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雷同中突圍-高二作文

在雷同中突圍-高二作文

  有一個詞叫“日新月異”。小時候,我很喜歡這個詞,但現在,卻對它多少有點兒畏懼了――這大概是年輪對我作用的結果:年輪就像越來越厚重的盔甲,日益將我圍困。

  閱讀青春少年的文字,我沐浴著清新,聆聽著召喚。透過這些散發著青草味的字叢,我彷彿感覺到自己正在做著突圍的掙扎,身上的盔甲在鬆動,在一片片地滑落。

  日月常新,天地常異,帶給年少的心,是刺激,是新鮮感與陌生感。初生的牛犢,活蹦亂跳,狂野不羈,為顯示自己的存在,常常不惜挑釁虎的威儀。為何“自古英雄出少年”而不是“出老年”?答案是人長到一定的年歲,再也不會那麼冒冒失失地往前衝了,而是左顧右盼,患得患失,躑躅不前,似乎一枚樹葉掉落下來,都能砸傷自己的頭顱。人不是越活越膽大,而是越活越膽小。腦子裡橫豎著太多的條條框框,心靈中積攢了太多的清規戒律,漸漸的,便在無知無覺間,鑽入某一種格式化之中,按照既定的道路行走,遵循成型的模式行事,不可避免地淪為契訶夫筆下嘲諷的“套中人”。久而久之,貌似自由的人,其實已深陷精神的囹圄。

  年歲宛若一道正在壘砌的牆,越壘越高,越砌越厚。坐在高牆裡的“囚徒”,總喜歡對牆外的物事指手畫腳。他們的動機不無良善,或出自於親人的關切,或源自於長輩的擔憂,總之,紛紛使出渾身解數,動之以情勸諭,曉之以理教誨,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讓牆外正在撒歡的後生,也能進入到牆內來,和牆內的主體人群混合,並被牆內的人同化。

  然而,卓有成就的文學大師,恰恰都是一些不肯被同化的人。他們固守自己的生命準則,捍衛自己的人生格調,不因吆喝而掉頭,不因誘惑而轉身。或許,他們的皮膚已經皺紋斑斑,但心靈的.沃土卻一派鮮嫩蔥綠。他們熱愛這個世界,擁抱這個世界,洞悉世態的起伏變遷,把脈人際的盤根錯節,竭盡所能地吮吸瀰漫於天地間的養分,不遺餘力地吸納日月噴吐的精華,卻拒絕被流弊挾持,被平庸俘虜。

  黑色幽默大師海勒借用書中人物的話說:我討厭制服,討厭一律化。海勒的話,傳遞出了創作的真諦。創作尋求的不是雷同,而是不同。但要尋求不同,先要從雷同開始起步,然後又從雷同中進行突圍。

  每個人突圍的物件,其實都是自己。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