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測量實訓心得體會1500字(精選6篇)

工程測量實訓心得體會1500字

  一、實訓的作用

  實訓的最終目的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最終達到學生滿意就業、企業滿意用人的目的。合理的實訓教育本應該是大學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卻成為了社會培訓機構、企業內訓的責任。

  學員:“實訓教育=就業”;

  對於學員來說,透過實訓,一方面可以增加實踐經驗;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就業的成本和風險;增加就業的機會;

  實訓教育面向企業培養實用員工,對學員而言,其本質不是培訓而是就業,因此市場宣傳以“就業”為訴求點,培訓過程要與企業嫁接。

  “實訓=素質+技能+經驗”

  “實訓過程=補強階段+實操階段+實習階段+(就業階段)”

  實訓教學是有一定理論基礎的學員,在擁有多年實戰經驗的商務(職業)教練的指導下,在真實條件下,最終達到企業的用人要求,並獲得國家認可的職業資格證書的過程。

  真實的企業環境,嚴格的企業管理制度,市場化的專案實戰,是實訓機構必備的三大要素。

  二、工程測量實訓心得體會1500字(精選6篇)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工程測量實訓心得體會1500字(精選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工程測量實訓心得體會1

  這學期學習了測量學這門課程,是我覺得大學以來最實用的最有意義的課程,不但從書本上學到了知識同時也把知識運用到了實際的操作中,讓我們更加清楚和明白學習這門課程的原因和用途,畢竟大學的很多課程安排只限於理論的學習,很少有實踐的機會,所以我們總覺得學習的內容總是沒有用的,但是經過這四天的實習才發現如果連理論知識都無法學好的話,怎麼能進一步談論實踐呢。

  所以應該感謝彭老師給我們這次實踐的機會,讓我受益匪淺。下面我談談這四天實習的感受。程測量是要求精確的,資料的誤差不能超過一定的數值。在測量開始的時候,我們認為工作簡單,為了節省時間,追求速度。加上儀器在測量時候的不精準,導致在測量的過程中出現了許多了差不多。認為每一段有一點點的小誤差很正常,也沒有過多的追求準確。以至於在後來的內業計算的,出現了不可彌補的錯誤,我們還抱著僥倖的心理想修改資料。最終也是以失敗告終。終於明白,對待測量,只有小心,認真,加上仔細,測量的過程不能有一絲的馬虎,保證資料的準確性才是節省時間,提高效率的方法。

  每一個組員都是一個個體,而我們是一個整體,只有充分的發揮了每個人的長處,在實習的過程裡做足了足夠的溝通,才能將我們融合在一起。實習的開始,我們組員之間沒有做好協調工作,各自有各自的想法,在測量的時候大家都有很多意見,測量時都不明就裡,測完了也不知道目的是什麼。進度十分的緩慢,一個早上的時間連一個導線點角度的測量都沒有完成。有了教訓,吃飯時候,我們之間做了總結,對相互間的問題以及接下來的工作進行了討論。透過這樣的協調,大家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後續的工作才能很順利的進行下去。

  由於平時對儀器使用極少,有時上課自己也在偷懶,只是對儀器有一個初步的認識,明白它的基本功能。測量之初,調節一個儀器通常要耗費較長的時間,對全站儀也是極度的陌生。不能因為自己而影響團隊的程序,在空閒的時候不斷的翻閱課本補充知識,然後透過儀器進行練習和檢驗。在實習結束時,對儀器對課本的的熟悉程度都上升了一個層次。終於可以很熟練的進行各項操作。對自己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鼓勵。

  畫圖應該是所有測量內容中最困難,也是最繁瑣,耗時的一步。由開始的整體逐步細化到區域性高程燈柱表示。一張圖終於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整合完畢。看著滿滿的圖紙,心裡是滿滿的成就感。

  四天的測量實習結束了。時間很短暫,但我們透過這段時間的學習,練習,很好的將課本上的知識做到了融會貫通,對平時的內容加深理解,檢驗和鞏固。我們還明白了一個團隊的重要性,只有充分的發揮每一個組員之間了能力,處理好組員間的關係,大家相互配合,相互體諒,才能最好的提高效率,將工作在最短的時間內最完美的完成。經過四天的測量實習以及測量後資料處理,本次實習順利結束。在這短短的四天裡,我們在測量過程中遇到了不少的困難,我們也克服了不少的困難,解決了一些困擾已久的問題。

  土木工程測量是一項實踐性比較強的工作。透過這次測量我在發現我是一個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測量也是一項務實求真的工作,來不得半點馬虎,我們在測量實習中必須保持資料的原始性,這也是很重要的一點。為了確保計算的正確性可有效性,我們得反覆校對各個測點的資料是否正確。我們在測量中不可避免地犯下一些錯誤,比如讀數時估讀不夠準確,水準尺放得不垂直就讀數,讀數時間間隔過長,等等,都會引起一些誤差。

  因此,我們在測量中內業計算要和測量同時進行,這樣就可以及時發現錯誤,及時糾正錯誤,也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節省時間,提高工作效率。由於這是一項歷史性工作,很多資料在以後都可能用到,我們就要力種樹各個資料的有效性,保留原始資料也利於以後的查證,這也體現了務實求真的精神,不僅在這次實驗中,在以後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們也應該做到這一點。

  工程測量實訓心得體會2

  實訓對於我來說是很陌生的字眼,因為我十幾年的學生生涯沒有經歷過實訓,這是第一次實訓,他將全面檢驗我各方面的能力:學習、心理、身體、思想等等。就像一塊試金石,檢驗我能否將所學理論知識用到實踐中去。關係到我將來能否順利的立足於這個充滿挑戰的社會中。

  由於時間短暫,在那幾個禮拜裡就接觸到這些東西,但是我很知足。

  不實踐很多問題都考慮不到,實踐後才知道什麼情況都可能遇到,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像剛剛走出校門的實訓生實踐經驗還很不豐富,但理論中的東西要是也什麼都不會,那在實訓過程中就吃不開了。到了施工現場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訓,才體會到並不是課本中學的東西用不上,而是要看你會不會用,懂不懂得變通和舉一反三的道理。

  一開始到這工地瞭解施工圖紙,自己慢慢一邊走一邊看.還是看不出什麼問題出來.只看見框架柱和基礎面.木工棚.鋼筋棚等….隔幾天,李師傅叫我小李跟他一起去放線,放線是建築的基礎,對於我們初學者是必要的。在此期間,我對水準儀、經緯儀有了更好的瞭解,更熟悉的操作了測量儀器,更讓我在工地上實踐了儀器的觀測,使我適應了在不同條件下操作儀器。

  這個工地我主要負責放線和打標高.有時候還幫別人在搞土方測量,測標高,是一種讓我們在更惡劣的條件下適應實地操作的技能,要適應最惡劣的環境才能更好的鍛鍊自己,讓我們學到更多更堅實。在土方工地是最累人的事,每天帶著水準儀跑上跑下的.還要完成測量任務,這是一個對於我剛實訓的大學生是一種挑戰,也是一個體現我適應能力的考驗。

  伴隨測量工作的同時,我們也要做一些其他事情,充實我們的實訓生活。挖土、挖石子、搬磚……是鍛鍊我的意志。雖然我對於這些鍛鍊效果不佳,但在此同時也磨練了我,讓我知道工作的辛苦的,我要慢慢適應工地生活。

  二個月的時間過去了,二個月的生活總算是充實的,該做的也做過了,該經歷的也在慢慢經歷,相信今後還有更精彩的生活,我會更努力去奮鬥。

  本此實訓最大的收穫就是學會了適應環境。透過這次實訓我適應了這種工地生活。雖說以後不一定去工地工作,但有了這段時間的鍛鍊,不論以後做什麼工作心中都有了一種吃苦耐勞的毅力,也學會了適應環境。另外就是在工地上知道了一些與學校不同的問題,就是在工地上知道了作為一名技術人員應該怎樣去和工人交流等。

  透過這次實訓使我對建築方面的有關知識在實際上有了更深一些的瞭解。應該說在學校學習再多的專業知識也只是理論上的,與實際還是有點差別的。這次實訓對我的識圖能力都有一定的幫助,識圖時知道哪些地方該注意、須細心計算。在結構上哪些地方須考慮施工時的安全問題,在放線時哪些地方該考慮實際施工中的問題。達到能施工又符合規範要求,達到設計、施工標準化。沒有這次實訓也許只是用書本上的理論知識,不會考慮太多的問題,更不可能想到自己看到的圖紙是否能施工。工地雖苦,但能學的是一些現實東西,鍛鍊的是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

  實訓二個月後有必要好好總結一下,首先,透過這個月的實訓,透過實踐,使我學到了很多實踐知識。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透過親身經歷,使我近距離的觀察了整個建築的構造過程,學到了很多很適用的具體施工知識,這些知識往往是我在學校很少接觸,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基礎的知識。

  大學生活是緊張而又充滿期望的日子,學習的閒暇時總是憧憬著背起行囊,遠離親人朋友以及師長護佑,去走真正屬於自己的路。然而當我終於可以像剛剛長滿羽毛的雛鷹般離開長者們搭建好的巢穴,獨自一人走上社會工作這個大舞臺時,卻發現人生的道路原來是如此的坎坷不平,任何人的成功都是經歷一番狂風暴雨的。短短60天的實訓生活中,讓我學會了不少東西,會對我以後工作有很大幫助的,這是我人生的第一次走入社會,第一次走向工作,感覺生活真的很不容易。

  實訓實質是畢業前的模擬演練,在即將走向社會,踏上工作崗位之即,這樣的磨礪很重要。希望人生能由此延展開來,真正使所學所想有用武之地。

  工程測量實訓心得體會3

  工程測量作為專業的一項基本功,是我們學習土木專業學生必須很好掌握的一項技能,在這個學期12到15周,學校給組織了我們專業的測量實訓。透過在學校期間在課堂上對測量學的學習,使我在腦海中形成了一個基本的、理論的測量學輪廓,而實習的目的,就是要將這些理論與實際聯絡起來。實踐總能發現許多問題,這次我們的測量也不例外,最大的問題在於使用儀器上,雖然我們曾經用過這些儀器,但是也只是上課的時候,平常根本碰不到,也就是一知半解,在這次測量實訓中,才能真正明白儀器的使用,問題不僅是儀器熟悉程度,同時在對自己做事的嚴謹、團隊協作精神的培養也極大有促進作用,“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牢其筋骨,餓其體膚”,透過這次實訓,我能更好的掌握測量這項基本功鞏固我們的專業知識。

  在測量過程中,要先將道路的導點交點定下來,然後在定其他的附件的點,這樣就條理清晰,有利於測量和繪圖,以及隨時檢測資料是否有誤。在水準測量的時候,雖然架設儀器很容易,但是如果忘記了調u的話,那就可能出現幾米的誤差都有了,可能這就是為什麼曾經有人能夠得到這次高差資料是21米的主要原因吧。我們使用的塔尺由於三米以上基本都是歪的,一旦立起來都是晃個不停,所以最好不要用到三米以上的,不然誤差絕對是不小的。用經緯儀測角,最重要是的對中和明白到底是測左角還是右角,當然測角的時候幫忙記錄資料的同學應該會知道,正常的盤左和盤右相差是180°左右的,如果相差不是180°左右,應該要提醒下,不然,回去之後才發現,那麼,這天的工作也白費了吧,這也就是在測量過程中隨時校核數字的重要性。

  其實我個人覺得,水準儀和經緯儀比全站儀更精準,但是就是沒有全站儀方便,如果距離近的、工作量小的,最好不要使用全站儀,因為誤差很大,他的好處就是對準目標之後,一按下去,所有的資料都會出來,不需要去算這麼麻煩。但是最鬱悶的就是立稜鏡的了吧。因為這個比什麼都難,只要一歪一下,誤差也會很大,但是要立直也很不容易的所以,現在在工地的也是不用全站儀來測量的吧。在立標尺時,特別是在碎步點測量的時候,標尺除立直外還要選在重要的地方。因此,選點就非常重要,點一定要選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如變坡點。同時要注意並點非越多越好.相反選取的無用點過多不但會因為測量,計算和繪圖浪費過多時間,而且會因點多而雜亂產生較大的誤差。由於某個資料的讀錯、記錯及算錯都給我們帶來了不少麻煩,從而讓我們知道了做任何事都要認真。還有一個組的團結也是至關重要的,他關係到整個組的進度。

  還有在做內業的時候,用筆來算確實是很落後的了,當然還有計算器,不過用一般的計算器也是很麻煩,如果是4800的還可以,不過我們組的資料都是用計算機來算的,這樣,只要輸入資料,結果就出來了,可以很明顯的顯示我們的資料有沒有錯,這樣很方便。給我們節省了不少時間,也去除了因為近似值和計算器輸入過程的手誤出錯。現在是資訊時代,能夠用這個不是更好嗎!

  在路線放樣的時候,我們組出現了一個錯誤,當初都不知道的,是jd1和jd2的半徑小於60米,但是一路過去都是用20米整樁,這個失誤是因為我們都沒有能夠很熟悉課本和基本知識的原因,我在慶幸是這次實訓中出現失誤,如果是以後工作出現的話,我想麻煩就大了吧。我門是用偏角來放中樁的,其實很多時候用長弦是不夠的,因為我們的尺子才有30米,所以最好用短弦放中樁,而且這樣也會快很多的。

  在對資料的檢查和矯正的過程中,明白了各種測量誤差的來源,其主要有三個方面:儀器誤差、觀測誤差、外界影響,為了避免測量結果錯誤,最大限度的減少測量誤差,首先要選擇精密的、合適自己使用的儀器,提高自身的測量水平,避免因為自身問題造成的誤差,熟悉各種資料的處理,當然除了這些之外,還應該掌握一套科學的測量方法,在測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測量原則,“從整體到區域性”、“先控制後碎部”、“由高階到低階”的工作原則,並做到“步步有校核”。這樣做不但可以防止積累誤差,及時發現錯誤,還可以提高測量的效率。

  失敗是成功之母!我很珍惜學校為我們安排這次測量實訓的重要環節,更深刻的體會了實物、資料、圖紙之間那種密切的關係,他們三個之間重要確定下其中一個,另外兩個也會同時確定,實物是我們現場看到的,有圖紙就明白現場到底有什麼物件,而資料正是實物和圖紙連線的一道橋樑。

  我將永遠珍惜這段經歷,這不僅是因為在這次實訓促進我的實踐能力,還有也在這次實訓體會到了工作現場的環境和氣氛,還明白了資料竟然還可以編出來。總之,要感謝學校在為促進學生實踐能力所安排的這次實習。

  工程測量實訓心得體會4

  一週的測繪實訓轉眼間過去了,在這一週裡我的收穫很多,我們實訓地點是三棟美術畫室比較專業。本次測繪實訓剛開始接觸時感覺還可以,認為比較簡單一個差速器長度大小還不超過一米,開啟整個減速器用不了十分鐘,老師佈置的任務是每個人畫兩張零件圖和一張裝配圖,自認為畫圖不錯的我很自信的認為兩天之內一定可以搞定,但接下來的日子裡讓我深刻的認識到作為一名學機械的人要走的路還很長。

  首先先說一下畫零件圖時的心得和感受,週一拿到減速器、畫板和一些測量工具,當天上午由孫老師為我們講解了減速器內部構造以及各個部件的名稱和作用,在講解的過程中我意識到上學期所學《機械製圖》中的內容知識在這次實訓中將會廣泛的用到,於是回到宿舍後我將上學期的知識進行了梳理其中包括各種資料如何標註、查詢資料的方法、零件圖中應有哪幾項資料、各種零件類別以及如何做好圖紙版面設計。經過老師講解和知識的梳理讓我清醒地認識到此時實訓的根本目的就是將大一時所學的《機械製圖》這本書的知識有機的和實際測量進行結合,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清楚之一點後,下午我將減速器裡面的零件進行歸類,將軸和齒輪進行分類編號,然後將老師給我們的參考書進行翻閱,透過示例圖紙與實際零件進行比較明確我應該進行測量的資料有哪些,做到心裡有數。到了第二天星期二今天我給自己的任務是測量資料,在別人看來測量零件是最簡單的,但我認為最重要的環節就是測量,如果測量不夠精準的話,將影響後面的資料查詢包括偏差、精準度、所測等級等,同時還會影響到圖紙的繪製。我首先畫的零件圖是中軸,主要資料就是軸的直徑,測量時還比較容易但在查詢偏差時就遇到麻煩了,不知道使什麼樣的精度等級和配合等級,看書也是一頭霧水,最後沒辦法只有向老師問詢,在這裡我要特別感謝我的實訓教師孫金榮老師她幫我解決不上難題並且在繪圖上及時幫我糾正錯誤。透過老師的指導我順利地完成了中軸零件圖的繪製,我第二個零件圖畫的是斜齒有了前面的經驗,斜齒畫起來就比較順手了,不過還是遇到了麻煩就是資料的.計算和整理,因為斜齒的資料較多因此需繪製表格,雖然比較麻煩但認真看指導書後還是找的了一些門路,比如粗糙度與軸連線的地方精度要高一些並且透過精度等級很容易就查到了數值,在整個繪圖過程中應該善於總結,才不會多走彎路。透過零件圖的繪製讓我認識到本次實訓不僅任務量大並且還要細心對待每一個數據,只有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才能發現問題走向成熟。

  畫完零件圖接下來要完成的便是裝配圖,在畫裝配你要對整體有一個很好的把握,才能選好圖紙和比例,因為我們組的減速器並不算太大於是我便選擇1:1的比例。在畫之前要做好的是本組內部的分工,要有測量組,資料處理組和製圖組,我在製圖組中資料組將處理好的資料給我,然後就要一點點進行繪製這期間每動一筆都需要資料的支援不能憑自己的感覺去畫,作為學機械的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實事求是,不可馬虎。對於國標零件像螺釘、螺母以及軸承,就要根據所選國標進行篩選,透過表格形式將其列出。畫完裝配圖後的感受就是一個字累,往往重複的都是一個動作就是看資料劃線、看資料劃線,不過畫完之後比較有成就感,以為每一筆都有自己的心血在裡面很充實。

  原本以為很簡單的實訓,在你投入到其中時,就變得複雜有意思起來。將理論和實際結合起來說得容易但真正操作起來要注意的事情太多了,理論是死的,但實際是活的,將兩者結合起來需要做的人要有耐心能鑽研,遇到問題時不放過,這不是較真,而是一種態度。對於學機械的人這種品質必不可少,因為我們做的事,就是毫米必爭的事。雖然機械測繪實訓只有短短一週,但它給予我經驗將會伴隨我整個大學生涯甚至是一輩子,這就是我在這一週收穫的最重要的東西。

  工程測量實訓心得體會5

  為期兩週的土木工程測量實訓匆匆而過,彷彿仍沉浸在實訓的氛圍之中,面對由在小組中共同測出的資料,喜悅之情難以言表。面對二期宏偉的教學樓,再看看由自己親生繪製的教學樓平面圖,著實想在這裡述說一下這十四天來自己的收穫與體會。

  一、收穫

  課程內:

  (1)平面控制測量:

  在本次平面控制測量中,我們小組選取了6個控制點。透過此次測量我接觸並學習使用了教科書中所介紹的全站儀,使用全站儀測量了方位角,對全站儀有了直觀且深刻的認識。此外又將教科書中所講的平面控制測量進行了一次身體力行的實踐,對此內容有了認識上的昇華。

  (2)高程控制測量:

  高程控制測量,我親生操作並使用了水準儀,運用水準儀測量了二期教學樓所選6個控制點的高程。本次測量中,我組在測量的過程便對資料經行檢驗,保證了測量資料一定的準確性。經過本次測量,我在教科書的基礎上進一步瞭解了水準儀的原理及運用。此外深刻理解了高程控制測量的重要性。

  (3)碎步測量:

  碎步測量中,我們小組齊心協力,在學會使用全站儀的情況下進一步熟練運用全站儀,並且密切配合繪圖工作,在近200個碎步點的測量中做到了準確與高效。

  (4)繪圖:

  繪圖也是是檢驗資料準確與否重要方式。本次實訓中,我們小組首先在現成測碎步點的時候繪製了草圖,早草圖中標明瞭個碎步點的位置,而後於校圖書館進行了圖紙的繪製,保證了繪圖的質量與準確性。此次繪圖,我複習並進一步熟練了大一所學的土木工程繪圖的基本知識與技能。

  課程外:

  (1)團隊協作:

  本次實訓我組共9人,在整個實訓工作量很大的情況下就涉及到了團隊協作的問題。本次實訓我們小組配合默契,分到各任務的同學不僅認真於自己的任務,還時刻關注整個團隊的程序。從中學到了於團隊中工作的一些知識與技巧。

  (2)付出與收穫:

  實訓中,由於各同學的水平與能力各有所長,為了實訓工作能更好更快地完成,我們小組進行了能者多勞制,充分發揮各成員的優勢與特長。當然也存在各同學工作量的差異問題,不過從中我所收穫的便是工作的越多,從本次實訓中得到的也越多。

  二、體會

  兩週的測量實訓中,我們在遇到了不少的困難,也克服了不少的困難,但在共同的努力下還是順利完成了任務。

  (1)對實訓的體會:

  透過這次測量我發現土木工程測量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工作,也是一項務實求真的工作。為了確保計算的準確性,我們反覆校對各個測點的資料是否正確。當然,我們也在測量中不可避免地犯下一些錯誤,比如讀數時估讀不夠準確,水準尺放的不垂直,讀數時間間隔過長,等等,都會引起一些誤差。因此,我們在測量中內業計算和測量同時進行,做到齊頭並進,這樣就可以及時發現錯誤,及時糾正錯誤,也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節省時間,提高工作效率,這也體現了務實求真的精神。不僅在這次實驗中,在以後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們也應該做到這一點。

  (2)對能力的體會:

  這次的實訓也是一次培養我們獨立思考、工作能力的一次機會,在測量過程中,我們都要去想一想如何地去設點,怎樣去測量,要測哪一些資料,如何才能夠確保所測的資料有效性,然後一起討論解決。我們都沒有很豐富的經驗,也沒有測繪的天才,這就是要啟發我們個人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個人的聰明才智,自己給自己一次發揮的機會。

  (3)對工作態度的體會:

  本這次測量實訓中,也由於一些個人的因素,對這次測量進度帶來了不少麻煩,例如不認真,不專心把資料抄寫錯誤,從而導致計算出現問題;還有計算錯誤也會給後來的測繪工作帶來諸多不便,這些不應該出現的錯誤都是由於個人的不認真、不專心的態度所造成,在以後的工作中要端正工作態度,認真做好每一項工作,這是很有必要的。在工作中,我們要保持一種沉著冷靜的狀態,這樣才能少一點犯錯,以提高工作效率,這也是培養個人獨立思考的條件,只要保持這種狀態,相信很多問題都能解決。

  (4)對團結合作的體會:

  這次測量實訓培養了我們同學之間的感情。測量不是一個人的測量,而是大家的測量,光靠一個人的力量和思維是遠遠不夠的,以小組為單位的測量是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測量。小組的團結合作讓這次測量任務順利的完成了,形成了一隊隊友好的夥伴。

  (5)對畫圖與資料處理的體會:

  從畫圖,對資料的分析及圖形的完成,有很多的知識在腦中浮現,那些計算的公式運用就更加的明白了。從中那發現很多的問題,誤差的計算,資料的處理,還有培養了我們的繪圖能力。

  (6)總結:

  總的來說,理論結合實際是本次實訓最大的收穫。

  為期兩週的測量實訓就這就結束了,我從中領悟了到:坐在教室裡上課所學的知識對實踐有很好的指導與促進作用,而實質當中學到的知識比坐在教室裡上課要豐富並且牢固得多。

  工程測量實訓心得體會6

  在本學期結束了一個學期土木工程測量課程的學習以後,學校和老師為了讓我們掌握這門課程的內容,在本週又進行了一次集中周的實訓,讓我們實地演練,更加熟悉儀器的操作與測量的細節。這次實訓與以前的課堂實訓相比,時間更加集中、內容更加廣泛、程式更加系統,完全從控制測量生產實際出發,加深對書本知識的進一步理解、掌握與綜合應用,是培養我們理論聯絡實際、獨立工作能力、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方面素質。並透過實踐發現課本中或者老師上課講時我們注意不到的問題,對我們的專業知識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提高。本次實訓,雖然有過許多辛苦甚至危險,但我們從沒有過抱怨甚至放棄,一次失敗就進行了第二次,兩次失敗就進行了第三次,比如控制測量因為前兩次的誤差過大,前前後後進行了三次測量,雖然很累,但是我們也一直在堅持。所以說,我認為,這次實訓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增加了我們的專業知識,測繪水平,更鍛鍊了自身的意志和團隊協作的能力。

  在這次測量中,我們主要對我校力行樓2棟了高程測量、控制測量和碎步測量,以及測量完成後的資料處理,繪圖等。起初,大家並沒有掌握很多具體知識,尤其是對儀器的使用更是一塌糊塗。當第一天開始測量的時候,我的心裡還一陣的發愁:該如何把任務進行下去。當動手的時候,發現其實並不難,聽別人一說或者翻閱一下課本,然後自己動手操作一遍,就基本掌握了方法。要想提高效率和測量精度,還要經常練習,這樣才能做到舉一反三。這些知識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礎的知識。從而積累了許多經驗,使我學到了很多實踐知識。團結就是力量,紀律才是保證。

  一次測量實訓要完整的做完,單靠一個人的力量和構思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小組的合作和團結才能讓實訓快速而高效的完成。這次測量實訓培養了我們小組的分工協作的能力,增進了同學之間的感情。我們完成這次實訓的原則也是讓每個組員都學到知識而且會實際操作,而不是搶時間,趕進度,草草了事收工。所以,我們每個組員都分別獨立的觀察,記錄每一站,並準確進行計算。做到步步有“檢核”,這樣做不但可以防止誤差的積累,及時發現錯誤,更可以提高測量的效率。我們懷著嚴謹的態度,錯了就返工,決不馬虎。直至符合測量要求為止。我們深知搞工程這一行,需要的就是細心,做事嚴謹。測量實訓,讓我學到了很多實實在在的東西,對以前零零碎碎學的測量知識有了綜合應用的機會,控制測量過程有了一個良好的瞭解。學會了地形圖的繪製等在課堂上無法做到的東西以及更熟練的使用水準儀,經緯儀和全站儀等測量儀器與工具。很好的鞏固了理論教學知識,提高實際操作能力,同時也拓展了與同學之間的交際合作的能力,當然其中不乏老師的教誨和同學的幫助。

  本次實訓中,我個人主要擔任的工作是進行高程和控制點具體測量,也有一些個人的心得體會。首先是對高程的測量中,出現了很多問題,比如路線的選取,是閉合還是複合,我們都進行了討論和實地考察,對待問題要非常細緻才可以。測量方法是用的兩次儀高法,我們組的測量範圍很大,測點也很多,每一個點都要測兩次,就增加了我們測量時的難度,對我而言,由於要求每次測量的儀器高度要升高或降低10釐米以上,我的個子比較高,每次都要半蹲得很低去讀數,而上絲、中絲和下絲讀數又比較複雜,又要求估讀,導致我一圈測量下來身體就有點吃不消。高程測量中給我最大的會心得是測量與資料計算要同步進行,避免出現儀器升高或降低高度不夠,需要重新測量。再來說一下控制測量的體會,首先,我認為對於控制測量來說,理論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而我們出現的最大問題就是還沒有弄清楚理論便急功近利的進行測量,導致出現了一次又一次錯誤,比如在第一天下午,都沒有搞清楚測量原理,沒有輸入座標與後視就開始盲目測量,這樣是非常不可取的,我們也要非常感謝老師的指導,才發現了課上學習中忽視的地方,並加以改正和學習。其次,出現的另一個大的問題就是不細緻,在找已知點的時候,沒有進行細緻的分析便把“YD26”點誤認為了“YD11”點進行測量,結果出現怎麼測資料都對上的局面,也是多虧了老師的幫助才修正了這個問題。然後便是要注意細節,每一在測量中,比如對中調平等細節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定不要忽視才會使最後的誤差達到最小。最後便是團隊協作的重要性,測量時我們一個操作儀器,一人讀取資料,一人記錄資料,每個人都各司其職,便很能提高效率,使原本4個小時的工作,2個小時就能出色地完成。

  校園中那些測量的我們也算是一道不錯的風景。還記得一天中午12點多了,本來去吃飯的路上被叫回來繼續測量,忙了半天大家只吃了一點盒飯。總之,這週中我們也體會了不少酸甜苦辣,有的測量很順利甚至零誤差,有時測量處處碰壁,但也算過去了,完成了測量還是很高興的。

  我很珍惜學校為我們安排實訓這理論與現實連線的重要環節,謝謝學校在為促進學生實踐能力所安排的這段實訓,同時多謝幾位教師仔細耐心的指導,我們有如此的成績首先要謝謝我們的指導老師,我將永遠珍惜這段經歷。同時這段實訓生活也是我一生中最值得難忘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