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感動中國》頒獎儀式觀後感(通用10篇)

《2021年度感動中國》頒獎儀式觀後感(通用10篇)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後,從中我們收穫新的思想,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後感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2021年度感動中國》頒獎儀式觀後感(通用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2021年度感動中國》頒獎儀式觀後感1

  2018年8月26日的朋加諾體育場被中國紅點燃。備受關注的“飛人大戰”結果終於揭曉,在亞運賽場最受矚目、最激動人心的男子百米飛人大戰中,中國男子百米飛人蘇炳添以9秒92新的亞運會紀錄摘得金牌,引起了全場沸騰。“中國飛人”蘇炳新增冕“亞洲飛人”,其9秒92的成績不僅重新整理亞運會紀錄,與亞洲紀錄也僅有0.01秒之差,他也是參加決賽的8人中唯一一個跑進10秒以內的選手。蘇炳添帶給了我們太多的驚喜和榮耀。

  決賽前,蘇炳添的外教蘭迪·亨廷頓曾說:“如果比賽的氛圍、環境和氣候都合適,加上運動員感覺良好的話,蘇炳添能在雅加達給中國帶來一個奇蹟。”外教在訓練場上信心滿滿地留下這番話,而蘇炳添果然也不負眾望取得了傲人的成績,成為中國乃至亞洲的驕傲。

  在本屆亞運會前,蘇炳添兩度跑出平男子100米亞洲紀錄的9秒91,追平了卡達選手奧古諾德創造的亞洲紀錄,成為“跑得最快的黃種人”。帶著這樣一份輝煌的成績單第三次來到亞運會賽場,蘇炳添的目標很簡單——拿到男子100米的金牌。最終以9秒92的成績奪冠,蘇炳添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他說:“我覺得今天已經破了我的魔咒,作為男子百米選手訓練了十幾年,我參加的所有運動會都沒有嘗試過拿一個冠軍。29歲,我終於在亞運會上證明了自己。”手捧亞運金牌,蘇炳添終於成為名副其實的“亞洲飛人”。是的,蘇炳添用實力證明了自己,也證明了中國速度不容小覷。

  2017年年初,那些關於“蘇炳添退役”的新聞不脛而走,蘇炳添的確動了這個念頭。然而,蘇炳添不甘心就這樣結束自己的運動生涯。於是,他堅持了下來,日復一日訓練比賽。數年如一日的封閉訓練,肩上積攢的各種壓力,局外人統統無法體會。正是這樣的堅忍不拔、堅持不懈、永不言棄的精神才成就瞭如今的亞洲飛人。

  在整體水平依然無法與歐美抗衡的亞洲,亞運會百米飛人大戰的意義不言而喻,正如蘇炳添所言,“這是打破魔咒、揚眉吐氣的一晚”。輝煌背後總是藏著無人言說的艱辛,不過還好,蘇炳添堅持下來了,用辛勤和汗水成就了自己也鑄就了中國的驕傲亞洲的驕傲。

  《2021年度感動中國》頒獎儀式觀後感2

  在前不久結束的雅加達亞運會,中國隊可以說是戰果累累,我們記得每一個運動員取得勝利的時候的樣子,我想大家對於蘇炳添應該不陌生吧!這個成為了許多次的亞洲第一人,一次比一次優秀,一次又一次讓人對他刮目相看!每一次槍聲響起,每一次的起跑,每一次咬著牙在跑道上不斷加速,每一次衝破終點從嘴裡長吐一口氣,見證著他每一次的成長,誰都不是一出生就懂事,誰都不是一出生就帶著某種天賦,上天給予我們的不足,是告訴我們要通過後天的努力去彌補,那樣才會成就更加強大的自己。蘇炳添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的逆襲的人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蘇炳添是一個80後,看似成熟穩重的他,其實在初中的特別調皮,他不喜歡上課,更不喜歡做作業,就因為此事,還受了老師的懲罰,為了逃過懲罰,他報了學校的田徑隊,也正是因為他的這個逃避,讓他在跑步方面發揮了自己的長處,成為國人所稱讚的年輕人。

  經常好動的他在一次比賽中,跑出了11.72的好成績,這對於一個小孩子真的是一個不錯的成績了,正因為這一跑,他被中山市體校的老師發現了,從此他進入了一個正規的訓練課程。進入正規訓練的蘇炳添成績不斷的提高,跑進了10秒之內,成為亞洲第一個人,黃種人在體質上與黑種人有一定的差異性,在我們大家心裡,黑種人的耐力強體質好,田徑賽場上黑種人的天下,但是29歲的蘇炳添告訴我們,田徑成績的好壞與體質無關,但是與努力成正比,事實上正是他說的,努力是克服所有困難和障礙的最好方法。

  本次亞運會的第一名,正好填補了他在各項大賽中的空白,為他的事業又添上了重要的一筆,更增強了國人對田徑這個專案上的信心,也是為許多後輩做了榜樣。母校暨南大學與蘇炳添達成協議,讓他回到學校做副教授,我們想想,從一個愛逃課,不寫作業,各種調皮的事都做,到如今的副教授,說實話,不羨慕是假的,同時也告訴我們只有透過努力才會成就自己,越努力越幸運,所謂幸運都是透過自己換取而來的,從未有天上掉餡餅的說法,這些說法都是空虛有的,人的一生要有許多目標,我們透過實現目標的過程來提升自己,發現自己的價值,這才是最重要的!

  這個夏天我們要感謝這個大男孩,因為他讓我們這個夏天格外清涼,因為他的努力讓我們震驚,他的逆襲讓全世界人肅然起敬,希望他在以後的路途上繼續強大!繼續勇往直前,續寫傳奇人生!

  《2021年度感動中國》頒獎儀式觀後感3

  彭士祿,1925年11月18日出生,廣東省海豐縣人。1956年畢業於莫斯科化工機械學院,後在莫斯科動力學院核動力專業進修,1958年結業回國。

  曾任造船工業部副部長兼總工程師、水電部副部長兼總工程師、廣東省委常委、中國核潛艇第一任總設計師、中共十二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顧問、中國核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核動力學會名譽理事長。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彭士祿長期從事核動力研究設計工作,是我國核動力領域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在20世紀60年代,主持了潛艇核動力裝置的論證、設計、試驗以及執行的全過程,並參加指揮了第一代核潛艇的除錯和試航工作;參加、組織研製成功的耐高溫高壓全密封主泵達到了當時的世界先進水平;在80年代初,提出投資、進度、質量三大控制要素,為大亞灣核電站工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秦山二期核電站的建設中,提出“以我為主,中外合作”,自主設計、建造兩臺60萬千瓦機組的方案,並親自計算主引數、進度與投資,為秦山二期工程提供了可靠的科學依據。

  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獎;1985年,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1988年獲國防科工委為表彰優秀總設計師頒發的《為國防科技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榮譽狀》;1996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017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

  彭士祿一生經歷起伏跌宕,為我國核動力領域作出重要貢獻。他常揣著“明白與糊塗”:“凡工程技術大事必須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心中有數,一點兒也不能馬虎”,“凡對私事,諸如名利、晉升、提級、漲工資、受獎等,越糊塗越好”。

  這是篇好參考範文內容,講的是關於核潛艇、核動力、我國,中國,技術,第一、裝置,祖國等方面的內容,希望大家能有所收穫。

  《2021年度感動中國》頒獎儀式觀後感4

  有這樣一個人,為了國家,為了人民,為了核潛艇而奉獻一生,它的名字叫彭士祿。

  彭士祿的童年可謂是艱難坎坷,在他三歲的時候,母親就因為革命而被敵人殺害,一年後自己的父親也被殺害了。他的父親原本是地主家庭的男孩兒,卻和自己的親人們一起革命,一起對抗那些剝削勞動人民權利,自由的人。父親的死使彭士祿成為了孤兒,同時也成為了一位四歲的逃犯。

  父親去世後彭士祿跟著自己的奶奶東躲西藏,曾被27個家庭撫養過,而這些撫養過彭士祿的媽媽們也因為他,而被敵人一個個地殘忍殺害。直到15歲,彭士祿才被周恩來找到,結束了11年躲躲藏藏的生活。

  十幾年後,彭士祿去蘇聯留學學習機械專業,當時新中國剛剛成立,許多領域的技術都非常落後,中國急需要一批優秀的科技人員研製核潛艇,彭士祿聽到這個訊息後,立馬將專業改為原子能核動力,為祖國奉獻力量。他回國後便消失了,因為研製核潛艇是國家最高的機密,所以研究人員在此期間不能與外界聯絡。彭士祿和同事們沒有任何的研究基礎,只有兩張模糊不清的國外圖紙和一個從美國商店買來的一艘核潛艇模型。關於所有潛艇的書籍都是英文版,所有的研究人員都不懂英語,彭士祿便組織同事們學習英語,每天凌晨五點便可以看到研究人員在背英語單詞。經過兩年的學習,他和同事們基本瞭解了核電站級潛艇的原理,便開始了十三年的研究。

  彭士祿回憶說當時的條件確實很艱苦,吃的只有饅頭和野菜,住的地方到處都是蟲子,如果哪天不被咬幾個大包都覺得不正常了。

  經過彭士祿和同事們的不懈努力,1974年中國第一艘核潛艇“長征一號”成功參加了海上訓練。

  彭士祿為了研究核潛艇隱姓埋名十三年,他為祖國做出了何等的貢獻?我們也要像他一樣做一個對祖國,對人民有用的人。

  《2021年度感動中國》頒獎儀式觀後感5

  有一位戴著鼻飼管的老爺爺,看起來普普通通,但他的真實身份卻是隱藏了幾十年的國家最高機密的核潛艇研究員。

  他叫彭士祿,出生於英雄家庭,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便死在敵人手下,四歲被通緝,坐了兩次牢,吃了百家飯,許多媽媽都為了換他的命犧牲了自己。彭士祿從小就十分孝順。他小時候就十分艱苦,在他15歲時,周恩來找到了他,還給了他學習的機會。

  彭士祿原本學的是機械類,後來他因需要,轉行轉成了研發核潛艇。

  這些時間,他每天五點起來,十二點以後睡覺,餓了就吃窩窩頭,但有些時候,卻可能連個窩頭都吃不上,就去挖白菜根。他們在蒐集資料的時候,最開始的資料便是在美國商店買的兒童模型玩具和一張模糊得看不清的圖片,但是,他們仍然敢於去嘗試。一次,他們蒐集到了一個英語資料,可他們沒有學過英語,更看不懂英文,於是彭士祿他們就早起背英語單詞,十分努力。

  他們的環境不好,又有蚊子又有蒼蠅,叮得身上流膿,但是,如此惡劣的環境,他們依舊日日夜夜艱苦奮鬥著。

  終於,他們奮鬥了13年,中國第一個核潛艇“長征”號成功潛入大海。想到祖國原來一窮二白,被蘇聯瞧不起,又想到彭士祿他們這麼多年為國奉獻,可都是他們的功勞哇!

  彭士祿回到祖國便影藏了幾十年研造核潛艇,這就是那個戴鼻飼管的老爺爺!

  彭士祿勇敢無畏,一生報國,他不怕艱辛,熱愛祖國的精神值得每一個人學習!

  《2021年度感動中國》頒獎儀式觀後感6

  原子核技術,在世界上保持著很高的水平,在我國發展核潛艇事業的程序中,有一位英雄的事蹟令人敬佩。

  一位名叫彭士祿的老爺爺,別看他是一位很普通的老人。可他卻是我國的機密,因為它是原子核動力的科研人員。彭士祿出生在一個英雄的家庭,母親在他三歲時犧牲,父親是4歲犧牲,其他的親人陸續犧牲。但他們都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為革命而奮鬥。在他成為孤兒後,他便與她的奶奶遊走四方。在他15歲之前,他曾經好幾次被抓到監獄中,但就在他15歲的那一年,周恩來找到了他。從此,他便踏入了學習生涯。

  在此後他,爭取到了留學的名額,但也就是那一年,美國的核潛艇,讓世界震驚。毛主席出面問蘇聯是否提供一些資料,但蘇聯方卻提出相當無禮的要求,於是,毛主席勃然大怒:“寧願造1萬年,也不願意讓出一點土地。”

  便開始訪問留學生,是否願意轉科目,彭士祿說:“只要能為國家奉獻,什麼活都做。”於是,一部分留學生便將科目改成原子核動專業。他們每天十分的刻苦。也十分努力。但當他們進入了祖國的核研究基地時便“消失了”其實他們是改名換姓了。彭士祿他們便沒日沒夜的工作,能讓他們參考的只有兩張模糊的'圖紙和一個模型的玩具,他們每天5點起來唸英語,上廁所時也在背單詞,直到深夜12點之前都不能入睡,因為他因為資料全是英文寫的。

  但也就因為他們這種沒日沒夜的奮鬥。讓他們只用了十三年走完了美國二十幾年的路程。1970年成功的,造成了我國第一艘核潛艇。

  這樣為國做貢獻的人值得我們欽佩,所以我們一定要像彭士祿爺爺學習為國貢獻,一生報國的精神。

  《2021年度感動中國》頒獎儀式觀後感7

  最初,其實沒人看好蘇炳添。他的身體條件並不優越。小時候在體校,甚至曾因身材矮小,而遭遇教練勸他離開田徑隊。從10秒59到9秒99,蘇炳添用了整整9年。

  我們總以為天才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生來就是天才。殊不知,那個在舞臺上閃著光的人,他在灰暗的角落遭受過多少寂寞,付出了多少無人問津的努力,又耐受了多少回脫胎換骨的自我蛻變。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正是因為從父母眼中看到了光,孩子未來的模樣才被被慢慢點亮。就拿運動健兒來說,如果您也想讓孩子擁有良好的運動習慣,終身鍛鍊,終身成長,在家庭中也不能忽視體育的重要性。

  首先父母要有體育鍛煉的愛好,定時拿出時間和精力陪伴孩子進行體育鍛煉,只依靠學校教育是不夠的。父母要有良好的體育習慣,以自己為孩子學習的榜樣,帶孩子多進行體育活動,培養孩子良好的體魄與身體素質。

  其次,體育鍛煉是提升孩子意志力、自制力的重要方式,當然,這需要家長充分引導,以身作則!孩子由於還處於未成年階段,對待困難容易氣餒,容易放棄。父母應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失敗觀。

  此外,家長還可以及時關注一些體育方面的話題,讓孩子接受到一些體育知識,提升體育的興趣。在飯桌上,茶餘飯後之時,不再只一味關注孩子的學業成績,多給孩子講講體育新聞或者趣聞,對提高孩子對體育的興趣頗有助益。

  《2021年度感動中國》頒獎儀式觀後感8

  在過去,田徑專案一直都是我們的短板,由於這是一項直接比拼人體素質的運動型別,因而幾十年來,國內體育人士一直都希望能夠在田徑賽場上有所突破,從當初劉翔在雅典奧運會奪冠之後,也順勢打開了中國體育的一項新的大門,而如今在男子百米短跑專案裡,蘇炳添的出現,也令中國田徑再次看到能獲得奧運獎牌的機會。

  是的。我為奧運喝彩,源於我們對更高,更快,更強的無限崇拜。也許正是因為它,人類才能不斷超越極限挑戰自我。也許正式因為它,才有了成功者和失敗者。無論是否成功,無論是否失敗,他們都是英雄!奧運會不僅僅屬於那些成功者,也同樣屬於那些令人嘆息的失敗者,金牌並不令人感動,真正讓人感動的一定是那為跋涉奧運付出的艱辛和汗水,因為所有參賽選手多自己更高更快更強的追求,使得奧運會多了幾分精彩,多了幾分喝彩!

  是啊,因為我們是普通人,所以我們無法洅奧運場上競爭,但是,我們也從成功者和失敗者身上汲取了許多養分。在生活中,我們也會要求自己洅更高更快更強的道路上不斷前進。

  我為奧運喝彩,源於偉大的奧林匹克精神,和平,公平。在奧運五環下,洅奧運聖火的照耀下,各大洲人民走到了一起。心連心,手拉手,在這17天裡,他們忘記了戰爭,忘記了金錢忘記了利益。他們只銘記著和平,公平,公正。在公平的賽場上,在奧運聖火的照耀下,他們同樣點燃自己的鞥想,也許,這才是人們真正想做的事情。

  《2021年度感動中國》頒獎儀式觀後感9

  8月8日,備受關注的奧運會圓滿落幕,正當大家為中國取得的成績紛紛喝彩時,我想起了魯迅曾經寫下的令人深省的話,“我每看運動會時,常常這樣想,優勝者固然可敬,但那雖然落後而仍非跑至終點不止的競爭者,和見了這樣競技者而肅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國將來的脊樑。”

  這一次東京奧運會,有兩個中國代表團的運動員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一個是00後射手楊倩,沉著冷靜射下東京奧運第一塊金牌,第二個就是32歲飛人蘇炳添,雖然沒有站上領獎臺,但他卻憑藉9.83的成績打破了亞洲100米紀錄,在一眾二十幾歲的對手中再次起飛。蘇炳添不服老不服輸的精神令人起敬,他成為我國代表團閉幕式的旗手也實至名歸。

  競技體育成績固然重要,但真正的奧運精神是突破、超越自我。蘇炳添的奧運精神是純粹的,體現了中華民族的自信心。同時,中華人民的奧運精神也是純粹的,即使痛失金牌,我們亦能“輸得起”、“放的下”,真誠的為其他國家優秀運動員的精彩表現喝彩。超越自我、突破極限,這是我們參加奧運比賽的初衷。

  生活學習,亦是如此。當我們面臨失敗時,要抱著堅強的鬥志和毅力,從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正如鞏立姣那樣,儘管連續四屆奧運會失利,但最終還是拿到我國田賽的第一枚金牌,最終成功“上岸”,實現自我突破。

  很多時候,我們的對手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突破自我、超越自我才是屬於我們的奧運精神。

  《2021年度感動中國》頒獎儀式觀後感10

  蘇炳添,這可能是中國百年奧運夢以來,最讓我們振奮的選手,亞洲人可以做到和歐美人一樣的成績,可以做到博爾特,賈斯汀加特林,泰森蓋伊,尤塞恩布雷克,這些名將一樣能做到的事情9.83,記住這個數字吧,這是中國短跑,田徑的脊樑,記住這個黃皮膚的中國人,不論決賽會不會受到這個時間短,不能恢復的影響,我們依然相信,這就是中國的速度,亞洲速度,黃種人的奇蹟,改變的是多少年的中國田徑甚至中國體育的歷史。亞洲記錄,真真正正的黃種人的記錄,沒有歸化隊員,沒有任何的一點點的問題。起跑很順,而且這一槍他肯定是當決賽發揮了全力去打的,到最後也真的能頂住旁邊美國隊的新星貝克的壓力,我覺得真的是不容易,能夠有這樣的成績,已經是讓我們非常驚喜。

  幾個真實而又感人的事例論證了我的觀點,奧運精神真偉大啊!他讓人充滿鬥志,充滿活力。

  不過,雖然不是運動員,但卻有著同樣的奧運精神的,那麼中國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因此,我們要透過宣傳奧運精神,激勵億萬人民發奮圖強,建設好我們的國家;透過宣傳中國運動員“頑強拼搏、為國爭光”的精神,鼓舞廣大青少年樹立熱愛祖國、振興中華的志向,努力營造有利於成功舉辦奧運的輿論氛圍。參與奧林匹克事務、舉辦奧運會是中國人民的真誠願望和長期的追求。在佔世界人口1/5的中國舉辦奧運會,將使奧林匹克運動更加深入和普及,將為東西方文化的交流提供一個十分寬闊的舞臺,也將是中國人民在新的世紀裡對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做出的新貢獻。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