我們未必會被自己一手製造出的青春場景回放感動得要哭,但是,依舊有些鏡頭,讓我們有關青春的記憶突襲而來,甚至,防不勝防。
我們不明白自己當初為什麼相愛,我們不明白當初相愛的人為什麼最終沒有走到一齊。也許,正像是多少年後,在周小梔的婚宴上,立刻就要成為別人新娘的周小梔對自己以前的同桌林一說的兩句話:“我們最後還是輸給了現實。所以,林一,我們誰也不欠誰的。”
說出這樣的話,就傷感情了;但是不說出這樣的話,就再也沒有機會說了。在周小梔的婚禮上,有一段假想的林一搶新娘的橋段,最開始,我以為是真的——林一和以前一個宿舍的兄弟,再次一齊為愛而戰!看到這兒,最開始還不明白是假想的時候,我還真在想:“這,現實嗎?”事實證明,我已經不再年輕了;電影導演和編劇也不再年輕了,他們最終選取了用最殘酷的現實,去告訴觀眾:“你們,已經不可能再一起了;你們,再也不復當年為愛的勇氣。”沒人會認為林一很慫,因為很慫的另一個替代詞就是成熟的理智,那個一齊為愛而奔的年紀,早已離林一、離我們遠去。
從上世紀90年代的高中,到大學,到大學畢業,電影裡的時間段,似乎正複合1980年前後出生的那一批人。而這一批人,似乎正在努力抓住青春的尾巴。在學生年代裡,有些放浪不羈的林一,最終也變得規規矩矩,一幫子了無生趣的同事,一個時刻要做獅子吼的老闆,要擠電梯、要擠地鐵,工作也就那樣,在一地雞毛的生活裡,有關感情的回憶,似乎也只能存在於回憶之中。大部分人的青春,也便這樣沒了。
沒有深刻,這並不是一部要講深刻的電影。看了這部電影,你要是還能想起自己的青春,要是還能想起自己的感情,也就夠了。
所以,當邢臺北國金棕櫚電影院的媒體試映結束之後,一個男孩在現場給自己以前的同桌女孩彈吉他、輕輕哼唱《同桌的你》的安排,雖然很煽情,但我內心裡,還是覺得有點剩餘。因為青春就是青春,刻意的安排,只會打亂了時間和我們心靈的節奏。
當有一天你發現青春已逝,我們甚至懶得去向青春致敬。
同桌的你電影中學生觀後感 篇18
一個是現實將回憶擊碎到遺忘,另一個則把現實揉碎在回憶中。這就是同桌的你和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女孩,帶給我最後的感受對比。
同桌的你這部電影的內容著實對不起它的名字,因為我們從中基本上記不得有關同桌的回憶,同桌這個詞其實應該只屬於高中,因為大學差不多已經沒有同桌的概念了,只有同學。這部電影之所以用這樣的名字,因該只是為了應景那首歌曲而已,
因此影片叫做曾經同床過的你或許更合適一點。不過也不合適,因為電影試圖把初中到大學到畢業到結婚兩個人每次的節點故事都講述清楚,甚至不惜用上911非典這樣標誌性的時間符號來喚起觀影人對往事的回憶。然而這樣做的效果確不見得好。
導演和編劇的功力差距就在這裡,完整的時間線,每個時間點上都有故事發生,並不代表這一串故事連起來就會精彩,人的回憶絕對不是線性的,而更多是對某一段時間某個特殊的場景的記憶猶新,所以在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女孩裡,藍色圓珠筆,馬尾辮,考試不及格,壞脾氣的英文老師會讓我們回憶起轉筆,悄悄豆,課本上的塗鴉,上講臺領考卷,罰站。而看完同桌的你,我們能回憶起什麼呢?沒有什麼,只能在影片最後唏噓一下而已。
能夠引起回憶的共鳴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導演和編劇是沉浸在自我的意識當中,尤其是用現在的心理套當年的人物,還是能夠使電影真實還原曾經發生過的事情,是很容易看得出來的。如果是前者,那我們只能是在看戲,看演員在表演一出屬於導演自己的戲,而如果是後者,我們則是可以回憶,回憶起那些年。
再說說演員,周冬雨的確仍然是一副清純模樣,十六歲到二十歲應該是她這副面容最擅長,也唯一擅長的年齡段。在這個年齡段裡,她能夠盡情展示,也足夠的漂亮。但是和那些年裡的陳妍希比起來,周冬雨太缺乏年齡的成長感,從高中到結婚幾乎是一個思想和表情,而沈佳宜則把高中女孩的單純和早熟,到大學以至結婚的成熟表現得錯落有致。
男演員的差距則更加明顯,這個年輕的演員根本沒有把一個哪個少年不多情的心理表現出來,表演基本上可以用呆板來形容。
而演員方面最大的差距還是在配角上,那些年裡,每個故事裡都會有的胖子,籃球場上耍酷的帥哥,嚴厲的班主任,苛刻的英語老師,女主角身邊的閨蜜,每個配角的表現都非常生動傳神,你肯定可以在你的高中生活中找到極為類似的人物形象。而同桌的你呢?導演還是陷到了自我的意識當中,創造出了一些他認為在在那個時代應該有的並且是有趣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