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元節的飲食習俗

下元節的飲食習俗

  和正月十五上元節、七月十五中元節相比,十月十五的下元節似乎顯得低調很多。關於傳統節日的習俗有很多,例如飲食習俗,上元佳節會是團圓飯,吃湯圓。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下元節的飲食習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米果

  客家的下元節,十月十五是相傳為三界公誕辰,雖有敬祀,但不如上元節(元宵)和中元節(鬼節)熱鬧。閩西客家地區下元節也稱為“完冬節”。農村常做餈粑,米果,芋子包,豆腐之類食品,謂“做完冬”。有些地方有打醮祀神演戲之俗。

  二、芋子包

  客家芋子包是永定的地方特色小吃,外表呈紡錘形,由芋子或馬鈴薯作為主料,餡料相當豐富。餡料是芋子包最關鍵的因素,把香菇、魷魚、蔥花等放入鍋裡油炸,待香味四溢時舀起來,倒入切碎的菜料。菜料據主人飲食愛好不同而不同,較適合作餡料的有牛肉、豬肉、冬筍、萵筍、芹菜、蒜葉、大白菜等。菜料必須剁得碎碎的,炒熟之後倒入木薯粉調成的水。最後再把舀起來的魷魚等香料

  三、麻腐包子

  人們吃麻腐包子,據說這是紀念孟姜女千里送寒衣的忠貞氣節。麻腐包子象徵送寒衣的包袱。下元節這天,各家再忙都要抽時間點麻腐。麻腐的製做方法是將麻籽碾細,用水攪拌成糊狀,以籮過濾去皮,摻上黃米煎熬成稠糊狀即成麻腐。以麻腐拌蘿蔔或洋芋、葫蘆為餡,蒸成麻腐包子或餃子,這種素食包子具有油香細軟的自然口味。

  四、餈粑

  客家農村有句俗話:“十月朝,餈粑粄子碌碌燒。”餈粑質地細膩柔韌、潔白晶美,筷子夾起來軟軟的,心裡升騰起一股征服的快感。此時可就別太心急,以免燙了口舌。嘗一口更是口感味鮮,細滑沁甜,米香而不膩,好吃好吃。再次提醒大家,吃麻餈粑最考驗人的性情,性急的人是吃不上的。剛出爐的麻餈粑很燙,一定要冷上幾分鐘,不然會燙傷嘴巴。

  擴充套件資料:

  下元節的習俗

  1、祈願神靈

  這一天,民間一般有修齋設醮和享祭祖先兩大項活動,目的都是祈願神靈。福建省莆田一帶,下元這天傍晚,各家各戶都要在田頭祭水神,祈求在乾燥的冬季莊稼地滋潤,農作物平安過冬。祭祀時,擺上齋品,將香一根根播在田埂上,以示虔誠。

  水官大帝禹的誕辰日,各地禹廟等大禹紀念場所常有祭祀活動。同時還會進行“水色”等戶外活動。水,和“水官”有關,色,色彩豐富。一般是扎綵船,在河中巡遊。水色由此得名。

  下元節是日入夜,鄉人以魚、雞、豬肉等食品祭土神。新中國成立後,這項活動已基本停止。

  2、享祭祖先

  下元節也是一年中最後一個月亮節,在這個月圓的時候,人們要進行最重大的祭祖活動。清明節是以家族為單位來祭祖,中元節是以家庭為單位來祭祖,而下元節往往是以民族為單位來祭祖,華夏民族要在這一天祭奠心目中那些最值得敬佩的祖先,很多地方祭奠的場面宏大,莊嚴,神聖,看上一眼,會留下刻骨銘心的記憶。

  下元節有焚“金銀包”等祭拜祖先亡靈的活動。民間折紅綠紙為仙衣,折錫箔為銀錠,裝入白紙糊的袋中,正面寫“謹言冥寶一封、綵衣一身上獻某某受納”,下書“子孫某某百拜”,背面寫“某年、某月、某日謹封”,俗稱“金銀包”,叩拜後焚化。除此以外,還有其它常見的'祭拜祖先活動。

  不同地區的下元節都有哪些習俗

  漳州的下元節習俗

  十月十五日為道教水官的生日,故稱下元節,俗稱十月半。舊俗於是日焚香點燭,以牲醴敬祭“三官大帝”,並在大廳前懸掛三盞玻璃宮燈,名之為“三界公燈”。農村多在這一天祭祀土地公,答謝晚季的好收成,祈求社裡平安,宗族興旺,有的地方還要演戲娛神。

  北京的下元節習俗

  以北京為例,過下元節時,家家戶戶都要做“豆泥骨朵”。“豆泥”就是紅小豆做的“豆沙餡兒”。大約就是目前現存的北京小吃“豆沙包子”。如今,這種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的“豆沙包子”,在幾百年前的明代,早已是孟冬十月的節令食品了。

  客家的下元節習俗

  客家地區的下元節重視程度不一,福建寧化下元節唸佛媽媽前往佛廟燒香。農家正值晚稻收成已畢,普遍要打餈粑分送親友,做些紅燒肉等菜餚下酒,作為過節家宴。有的農村也有請親友同食。

  江西石城縣有的村莊十月初十過節。有的農村連日家宴,以慶豐收。逢年過節,客家人都要做粄、吃粄。農曆七月十五過七月節(中元節),吃粄是肯定的,曬乾的金桃娘樹燒成灰,濾汁浸米,磨成米漿,入油鍋加熱攪拌黏稠成粄,在簸箕內揣到韌性十足後,用粄印印出美麗的花紋,一個個小圓粄,金燦燦,香噴噴,蘸漏水糖,吃起來香味十足。下元節,客家人用剛收穫的晚糯米打麻粢(滋粑、粢粑),慰勞收割的辛苦,慶祝豐收的喜悅。

  閩西客家地區下元節也稱為“完冬節”,農家打樓粑做米果,煮芋子包,做豆腐,美餐一番,俗稱“做完冬”。也有些鄉村打醮祀神,請親友看戲,捉傀儡。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