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觀後感3000字(通用5篇)
辛亥革命觀後感3000字
觀後感的含義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劇或參觀展覽等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觀看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醜惡現象的抨擊。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範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後的基礎上發感想。簡單來說就是觀賞過後的感觸。
辛亥革命觀後感3000字(通用5篇)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能夠給我們不少啟示,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辛亥革命觀後感3000字(通用5篇),歡迎大家分享。
辛亥革命觀後感3000字1
今天,我去看了革命鉅製《辛亥革命》。與以往同類型的鴻篇鉅製相比,《辛亥革命》的電影語彙彰顯出創作者的別具匠心,在大歷史題材常態呈現的恢弘場面與全景敘事之外,難能可貴的著力於核心人物的命運節奏,及情節推進的內在邏輯,又絕非筆觸細膩、視角獨特這般空泛的字眼所能概括。
導演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辛亥革命》一片,重在體現歷史精神。”“重”,決定了作者的態度,“精神”,決定了作品的品質,《辛亥革命》的不同凡響,恰在於這一字一詞,也正是因為作者們致力表達的“精神”之“重”:犧牲、奮鬥、歷史擔當……才使得這部影片具備了真氣與靈魂。
“重在體現歷史精神”的話外之音,想來應是“不拘泥於歷史細節”。歷史片不應拘泥於歷史細節這一創作觀念,筆者歷來深表贊同。歷史片或歷史劇不同於歷史教科書和歷史文獻,藝術作品與歷史典籍的表述和閱讀則完全分屬於兩個獨立的語境,粗暴膚淺的籠而統之,既有害於藝術鑑賞和創作,也無益於對歷史的解讀、普及與研究。
在《辛亥革命》一片中,不拘泥於歷史細節的描繪處處可見,比如黃興和徐宗漢戰地愛情浪漫的後果前因、起伏輾轉並不見於任何浩瀚正史的白紙黑字,卻能夠讓我們感受到歷史的餘溫。
然而,在對“不拘泥於歷史細節”“重在體現歷史精神”這一創作觀高度認同的基礎上,筆者卻必須要對電影《辛亥革命》中一個核心細節的表述提出質疑,提出質疑的前提基於對以上所述創作觀的一個重要補充,當我們在創作中對某些歷史細節的重新解釋、設定和改動在本質上有悖於我們所“重”的歷史精神的時候,這些“歷史細節”的語義已非“細節”二字所能涵蓋。簡而言之,我們為了“體現歷史精神”,可以“不拘泥於歷史細節”,但絕不能不尊重最根本的歷史觀!
我所要提及的這個核心細節,出現在影片一號人物孫中山得知武昌起義勝利後,為阻止四國銀行團向清政府借款、並爭取英法政府對中國革命政府給予外交承認赴歐斡旋這條敘事線上。
在影片的前半部分,這條敘事線作為核心敘事線,與國內陽夏保衛戰的線索共同支撐著整個故事結構。更為至關重要的,這條敘事線隱含了對辛亥革命的理論根源、國際背景、外交影響和革命走向的深層解釋。因此,這個核心細節就尤為重要、不可等閒視之。
所以,當孫中山闖入四國銀行團會議現場,慷慨陳詞時,銀幕上赫然出現的字幕“英國倫敦”就不能不讓筆者產生強烈的疑惑。
疑惑來自於:
其一,《近代史研究》等史料中早有明確記載,1911年11月,四國銀行團正式在巴黎開會議決,停止向清政府貸款。
……那麼,在巴黎召開的四國銀行團會議,何以在《辛亥革命》一片中被安置在了倫敦?
其二,孫中山在赴歐之後先後抵達了英、法兩國,現今所存的歷史文獻中,對孫在英國的活動罕有記載,可見他在英國倫敦遭受了政府和金融界的冷遇。
正是因為對倫敦的失望,孫中山才轉赴巴黎。現存的史料證實,孫中山在巴黎行程雖然短暫卻非常充實,據法國外交部當時的檔案記載,孫中山“同一些政界人士以及同東方匯理銀行的經理進行了交談”。另有史料表明,孫中山在法國眾議院大樓與議員阿爾弗雷德·馬塞、呂西安·于貝爾等進行了“極為和洽”的會晤。阿爾弗雷德·馬塞本人曾在一九一二年一月三日在《燈籠報》上寫了一篇有關中國的文章,談到了和孫中山的這次會面。《辛亥革命時的法國輿論》也提到,“孫中山曾在這次會面中,提出法國願否承認中華民國問題,各議員均答以自當竭力為之。”
當時的法國新聞界也同孫中山進行了接觸,《歐洲信使報》對孫中山的來訪做了報道,還並發表了孫的宣告。孫中山在離美赴歐前,“於途中格外慎密,避卻一切報館訪員”,到英國後,也還是隱姓埋名,不暴露自己的身分;只有在到達巴黎後,才開始公開出頭露面。(麥高邁:《中華民國》)。
孫中山自己在1918年回憶道:“過巴黎,曾往見其朝野之士,皆極表同情於我,而尤以現任首相格利門梳為最懇摯。”
孫中山離開巴黎之後,作為其代表的胡秉柯訪問了法國外交部,與法國官方的接觸獲得了重大進展,足以證明法國政府開始重視中國革命的成果,孫中山在歐洲外交斡旋活動的延長和繼續,卻只在巴黎而並非在倫敦發生。
顯而易見,倫敦之行乏善可陳,巴黎小駐收穫頗豐,何以《辛亥革命》卻忽略了孫中山在巴黎的這些重要行跡,而把註解留給了倫敦二字呢?
其三,法國共和制度的建立,是進步力量進行殊死鬥爭的結果,而不是專制勢力恩賜的產物。
而英國君主立憲制度的由來,在傳統馬克思主義的認識中,確實有對其保留了封建殘餘的擔憂。法國的共和制度對孫中山思想和精神層面的影響,更是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度不可等同視之。而巴黎對中國辛亥革命的態度,當然要比倫敦來的積極。
那麼,《辛亥革命》又何以將巴黎置換為倫敦,如此“避重就輕”呢?
倫敦,還是巴黎?雖然在世界地圖是近在咫尺的兩地,卻在辛亥革命的歷史圖冊上有著遠非一步之遙的距離。
將倫敦和巴黎這兩個在辛亥革命史上語義全然不同的地名在影片中本末倒置,或是因為編導們的疏忽?這就更加令人不解,因為現存的文獻和史料在這個歷史細節上表述的非常清晰,也並無爭議,做功課的編劇和導演,或者還有提供諮詢的歷史顧問們,順理成章的忠實於歷史記載便是,又何必多此一舉移花接木?
如果是編導和顧問們在這個歷史細節上有意為之,那麼,又是出於什麼樣的原因和目的?因為英語比法語聽起來更加熟悉順耳?(若是因此緣故而篡改歷史敘事節點,未免過於輕率了。)因為英式場景在視覺上更有美感?(影片中出現的會議廳和露天午宴,怕是分不出英式法式的吧?)或是由於編導們對君主立憲有更親切的情感傾向?……這個,筆者就不敢妄自揣測了。
最微妙的一筆,是影片中這個單元結束時,響起的卻是《馬賽曲》的音樂,在略感突兀之外,倒增添了更大的疑惑。
懷著這份不解與好奇,筆者只想向《辛亥革命》的編導討教一個答案,為什麼不是巴黎,而是倫敦,因為這不僅是兩個地名,而是有可能涉及到《辛亥革命》的歷史觀……
可倘若沒有一個嚴謹、明晰的歷史觀,又何談尊重張黎導演所說的歷史精神?
辛亥革命觀後感3000字2
最近觀看了熱播的《辛亥革命》,瞭解了以前的中國在滿清統治下,種族歧視非常嚴重,對漢民族施用種種慘酷的壓迫;到了清末政府不堪,官吏肆意搜刮民財,人民的生活已到窮途末路了。加上帝國主義不斷向中國做經濟、文化侵略,中華民族受到這種侵略辱,不僅人民無以聊生,連國家也面臨覆滅的命運。孫中山先生看到這種情形,知道民族已經面臨存亡的關頭,如果不推翻滿清政府,便無法拯救中國。於是便集合許多同志進行革命工作。
孫中山先生決心革命的時候,年紀才二十歲。當時他是以學堂做為宣傳革命的根據地,並且利用行醫看病的機會,向外一步一步擴充套件,吸收同志。
到了一八九四年,甲午戰爭時,孫中山先生組織興中會,革命組織才成立。從那時候起,轟轟烈烈的革命行動才一次一次的展開來。
孫中山先生髮動的革命前後有十一次。其中以第十次的“黃花崗之役”最為壯烈,犧牲也最慘重;而促使清朝皇帝退位,建立中華民-國的一役則是孫中山領導的第十一次“辛亥革命”(武昌起義)。
前所未有的使命向你我他發出了召喚,淚水早已打溼了我們靈魂的信箋——我們的靈魂,就是黃帝的靈魂,就是中山的靈魂;我們每一個靈魂,不論是過去的'、現在的、將來的、吶喊的、彷徨的、遙遠的,都早已在黃帝和中山為我們注-入的血脈裡,迴盪著黃河的號角。在這號角中,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都不再屬於自己,同時每一個炎黃子孫都從此屬於我們自己。革吅命遠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每一個炎黃子孫,正在那具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醫生的骸骨下瞻仰著凡十三億、歷八千年的靈光,他告訴我們:從這裡開始吧,邁開新的步伐,向一切苦難與恥辱挺-進,為了我們所愛的華夏
在辛亥革命百年紀念活動即將拉開帷幕之際,紀錄片《辛亥革命》開始播放了。作為研究中國近代史的學者,我感到十分有意義。
任何一箇中國人都知道,現在的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名副其實的大國,在國際社會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儘管中國自身仍面臨許多挑戰,但是社會發展的堅冰已經被打破,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大趨勢已經不可逆轉。而在這一時刻,回顧近代中國走過的曲折道路,回顧百年前的先人們為改變中國面貌而進行的艱苦卓絕的奮鬥與犧牲,仍然是激勵我們繼續前進的寶貴資源。
近代前的中國曾經是大國、強國,但是近代以來,由於政治的腐朽與經濟的衰退,無法扼制西方列強的侵略與壓迫,在一次次列強的進攻面前敗下陣來。兩次戰爭、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的結果都是中國被-迫割地賠款,被-迫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進而引起列強的瓜分狂潮,直至八國聯軍進入中國並強迫簽訂《辛丑條約》,迫使中國“將大沽炮臺及有礙京師至海通道之各炮臺一律削平”,即解除防務,而外國-軍隊則駐紮於中國京畿周圍的要地,實行永久軍事佔領。中國在西方殖民主義強加的不平等條約體系束縛下一步一步地“沉淪”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中國人民當然不甘心承認備受列強欺凌的侵略現實,面對列強侵略的加深也掀起過一波又一波的反帝活動。民族復興的追求是幾代人的目標、理想。但是,實現近代中國的復興則面臨十分艱鉅的困難:擺脫帝國主義的外來干涉侵略與壓迫是中華民族復興的第一步,而使廣大人民擺脫貧困,使中國作為大國富強起來,則是中華民族復興更艱鉅的一步。歷史上,許多人為這一目標曾經進行了多次嘗試,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都是前人從事的努力。中國近代史就是人們以這樣一種精神支撐著從坎坷中走過來的歷史。
辛亥革命觀後感3000字3
十一國慶我去影院看《辛亥革命》,座場裡就我一人,讓我頗為困惑,還以為走錯了場子,如坐針氈地等了幾分鐘,廣告結束影片開放這才定下神來。心想完了,就這票房,成龍虧了。到了家先上網查了票房:《辛亥革命》首周票房,即上映23號到週日25號,票房1850萬,而《建國大業》《建黨偉業》首周票房都“順利”過億。看網上各位看官的影評都提到“主旋律”這仨大字,我就疑惑,《辛亥革命》算不算一部主旋律電影。《辛亥革命》講中華民國的建立,講十八星大旗迎風飄揚,講同盟會光復會會員;講的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講的不是五星紅旗迎風飄揚,講的不是共產黨黨員。群眾是被煩到了,一聽又是主旋律便不想去看,而這無非是政府玩的伎倆。政府需要這部影片上映,需要表現出一種寬容,想告訴大家我們的電影界很自由,我們應該去紀念。但政府不逼你看,你愛看不看,不像《建黨偉業》逼著你看,把變3哈7下延遲檔期,甚至聽傳言把《武俠》票改《建黨》票……所以大家就說了,《辛亥革命》票房慘淡,群眾開始厭煩主旋律電影,產生審美疲勞。你看說得多好,第一《辛亥革命》被歸到主旋律電影裡,這是群眾自己歸進去的,政府媒體默許,第二“開始”厭煩是從《辛亥革命》開始的,前兩部都尚未形成審美疲勞,所以都是《辛亥革命》惹的禍,我就是不去看!事前我覺得肯定票房很慘,所以有意要支援這部電影,不管它是好是壞,雖然法定假日沒有學生半價票,我也狠狠心買了——建國建黨我沒去,這次辛亥我卻去了,可能是因為同情……
我覺得導演是個好導演,但我孤陋寡聞對他了解不多,只看過他拍的《人間正道是滄桑》,裡面的楊氏兄弟刻畫得真給勁兒,這部電視劇只是被網友稱為“招安”之作,所以以後要看看他沒被招安的作品《走向共和》和《大明王朝1566》。再說《辛亥革命》,每一小段確實拍得到位,只是將個個事件順敘地合起來,就有些流水賬,每段該怎樣銜接自然倒是個大問題,或許是拍電視劇拍久了,電視劇好像不怎麼為銜接和事件主次的問題操心,看《人間正道是滄桑》的銜接就是直接切到下一個場景下一個事件,讓人覺得緊湊而有緊張感。而《辛亥》這麼銜接就突兀了就讓人喘不過氣來了,有時候到了煽情的橋段,我馬上就要掉下淚來的時候,它卻跳到下一段,讓我不得不把淚花收回去,緊湊感做過了就顯得有些不從容了,應該等等觀眾的情緒反應,再切,也不遲嘛。
影片開頭就是秋瑾姐姐上刑場,大腳鐐嘡啷在青石路上鏗鏘作響,“我此番赴死,是為革命,中國婦女還沒有為革命流過血,當從我秋瑾始,縱使世人並不知革命為何,竟讓我狠心拋家棄子。我此番赴死,正為回答革命所為何事,革命是為給天下人造一個風雨不侵的家,給孩子一個寧靜溫和的世界,縱使這些被奴役久了的人們早已麻木,不知寧靜溫和為何物……”此獨白寫得太好!讓人不禁會去進一步想什麼是革命。請問什麼是革命?這個詞離我們好遙遠……我們今天活在和平年代,我們操心的是車子房子,熱愛的是票子馬子花花公子,我現在跟你談革命一詞,你就會覺得我土。革命,其實不只是政治,今日之大學生都巴不得遠離政治,我若說革命他不只是政治,你或許願意往下聽。革命,他不只是暴力,是犧牲,是制度,她還是理想,是浪漫,是青春,是愛情!1907年冬,已婚的秋瑾提出休書,拋棄丈夫和兩個孩子,先後加入光復會同盟會,為革命奔走呼號,而她與家人的訣別看似無情冷血,讓人覺得她更像一個剛烈的女權主義者,而其實怕連累家人,別忘了她也是身為人母,與自己的孩子分離,要付出多大決心……你看秋瑾的照片,一定覺得她很美,那種美,美得那麼有個性,看她的男裝照、帶帽照,活像一個假小子,而你再看她雙眼,透著一股子純潔,那股子天真倔強甚至讓我想起我高中時的女友,也是她這樣的男孩子氣。秋瑾亦是詩人,可以說每一位革命黨人都是詩人,她有好多詩作留世,比如《對酒》這首詩:
千金不惜買寶刀,貂裘換酒也堪豪。
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尤能化碧濤。
這詩什麼背景?當時秋瑾在日本留學結識一群如徐錫麟這樣的志同道合的朋友,有天在酒館吃飯秋瑾看中一把劍,在場的朋友便買了寶刀送她(我更願相信是徐錫麟送給她的),可是寶刀太貴,以至於付不起酒錢,又不能吃霸王餐,於是秋瑾把自己的貂裘大衣給當了付賬。“一腔熱血勤珍重”是說各位要注意安全,幹我們這行的要珍重自己的性命……(我也更願這句是寫給徐錫麟的——秋寫這句是喃喃地對錫麟說,你要好好活著……)。“灑去尤能化碧濤。”筆鋒一轉,寫得慷慨激揚——即使熱血哪一天不小心給灑了,也能化作碧濤般洶湧澎湃!秋瑾和徐錫麟之間是該有一段感情的。後來徐錫麟安慶起義失敗被抓,她也被出賣,但她毅然拒絕離開,她遣散眾人,獨守大通學堂,清軍包圍學堂,秋瑾被捕。是為革命殉,亦是為愛情殉,或許是因為徐錫麟的失敗,讓秋瑾心灰意冷,索性以命相許,許給革命,許給徐錫麟!
感後感寫到這有些跑題,以上的許多觀點出自蔣勳先生的《孤獨六講》裡的“革命孤獨”一章,有興趣的可以去讀。
再說林覺民,“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影片裡胡歌飾。找寧靜演秋瑾合適,找胡歌演林覺民也合適。看看林覺民的照片,就是一副細皮嫩肉的小白臉模樣嘛,而胡歌也演出了他的風流倜儻。在我印象裡,姓林的人都長的好看,古代有林覺民有林覺民堂侄女林徽因,現代有林青霞林志穎。我總以為,拍歷史題材的影片講究還原歷史,也講究導演演員依據史料的想象發揮。胡歌演繹得好,演出了些許壞壞的公子氣,這是演員本身有的氣質,亦是張黎選對了人。片中張鳴岐審林覺民的那一段臺詞編排的好:
張:林覺民,你一表人才,家境也不錯,可為何非要和亂黨裹在一起?
林:張鳴岐!你為何躲在暗處,你怕什麼?
張:我怕什麼……
林:你怕我年輕。我選擇了死,可是我依然年輕。你雖然苟活,可是你已經老了。
張:年輕人,朝廷也不容易呀。
林:朝廷?朝廷把香港割給英國,把臺灣割給日本,這是朝廷該乾的事?這樣的朝廷留有何用!
張:我審你,今天倒成了你審我了……
林:因為你對我無從審起!
張:本官有意對你法外施恩……
林:不必了!我們一同舉事,一同赴死,我不能例外。
張:可你這麼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
林:大清索我的命,我誅大清的心!
臺詞好,演得更好。以上只是文字,你若去影院聽兩人的語氣,去看兩人的神態,肯定更覺得好。張黎沒把張鳴岐編成一個凶神惡煞的清朝官吏,而是把他編得有些惜才,不知道歷史上張是個怎樣的人,總之我覺得起碼沒有臉譜化。很新的。林覺民的《與妻書》大家基本都熟悉,好像高中語文書裡有,但當年我也沒好好唸書,沒記得。現在百度出來看,看罷,眼裡含了些淚,好感人……這裡只登最後兩段即翻譯:
吾平生未嘗以吾所志語汝,是吾不是處;然語之,又恐汝日日為吾擔憂。吾犧牲百死而不辭,而使汝擔憂,的的非吾所忍。吾愛汝至,所以為汝謀者惟恐未盡。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中國!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卒不忍獨善其身。嗟夫!巾短情長,所未盡者,尚有萬千,汝可以模擬得之。吾今不能見汝矣!汝不能捨吾,其時時於夢中得我乎!一慟!辛未三月廿六夜四鼓,意洞手書。
家中諸母皆通文,有不解處,望請其指教,當盡吾意為幸。
我平素不曾把我的志向告訴你,這是我的不對的地方;可是告訴你,又怕你天天為我擔憂。我為國犧牲,死一百次也不推辭,可是讓你擔憂,的確不是我能忍受的。我愛你到了極點,所以替你打算的事情只怕不周全。你有幸嫁給了我,可又如此不幸生在今天的中國!我有幸娶到你,可又如此不幸生在今天的中國!我終究不忍心只完善自己。唉!方巾短小情義深長,沒有寫完的心裡話,還有成千上萬,你可以憑方巾領會沒寫完的話。我現在不能見到你了,你又不能忘掉我,大概你會在夢中夢到我吧!寫到這裡太悲痛了!辛未年三月二十六日深夜四更,意洞親筆寫。
家中各位伯母、叔母都通曉文字,有不理解的地方,希望請她們指教。應當完全理解我的心意是好。
各位可以去讀一讀,相比今天的愛情,實在讓我們汗顏!革命黨人也有家有世,他們放了好端端的日子不過,他們扯著嗓子奔走呼號宣揚革命思想,用本來拿筆拿摺扇拿尿布的手去拿槍拿手榴彈跟官兵們搞暴力,他們傻不傻,瘋不瘋?我總覺得秋瑾林覺民這樣的人,跟顧城海子這樣的人,是一類人,唯有一死,才能解心頭積恨抒發一腔熱血,也唯有一死,才得以永遠年輕永遠理想永遠活在我們心裡永遠傳為佳話。
再說片子裡姜武演的黎元洪。你別說還真有些神似。我總覺得他很適合演粗人演傻子,無論是《我的唐朝兄弟》裡的陳六,還是《讓子彈飛》裡的武舉人,還是早先的《洗澡》。在《辛亥》裡演黎元洪,也把他本身那骨子裡的魯莽氣傻氣演出來。張振武(房祖名飾)等人逼黎元洪做都督那段,演得出彩:精彩臺詞有“我可以不當清朝的官,但我也不想當你們革命黨的官,我只想回家!”“你們他媽打的是什麼仗,跟著你們早晚給害死!”“既然叫我當都督,凡事自當由我定奪”“就算把蔭昌炸成灰也沒什麼了不起,他算什麼?真正的硬仗還在後面!”還有打完後,有人拔刀要給他剪辮子,他說:“要給我剪辮子?好!來吧!既然讓你們革命黨瞅上了,我也就只能無法無天了!”看看這些臺詞,我看書少懂的少,原以為黎元洪和袁世凱是一路人,才知道他比袁世凱仗義多了。
最後說孫淳演的袁世凱和趙文瑄演的孫中山。大家都說孫淳演的很出彩很搶鏡,甚至有人是專程去看孫淳的。我也覺得孫淳把袁世凱演活了,而趙文瑄演的孫中山,之所以中規中矩,我想是因為經常皺著眉頭,一副苦大仇深忍辱負重的樣子,演得不豁達,沒把孫文的書生氣演出來;主要原因是表情太少了,通篇皺著個眉,就是不笑,沒有人情味。你看孫淳演的袁世凱,時而大笑時而憤怒時而在隆裕太后面前裝可憐時而不顧情面追著傻兒子袁克定打。而且張黎為了刻畫袁世凱也反覆出現兩個特寫鏡頭,一個是他用帶指甲的中指摸腦尖兒,一個是他手裡來回把玩的玉核桃。而對於孫文就沒有特寫鏡頭,對孫文的刻畫基本都使用語言。
重點說說袁世凱。寫到這實在不想寫了……比如袁世凱正在跟馮國璋商量事的時候,他的長子袁克定嚷嚷著進來,他很是反感,輕聲說克定你先吃點東西,見他兒子沒反應就喊,給我坐下!袁克定嚇了一跳,他坐下之後袁世凱又招呼他過來把自己吃剩的湯圓遞到他手裡,等袁克定坐下要吃的時候,他先溫和的說了聲,克定,接著說,你離死不遠了你!你看這戲演的,把他兒子整得一點脾氣都沒有,馮國璋在旁邊看得也是一頭霧水,真讓人叫絕。再比如,問隆裕太后要錢的那一段:“我原以為能輕易的打下來,可是這些革命軍,太難啃。而且彈藥匱乏,糧餉不濟。太后,臣決定武昌停戰,實在是迫不得已。”太后倒是明眼人,說“袁世凱,要多少錢,你說吧。”袁世凱說:“若有個一千二百兩,臣幾個月之內,就可以將全國的亂黨蕩平。沒錢打仗,那隻剩下一條路,唯有和革命黨停戰議和……”良弼大罵:“你敢!議和就等於承認孫文亂黨!”袁說“我北洋軍的炮彈只將將夠打一個基數了!”良說“你要是議和,我良弼頭一個不答應!”袁說“您要是為朝廷擔憂,就應該毀家紆難,竭誠報效,倒是把你家的私房錢拿出點兒來啊。”這話實在夠狠,氣得良弼說不出話來。於是太后發話:“平日裡,你們都嚷嚷不休,裝出一副忠臣的樣子,當今國家危急,你們卻仍然守護一己之私,不亡國沒有天理!”於是大臣都怕了,一個說“臣變賣了家當就是!此等危急關心,臣願舉家為國捐軀!”另一個說“臣不要棺材了,也不要去進祖墳了!倘若用錢能夠滅了亂黨,臣,一個子兒都不留,(這時鏡頭切到小溥儀在後面偷看,又切到袁世凱對溥儀做了個鬼臉指了指上面那個說話的人)回家當老百姓!”最後良弼見大臣們都紛紛表了態,他也只好做一個總結:“四國銀行團受孫文的蠱惑,怕事要把咱們的糧草斷得乾乾淨淨。我知道,都賴孫文,這個遭天殺的。太后,就算我們沒了錢,沒了糧,沒了槍支彈藥,但我們大清還有幾百年煉就的骨肉啊!我就一句話,誓與大清共存亡!”鬧劇一場,袁世凱就這樣贏得了軍餉。片中還有很多,實在不想寫了,比如袁世凱給太后講路易十六上斷頭臺的故事,比如袁世凱坐到瓷盤上罵孫文,比如袁世凱追著兒子打等等等。總之不是趙文瑄演的不好,是孫淳演的太牛逼了。
最後我引影片中清朝駐外使節唐維雍的女兒唐曼柔寫給孫文的信,裡面有這麼幾句訣別的話:“革命的命,不只是生命,更是命運。我不理解為什麼革命,但我掙扎過,反抗過,憤怒過。儘管我最後的命運,只能是和我的父親,一起做了那個王朝的殉葬品,但我卻比誰都更期望你們的——不,期望我們的革命成功……”革命在今日說起,跟在當時說起,都顯得太土。雖然今日不需要自下而上的革命,也必然不能再出現自下而上的革命,但時隔一百年,各位,如果不是這部《辛亥革命》在2011年9月23日上映,誰能記起1911年9月23日打響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槍。中國人很健忘的,中國的大學生也不怎麼爭氣的,或許是枯燥的歷史課本把各位大學生整煩了,林覺民死的時候只有24歲,照今天算他剛大四畢業吧或者研一了。我今年22歲,其實我很羨慕他24歲就死了,你知道我什麼意思麼,他永遠活在理想裡了……而今天,你還有理想啊,非分之想而以了……
辛亥革命觀後感3000字4
瞭解歷史的人都知道辛亥革命在我國近代史上的重要意義,它推翻了在我國存在的2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在中華浩浩歷史上掛上濃墨重彩的一筆.為什麼要寫辛亥革命呢?在這裡我真誠的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情感。
在學歷史時,瞭解到中國的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的血淚史.自從鴉片戰爭英國開啟我國國門以來新中國成立,各種災難接踵而至.我泱泱中華不斷簽訂不平等條約,不斷的割地賠款,腐敗的清王朝非到不能保家衛國,反而逐漸成為帝國主義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他們不斷加重老百姓的稅負,鎮壓反清和反帝愛國運動,甚至再後來大家都知道的的慈禧太后的名句:“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自覺十分羞恥.後來偶然間我看了電影版的《十月圍城》深深的打動了我,我看到無數的勇士為了反清做出的犧牲,讓我的心靈為之震撼.無數次我都在想他們不怕死嗎?腐敗的清王朝的鎮壓實力那麼強大的情況下,他們竟然能在那個黑暗的年代堅持自己的信仰,高舉反清大旗,並且做這頑強的鬥爭,這樣的精神令人肅然起敬.沒到電影的最後,我已淚流滿面.他們當然害怕,那些勇士也有家人,但是時代面前,救國面前,他們肩負著更大的責任.他們做出了最重要的選擇-為整個民族犧牲.這些就是我內心最真實的感受。
辛亥革命的爆發並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戊戌維新運動失敗後,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派在中國掀起了一場資產階級革命運動.這場革命的發生,是當時民族危機加深、社會矛盾激化的結果,具有歷史必然性。20世紀初,帝國主義強迫中國簽訂《辛丑條約》後,加強了對請政府的控制,掠奪鐵路礦山的利權,入侵中國領土。並且當時清政府為了支付鉅額的賠款,沉重的稅務負擔使民怨沸騰,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正是在中外反動派的嚴重壓迫下,20世紀初,各階層人民的鬥爭風起雲湧,遍及全國。
從根本上說,近代中國的革命是被逼出來的。孫中山早年也想採取和平的手段來推動中國的變革與進步。但是清政府的腐敗讓孫中山徹底的喪失了希望,從此勵志走革命道路來救中國。進入20世紀,隨著一批新興知識分子的出現,各種宣傳革命的書籍紛紛湧現,民主革命的思想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在資產階級革命思想的傳播過程中,資產階級革命團體也在各地次第成立。從1904年開始,出現了十多個革命團體,其中重要的有花興會、科學補習所,光復會,嶽王會等。1905年8月20日,孫中山和黃興、宋校仁等人在日本東京成立中國同盟會,孫中山被公舉為總理,黃興被任命為執行部庶務,實際主持會內日常工作。同盟會以《民報》為機關報,它的成立標誌著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進去了一個新的階段。
同盟會的正政治綱領為“驅除韃略,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1905年11月,在同盟會機關報《民報》發刊詞中,孫中山將同盟會綱領概括為三大主義,即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後被稱為三民主義。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不僅提出了革命綱領,而且從事世界的革命活動,先後發動咯多次武裝起義。著名的有“黃花崗起義”。由於革命形式已經成熟,湖北新軍中的共進會和文學會兩個革命團體決定聯合行動,在武昌舉行武裝起義。1911年底,孫中山從海外回到上海。“獨立”各省的代表在南京選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改國號為中華民國,定1912年為民國元年,併成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
辛亥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仍以失敗告終。南京臨時政府只存在三個月就夭折了。北洋軍閥首領袁世凱在帝國主義和國內反動勢力以及附從革命的舊官僚、立憲派的共同支援下,竊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實。毛澤東指出,辛亥革命“有它勝利的地方,也有它失敗的地方。你們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趕跑,這不是勝利了嗎?說它失敗,是說辛亥革命只是把一個皇帝趕跑,中國仍舊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並沒有完成”。從根本上說,是因為在帝國主義時代,在半殖民地報封建的中國,資本主義的建國方案是行不通的。儘管當時先進的中國人真誠的希望把中國建成為資產階級共和國,但是,帝國主義絕不容許中國建立一個獨立、富強的資產階級共和國,從而使自己失去中國這個佔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剝削、奴役的物件。因此,它們用政治、外交、軍事、經濟、財政等各種手段來破壞、干涉中國革命,從主觀方面來說,在與它的領導者資產階級革命派本身存在許多弱點和錯誤。甚至有人主張“革命軍起,革命黨消”。有的還另外建黨派,自立山頭。孫中山指出;辛亥革命之所以失敗,“非袁氏兵力之強,實同黨人心之渙”。資產階級革命派的這些弱點、錯誤,根源於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正因為如此,辛亥革命僅僅趕跑了一個皇帝,卻沒有能夠改變封建主義和軍閥官僚政治的統治基礎,無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
辛亥革命的失敗表明,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沒有能過救中國,先進的中國人需要進行新的探索,為中國謀求新的出路。雖然是失敗了,但是辛亥革命是資產階級領導的以反對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較完全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正如毛澤東指出的:“中國反帝反封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正規地說來,是從孫中山先生開始的。”
在近代歷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國人民為救亡圖存,振興中華而奮起的一個里程碑,它使中國發生了歷史性的鉅變,具有偉大的歷史意義。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勢力的政治代表、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統治,沉重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使中國反動統治者在政治上亂了陣腳。在這以後,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在中國再也不能建立起比較穩定的統治,從而為中國人民鬥爭的發展開闢了道路。第二,辛亥革命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觀念開始深入人心,並在中國形成了“敢有帝制自為者,天下共擊之”的民主主義觀念。正因為如此,當袁世凱、張勳先後復辟帝制時,均受到了社會輿論的強烈譴責和人民群眾的堅決反抗。
這些變化不僅改變了社會風氣,也有助於人們的精神解放。第五,辛亥革命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而且推動了亞洲各國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
辛亥革命觀後感3000字5
對辛亥革命的歷史評價,一直有著不同的議論。辛亥革命雖然沒有能從根本上解決帝國主義侵略和中國封建勢力的問題,但它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把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一舉推倒,為此後的革命打開了通道。這是辛亥革命的巨大功績。對反動的清朝政府,是象革命派那樣拋頭顱灑熱血去推翻它,還是象立憲派那樣維護它?這是根本的道路問題。在這點上立憲派的方向是錯了;但對它所起的某些積極作用,也不能予以否定。
在中國近代歷史上強烈地激動過一代人心的辛亥革命,離現在已經整整七十年了。隨著歲月的消逝,當年種種早已成為歷史的陳跡。可是,對這場革命的功過得失,在國內以至國外一直還有著不同的議論。
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可以舉出很多條。其中突出的一條,就是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這在當時確實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我們不能把從君主專制到建立共和國,只看作無足輕重的政體形式上的變化,甚至只看作是換湯不換藥的招牌的更換。
中國在君主專制政體統治下經歷過幾千年的漫長歲月。這是一個沉重得可怕的因襲重擔!多少年來,至高無上的君權一直是封建主義的集中象徵。
到了近代,民族矛盾階級矛盾的急遽激化,使中國社會處於劇烈的動盪和變化中。人民群眾的反抗鬥爭前仆後繼。但是,直到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派登上歷史舞臺前,還沒有一個人提出過推翻君主專制制度的主張來。資產階級改良派鼓吹愛國救亡,介紹了不少西方資產階級的社會學說、政治制度到中國來,起了巨大的啟蒙作用。可是,他們把忠君和愛國看作是一回事。康有為那些聲淚俱下、處處不忘“列祖列宗及我皇上深仁厚澤涵濡煦育數百年之恩”的話,是最能打動當時一般士大夫的心的。
辛亥革命果真把“皇帝拉下馬”了,把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推倒了。這一下,真是“把天捅了個大窟窿”。它帶來的直接後果,至少有兩條。
第一,使中國反動統治者在政治上亂了陣腳。中國封建社會本來有個頭,那就是皇帝。它是大權獨攬的絕對權威,是反動統治秩序賴以保持穩定的重心所在。辛亥革命突然把這個頭砍掉了,整個反動統治就亂了套了。不用說人民革命的浪潮一浪接著一浪,就是反動陣營內部也無法再保持統一。這自然有很多原因,而辛亥革命在這裡所起的巨大作用是無法抹煞的,它為中國人民革命的勝利開闢了道路。
第二,使中國人民在思想上得到了一次大解放。皇帝,該算是至高無上、神聖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麼,還有什麼陳腐的東西不可以懷疑、不可以打破?儘管辛亥革命後,一時看來政治形勢還十分險惡,但人們又大膽地尋求新的救中國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聲一響和中國工人階級力量的發展,不久便迎來了五四運動,開始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沒有辛亥革命,就沒有五四運動。
有人說,辛亥革命功了;也有人說,辛亥革命失敗了。但我認為辛亥革命又成功,又沒有成功,是1/2成功,1/2的失敗。
首先,辛亥革命是成功的革命。辛亥革命是以孫中山為代表的中國民族資產階級領導的更具有完全意義的民主革命,中國人民“為了建立一個獨立的民主主義的社會”,在比較更完全的意義上開始了這場革命。
由於資產階級和同盟會的組織和領導,提出了比較完整的革命綱領,在廣大工農和其他勞動群眾多種方式反抗鬥爭所匯成的革命怒潮中,趕跑了狗皇帝,推翻了清王朝的二百六十多年的專制統治,從而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這個共和國產生了一部《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憲法性質的文獻。雖然這部文獻不久被北洋軍閥廢棄,但經過這次革命,民主共和國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在政治上打擊了封建勢力,民主主義思想潮流已不可抗拒,正因為這樣,辛亥革命後,袁世凱洪憲帝制,張勳的復辟帝制,都是曇花一現,最終都以失敗而告終,辛亥革命也為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變,作了思想準備。
辛亥革命打落了亞洲第一個皇冠,具有國際意義。辛亥革命沉重了打擊了帝國主義,推翻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對於世界人民,特別是東方各國人民的民族解放運動,是個巨大的鼓舞。
總之,辛亥革命的偉大功績為中國的發展趨勢,鋪開了一條金色的道路。但辛亥革命成功得倉促,到手的乃是不徹底的勝利。
辛亥革命果實最終被袁世凱竊取,中國反帝反封建任務並沒有完成,所以它又是失敗了。
資產階級把革命目標只限於反對清朝皇帝,他們認為“清帝退位”就是專制已除,革命就大功告成了,正因為如此,這恰恰給了那些擅於投機取巧的立憲派和舊官僚以可乘之機,後來袁世凱以清帝退位為交換條件竊取政權,破壞革命,革命派不僅沒能識破袁世凱的反革命兩面手法,相反竟把袁世凱作為同盟者,這就說明革命派對反對封建主義是不徹底性。
辛亥革命的領導者未能發動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農民群眾參加鬥爭。在同盟會的綱領中,雖然提出“平均地權”口號,但實際上並沒有被全體革命黨人所接受,也沒能找到解決土地問題的措施,因而也未能實行“平均地權”,從而失去動員農民群眾的作用,既然革命黨失掉農民的支援,就把注意力轉到新軍和會黨。正是由於脫離人民群眾,革命力量才是顯得十分弱小,所以失敗了,因而在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勾結下,革命遭到失敗是在所難免的。
總而言之,革命中出現了許多的問題,這充分地暴露出了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當然,也有許多問題是在當時客觀環境下必然會出現的,但革命也是在與時俱進的。辛亥革命最大的功績應是它對後來歷次革命的影響,它的成功同時也是失敗的種種原因一直為後來的革命者所借鑑。大膽地說,正是有了辛亥革命開歷史之先河,才會有新中國的建立,民主革命的勝利。
所以說,從它本身而言,是成功一半,失敗一半。但從它對後來中國革命的指導和影響來看,是值得我們讚揚的,而不是像很多人所說的那樣是失敗的、不成功的。因此,我認為,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革命的奠基石,它說明了只要不斷地革命下去,勝利終有一天會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