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園裡的教學設計與反思(精選11篇)

菜園裡的教學設計與反思

  菜園裡的教學設計與反思(精選11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反思過去,是為了以後。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菜園裡的教學設計與反思(精選11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菜園裡的教學設計與反思1

  一教學目標:認識14個生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認識一些蔬菜,瞭解它們的特點。

  二教材分析與處理:1教學重點:認識生字和了解有關蔬菜的特點。

  2創新點:遊戲中學習。

  三課前準備:教學課件、律動音樂、生詞卡片、蔬菜卡片。

  四教學策略:關注興趣,創設情境。

  操作程式:激趣匯入—看圖識字—遊戲鞏固—學習課文—遊戲鞏固—體驗作業

  (一)激趣匯入

  小朋友們愛吃蔬菜嗎?誰能告訴老師你最愛吃什麼蔬菜?你知道這些蔬菜種在哪麼?

  菜園裡的菜都成熟了,讓我們一起去看看。

  (二)看圖識字

  1課件出示蔬菜圖及帶拼音的生字,生看圖拼拼音認字。重點講解“黃瓜”的讀法。

  2生自讀書上的詞兩遍。

  3同桌用自制的生字卡片互相考。

  4課件出示生字“豆、角、蘿蔔、心”,指名讀生字並組詞。

  (三)遊戲鞏固

  遊戲“我的名字在哪裡”。遊戲後,老師將蔬菜名稱卡片粘在黑板上。

  遊戲“種蔬菜”。學生將蔬菜圖片粘在對應的詞下。

  (四)學習課文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2課件出示課文中出現的生字,指名讀生字並組詞。

  3師生多種形式讀課文。(師生合作,男女生合作)

  4結合蔬菜圖片和課文,說說課文中出現的蔬菜有什麼特點。

  5課件出示蔬菜圖片,解釋“紅綠黃紫真好看,菜園一片好風光。”

  (五)遊戲鞏固

  遊戲“幫蔬菜穿衣服”。指名給黑板上的蔬菜塗色,其他學生做書上的“塗塗連連”。

  (六)體驗作業

  有時間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菜場、菜園認識更多的蔬菜,將新認識的蔬菜用彩筆畫下來。

  課後反思: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及瞭解一些蔬菜的特點。所以我設計製作了課件及教具,透過看

  圖,幫助學生認識一些蔬菜及蔬菜的名稱,並設計了幾個連續性的遊戲調動學生自主認記生字的積極性,如“我的名字在哪裡”,教師任意出示一種蔬菜,讓學生找出相應的詞語卡片,

  舉起來大家一起讀讀。學生在這樣較充分的自主活動中,既可以認識蔬菜名稱,又能記住生字。遊戲“種蔬菜”又從另一種形式上鞏固了詞語。我還放手讓學生藉助拼音朗讀兒歌,在多種形式讀熟兒歌的基礎上,幫助學生了解兒歌中各種蔬菜的特點,並感受詞語描述的蔬菜之可愛。遊戲“幫蔬菜穿衣服”則進一步鞏固複習了兒歌內容,突破了教學重點——瞭解蔬菜特點。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重視了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使學生在遊戲中學習,自主、快樂的接受知識,體現了新課改的要求。

  菜園裡的教學設計與反思2

  設計思路:

  在中班學習活動中"在秋天裡"的主題目標:瞭解秋天人們如何收穫,樂意參加各種收穫活動,體驗豐收的喜悅。我班從這一主題目標出發,開展了系列活動,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收穫、體驗豐收。同時衍生了一些和主題相關的美術活動,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繪畫中要求表現真實的心理特徵,我們開展了一系列水果蔬菜的寫生活動,本次活動的設計也就是依據了幼兒的這個心理特徵。

  繪本《一園青菜變成精》描述了蔬菜們在菜園中打仗的熱鬧情景,孩子們非常喜歡,給了我活動設計的靈感,正值聖誕節、元旦來臨,孩子們熱衷於聯歡會時的裝扮,因此我藉助這本繪本設計了一個繪本後的延續活動--蔬菜要舉行聖誕晚會,比賽誰邀請的蔬菜朋友多,並以這個情景貫穿整個活動過程。力圖讓孩子們透過圖形和線條的組合,有目的的選擇顏色,畫蔬菜併為蔬菜進行細節的裝扮。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圖形和線條的方式來表現蔬菜。

  2、大膽想象蔬菜開聖誕晚會的情景,感受菜園裡的熱鬧場面。

  3、能大膽選用自己喜愛的顏色作畫。

  4、能呈現自己的作品,並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活動準備:

  背景圖2張、各種蔬菜實物、顏料、抹布、記號筆、畫紙等。

  活動過程:

  一、引入話題:

  出示背景圖:今天我帶來了兩幅畫,我們一起來看看好嗎?你看到了什麼?有哪些蔬菜?

  老師簡單講述故事:菜園裡真是熱鬧,今天蔬菜們又要幹什麼呢?原來明天就是聖誕節了,蔬菜們商量著要舉辦一個聖誕晚會。黃瓜提了個建議:"我們來個比賽吧,比一比哪邊邀請的蔬菜朋友多。""好,我來做隊長。"有一個蔬菜從左邊菜園裡跑了出來,會是誰呢,我們一起來看看,(胡蘿蔔-引導幼兒觀察胡蘿蔔的裝扮。):"我已經穿戴整齊,把自己也打扮的美美的,我去邀請朋友們。"右邊的蔬菜著急了,它們會派誰來做隊長呢?(猜一猜:長得長長的、一節一節的是誰?)是藕來做隊長。出示一節小小的藕,這個藕可以做隊長嗎?(引導幼兒說出:要長得大大的才能做隊長)。

  二、老師示範:

  1、藕是什麼顏色?對比土黃和咖啡色,找出正確的顏色進行示範。

  2、還要有手有腳才行:示範畫上手腳。

  3、去邀請別人首先自己要打扮的美一點,示範裝飾,幼兒講、老師畫。

  三、幼兒作畫

  1、說形狀:胡隊長和藕隊長要去邀請蔬菜朋友了,想請我們來幫幫它們,你們願意嗎?你會邀請哪個蔬菜呢?(幼兒回答,引導他們說出蔬菜的形狀、顏色)請出蔬菜:尖尖的、長長的、圓圓的蔬菜都來了。大家快來邀請它們吧!

  2、辨顏色:這裡有三塊菜地,裡面有許許多多的蔬菜朋友,待會兒我們把它們請出來,請的時候想一想:邀請誰,它是長在哪塊地裡的。

  3、提要求:記住你邀請的蔬菜一定要:長得大大的,有手有腳還要打扮的漂亮,比一比誰請的蔬菜朋友品種多。

  4、幼兒繪畫過程中放《聖誕音樂》,老師邊觀察,邊鼓勵幼兒畫得大、品種要多。

  四、遊戲:比一比哪一隊請的蔬菜品種多

  聖誕晚會就要開始了,蔬菜朋友都來了,我們來比一比哪一隊請的蔬菜朋友品種多。老師報蔬菜名,幼兒說"有",老師給相應的隊貼上獎勵,多的一隊勝。

  活動延續:

  新的一年就要到來了,我們也要開個迎新晚會,我們也來裝扮自己吧。

  反思:

  本次活動的重點在於畫得大,畫得多,畫面要滿,老師在活動中不斷提醒:"小毛頭不能參加晚會"、"比一比誰邀請的蔬菜朋友品種多",引導幼兒畫大畫滿,效果還是不錯的,但是對裝飾蔬菜老師較為忽視,建議可以在最後的分享部分,將蔬菜裝飾進行分享介紹。

  菜園裡的教學設計與反思3

  《菜園裡》是一年級上冊《識字二》中的一節識字課,菜園裡教學反思。一年級學生具有好奇、易受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新鮮的事物吸引。教學中,我依據教材的特色和兒童的特點,本著“以學生為主,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組織學生學習。效果較好。

  一、在趣味中識字。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要關注學生日常識字的興趣”、“要激發學生識字寫字的積極性”。因此,上課一開始,我就設計了參觀菜園,和蔬菜交朋友的學習情境。色澤鮮亮的蔬菜,為學生創造了一個豐富的生活情景,激起學生探索生活的興趣和慾望,激活了學生思維,教學反思《菜園裡教學反思》。學生在“參觀菜園”的過程中,透過觀察實物、課件演示、自主探究,瞭解蔬菜特點,運用多種感官參與識字、記字,將認識事物、觀察和識字有機地結合起來。學生對於“參觀菜園”這種設計很感興趣,在整個識字學習的過程中,始終處在興奮狀態中,學得主動積極。小朋友透過自己的努力知道了蔬菜的名字,並讀準了字音,認識了他們,歡快的氣氛便瀰漫了教室,教師教得輕鬆、愉快,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在反覆中識字。

  這篇課文有十幾個要求認的生字,教學中我採取多種識字方法,從看圖讀拼音識字,到去掉拼音識字,從同桌互助識字,到開火車識字,在“找朋友”遊戲中識字。這樣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學生在多次與生字詞見面後,很自然地記住了,教學效果較好。如此生字教學體現層次性,遵從一年級學生識字的特點,“認得快,忘得快。”這樣有層次有梯隊,透過反覆訓練,紮實識字,採用多種形式,調動學生自主識字意識學生對生字的認記一定能得到鞏固。

  菜園裡的教學設計與反思4

  1、複習有了突破。傳統式複習一般齊讀,一刀切.未能照顧到下層學生對知識全面掌握.而本節課,我採用自主認讀,動手操作,找出未掌握的生字.接著聽老師範讀.透過聽讀,對剛才位掌握的字有了認識.最後把剩下的疑難在小組裡解決。透過自主探究.小組合作,互幫、互助、互學,讓每個學生都學到位,學到實處,採用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的方式、既能拔尖,又能補位,達到自主參與,自主學習的目的.

  2、學習課文的過程,採用了聽錄音讀、自由讀、小組讀、品讀。大大調動了學生的自主性,提高了他們的求知慾,讓學生學得快,學得輕鬆。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與同學交流中提高,體現了自主學習,積極探究的過程。

  3、“放”體現了學生想象空間的“放飛”,學習時間的“放鬆”,還有學習方式、方法的“放”。只有學生的學習空間、學習方法,想象不受約束,他們才能廣納知識,內化,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3、對於中上層生來說,課堂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基本落到實處,對於極個別主動性不夠的學困生來說,知識掌握還不夠紮實,極個別仍存在隨意,膚淺,有“走過牆”的現象。

  針對以上情況,課堂上教師繼續發揮導向性,要傾聽學生,引導如何探究,合作學習,充分發揮每一個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建立一個民主、開放寬鬆的課堂,促進每個學生健康、有個性地發展。

  菜園裡的教學設計與反思5

  《菜園裡》這一課是一節以識字為主的識字教學課,識字教學就要按照這一認識事物的規律,把識字和具體事物聯絡起來,把識字和學生的生活經驗聯絡起來。一年級的學生對事物的認識是從感性到理性,具體到抽象,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採用圖畫、語言描繪等手段,讓學生觀察,引導他們思考,加深對生字的記憶。

  小學生的記憶特點是記得快,學得快,忘得快。因此,課中我讓生字和學生反覆見面,在反覆的認讀中牢固地記住這些生字。

  1、將枯燥的識字變成形象有趣的學習,化抽象為形象。

  在教學生字時,根據不同生字的字形結構和形象特點,啟發學生展開想象,變機械識記為意義識記,在輕鬆愉快中識記字形,理解字義,不但有效地減輕了學生的識字負擔,而且印象深刻,很難遺忘。

  如在教學捉字,字形非常複雜,我們要怎樣才能記住它呢?現在讓我們把“捉”分成左右兩個部分,左邊是手,右邊是足,手腳一起才能捉住。這樣的教學方法符合兒童形象思維、形象記憶佔優勢的心理特點,所以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強化口語訓練

  在引導學生認識蔬菜的過程中,我設計一個的句式,來強化學生口語訓練。帶領學生來到菜園裡之後,出示:菜園裡有( )。然後請說說自己所觀察到的蔬菜。既加深了學生對蔬菜的瞭解和認識,又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讓學生體會到可以用不同的句式來表達自己的感受,整堂課在興趣盎然的氣氛中完成了預定的教學目標。

  3、結合朗讀,及時表揚

  在課中我鼓勵學生大膽發言,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並大力表揚發言同學,及時肯定有創新的語言,鼓勵學生從多角度回想蔬菜的特點,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外在課中我用自由讀、開火車讀、齊讀等多層次的朗讀,每一次讀的要求是不同的、明確的、有針對性的,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能始終保持新鮮感。在充分讀的基礎上,反覆認讀兒歌中的生字,為學習生字打下基礎,也為理解兒歌,提出問題提供可能。

  菜園裡的教學設計與反思6

  一、創設情境可激發興趣

  針對孩子愛幫助人的特點創設有趣的情境,課始設定收到求助信的情境,讓孩子到菜園裡幫助農民伯伯收蔬菜,讓孩子對將開始的學習充滿期待和熱愛。接著,我出示蔬菜圖片,讓學生參觀漂亮的菜園畫面,感受真實的蔬菜,貼近學生的生活。然後讓學生自己看看蔬菜,說說蔬菜,能讀準生字記住生字並組詞造句,就可以摘下蔬菜帶回家。最後,讓孩子們在農民伯伯預備的午餐中複習今天學習的蔬菜名稱。這樣的活動使枯燥的字詞練習,變成有趣的遊戲,學生比較容易接受和投入。不過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的積極性得到極大發揮,但因個人活躍度參差不齊,控制力不夠,就會有種易放難收的困惑,有一些本來要在課堂中體現出來的知識點也沒法體現了。

  二、學會大處揮毫小處落筆

  課堂是個講究選擇藝術的地方,首先大的框架要流暢,其次則是決定各個板塊的輕重和費時的多寡,平均主義是站不住腳的。讓孩子說自己對蔬菜瞭解多少用的時間長了,那麼認讀鞏固生字的時間就會短了;看圖認字的時間花費多了,後面的擴充套件訓練勢必無法正常進行了。在課堂上,我們要學著注意時間分配,把握整體佈局,細化重要環節。

  《菜園裡》是人教版語文第一冊看圖歸類識字教學,透過圖來幫助學生熟悉一些蔬菜及名稱,透過兒歌來幫助學生了解有關蔬菜的特點。其中讓學生熟悉表示蔬菜名稱的漢字,瞭解有關蔬菜的特點是本課教學的重點。那麼,這部分就要花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然而,很遺憾我的識字環節抓得還不夠牢固。

  三、領略讀的奧秘與藝術

  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現。”讀的重要性可想而知。然而,在課堂裡是不是隻要每位小朋友讀了就一定都懂了呢?未必!讀也有讀的藝術,讓絕大多數小朋友都讀會的奧秘。

  出示生字後,先讓學生自由讀一讀,不會的可以問問旁邊會的同學,把字讀通。然後,再來問問誰最棒都會了能當小老師了,讓其當小老師帶著所有小朋友讀一讀。接著,再開小火車讀,考考其他小朋友是不是都認真讀起來,都會了。最後全班讀,加以鞏固和強化。這樣一來,不掌握的小朋友相對就少了,哪幾個還沒掌握也能夠一目瞭然。很是遺憾我的這節課並沒有這樣來進行,效果也大打折扣。學海無涯,教無定法,教學真是件費腦子的事,上課更是一門遺憾的藝術,面對遺憾,我們只能不斷反思,一路反思,一路教學,一路前進!

  菜園裡的教學設計與反思7

  《菜園裡》是一年級第一冊識字(二)中的一篇看圖歸類識字。本課內容與學生生活聯絡緊密,以一幅表現菜園景色的插圖,九個蔬菜名稱的詞語,一首生動活潑的描述蔬菜特點的兒歌組成。

  為了使識字課也生動有意思,課堂中,我主要透過情境的創設,把學生引入比較真實的蔬菜寶寶家。學生學得興致挺高的,看來這個設想還是符合了學生的特點。回憶教學過程,有幾點還是比較令我滿意的。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在上課伊始,我巧妙地運用多媒體課件,以蔬菜寶寶的來信,帶領學生去蔬菜寶寶家做客這一大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好奇心和興趣,同時在“門牌”的創設中,學生輕鬆地認識了“蔬菜”。接下來,我說“迫不及待了,讓我們一起進到裡面去看看吧!”板書“裡”,很自然的,學生理解了“裡”的意思。再出示菜園圖,根據學生的回答點選蔬菜名稱,而後以“小朋友們,這些蔬菜娃娃見你們來了,可高興拉,瞧,它們都帶來了自己的名片,看,有照片還有名字,我們一起來認識認識他們吧。”,出示蔬菜寶寶“名片”,匯入識字教學。

  在最後的識字鞏固環節,我以“喜歡這些蔬菜寶寶嗎?蔬菜寶寶也喜歡你們,它們要變成一道道美味送給大家,不過,它們要先考考大家是不是都已經和生字寶寶交上了朋友。”帶領學生有興趣得進行識字複習,讓學生“報菜名”進行字詞的拓展學習,這環節在學生中掀起了一個小高潮。我以一個又一個的情境創設,把學生一下子就帶進輕鬆、愉悅的語文樂園天地,讓課堂與快樂不再分離。

  二、朗讀形式多樣,調動學生情趣

  識字離不開朗讀,朗讀能幫助學生識字,讀多了,學生與字見面次數也多了,自然字也就記住了。一年級學生如果以為地讓他們用單一的一種方法一味地讀,學生很快就會厭倦下來,沒有了興趣,自然對識字也就提不起精神了。所以在識字教學中,我先出示有圖片加音節的生字,再去掉圖片,讀讀帶音節的生字,最後去掉音節讀讀生字,體現生字教學的層次性,這樣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學生在多次與生字詞見面後,很自然地記住了,教學效果也就好了。在認讀生字過程中,我採用自由讀、指讀、賽讀、輪讀、搶讀、男女分讀等多種形式,使學生變換各種口味,學生讀的興趣也就能始終保持高昂。在課文的朗讀中,我也用問讀、接讀等形式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多樣的形式才會始終吸引著學生。

  三、運用趣味遊戲,活躍學生樂趣

  一年級學生非常喜歡做遊戲,既然遊戲可以幫助他們集中注意力,那麼課堂上,我就引入了兩個遊戲。“貼商標”遊戲,讓學生找出對應的蔬菜名稱,不僅考學生的識字情況,也考驗了學生的反映速度,他需要和圖片對應起來,同時在學生的“對對對……”拍手聲和齊讀聲中,生字再一次深刻地和學生見了一次面。在“猜猜看”的遊戲中,透過猜動作,猜口型,猜謎語,既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幫助學生提高了識字的能力,學生在遊戲中興趣盎然識字,學習就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成為一種樂趣、一種享受。課堂也證明了學生確實是喜歡這樣有意思的識字的。

  這節課的教學中雖然做到了以上幾點,但還存在著些不足的地方。

  1、課堂的及時生成

  在讓學生說說你還知道什麼園時,有些學生說了和“園”字同音的“圓圈,元旦”,我隨即在黑板上把這兩個字寫上了,之後就沒再去理會了。我想要是我把整個詞語寫上,在複習鞏固環節,再讓學生讀讀,這樣不僅讓學生區別了同音字,又增加了識字量。這是一個很好的課堂生成點。

  2、評價的多樣化

  老師的評價對學生是非常重要的,一句好話足以讓學生增強信心,保持良好的學習態度。特別是一年級學生,我的評價語還欠生動豐富。

  識字教學如何讓學生既有興趣又學得紮實?教學永遠是不斷改進的藝術,我將不斷反思,不斷進取

  菜園裡的教學設計與反思8

  陶行知先生說:“要實行學生人體的大解放,讓學生充分享有心靈的自由,讓學生在課堂中動起來。”教師積極創設活動,讓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全過程,增強學生的自我體驗與實踐,發展學生的主體。怎樣才能使活動在語文教學中實施更有效?透過一學期教學實踐總結,我認為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讓學生有活動的時空

  充分給予學生的自主學習時間和空間,以個體學習為主,讓學生親身參與,這就必須使教材貼近生活。

  著名教育家贊科夫說過:“如果真正廣闊的生活衝進教室的大門而來到課堂,教室的天地就更開闊了。”在教學中,從生活實際出發,把教材與生活相融合,讓學生在有趣的生活中學習。《菜園裡》我讓學生走出課堂,課前到菜市場去買菜,認識菜、瞭解菜。課後,讓學生學種菜。學生在自由時空中遇到新事物、新問題,覺得有趣,不自覺動眼觀察、動手收集、動嘴詢問、動腦思索,這不正是陶行知所說的六大解放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直接感受到語言的魅力。

  二、讓學生有選擇的權利

  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個性都有差異。教學活動中要以學習者為中心,重視學習的個性。在《菜園裡》教學中,我安排這樣一環節,選擇自己喜歡方法介紹一種菜:①觀察蔬菜②讀課文③畫一畫④與別人討論。學生有選擇的自由,也就是在這樣無拘無束的活動中發展個性,發揮學生主動性。

  三、讓學生有展示的舞臺

  設計豐富的活動形式為學生提供發展自我展示的學習舞臺,讓學生居於活動的中心,成為活動的主人,激發學生的興趣。

  在《菜園裡》教學中,我設計找朋友的遊戲和說蔬菜的活動。行式多樣:同桌合作,小組合作,小記者採訪。這不僅加深對蔬菜瞭解,更讓學生在快樂情緒中感受到閱讀樂趣,進行認字、說話練習,培養合作的能力。又如把學生買來的菜放在一起,舉行蔬菜展。此時,教室猶如一片菜園,學生在這種情境下,自然而然地理解“紅綠黃紫真好,菜園一片好風光。”使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活動,讓學生自己參與,自主選擇,自主體會,自主發展。

  活動,讓學生愉快地去感受、去體會、去思考、去認識。

  菜園裡的教學設計與反思9

  一、創設生活情景,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生活是教學的源泉,也是學生們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在教學中,注重從生活實際出發,把教材與生活相融合,讓學生在有趣的生活中學習。在學習《菜園裡》一課前,我讓學生走出課堂,課前跟著爸爸媽媽到菜市場去買菜,認識蔬菜、瞭解蔬菜。學生在自由時空中遇到新事物、新問題,覺得有趣,不自覺動眼觀察、動手收集、動嘴詢問、動腦思索,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直接感受到語言的魅力。

  二、給學生選擇的權利,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個性都有差異。教學活動中要以學習者為中心,重視學習的'個性。在《菜園裡》教學中,安排的環節使學生有選擇的自由,也就是在這樣無拘無束的活動中發展個性,發揮學生主動性,縮短了教師與學生的心理距離,還給學生自主選擇的權利,形成最佳的心理響應。在《菜園裡》一課的教學中,我特意安排這樣環節,請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蔬菜,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介紹一蔬菜,這樣給學生以選擇的自由,也就是在這樣無拘無束的活動中發展個性,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三、給學生有展示的舞臺,在趣味中學習兒歌。

  兒童是學習的主體。但在以往的教學中,學生很難形成主體意識,這樣的學習者是很難獲得主動發展的。因此,我為了滿足學生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設計豐富的活動形式。如讓他們找出自己喜歡的水果,在特定的情景中擔任角色,扮演角色為學生提供發展展示自我的學習舞臺,讓學生居於活動的中心,成為活動的主人,激發學生的興趣。又如出示菜園風光圖,此時,教室猶如一片菜園,學生在這種情境下,自然而然地理解“紅綠黃紫真好,菜園一片好風光。”使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不足之處

  在這一節課的教學過程中,還存在很多的不足和遺憾。

  1、聲音太大,給學生和聽課的老師造成疲憊感。

  2、在朗讀教學中,指導不夠到位。如在指導“衣裳”這一輕聲詞的朗讀中,可將詞語先從句中提取出來反覆讀,在放回句中讀,效果會更好。

  3、教師板書不夠美觀。四、朗讀的形式還不夠多等等。在接下來的教學中,定會不斷反思改進教學,以求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菜園裡的教學設計與反思10

  在這堂課中,自己感覺還存在著許多的遺憾和不足。

  1、時間拖沓,老師話語較多,應把課堂還給同學,讓學生多說自己的發現。讓學生養成獨立自主學習的意識。

  2、教學語言不夠兒童化,語調變化不大,教學評價語不夠豐富。且朗讀感情不足,過於平淡。應重點培養學生的朗讀技巧,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加字,不漏字。

  3、在教學生字時,教師講解時間過多,時間分配不合理。歸納識字方法不夠全面。指導寫字時,老師應先明確筆順,再讓學生觀察生字的特點,自己發現生字的特點,熟悉生字的每一個筆順在田字格的位置,老師範寫,進而書空。在生練習書寫生字,教師班內檢視並加以指導。好的可放在幻聽片上全班點評。

  4、課程後半段時注意力明顯渙散,需加強教師的引導、調控課堂的能力,如可編些與課堂有關的.課間操,讓學生一起做一做,吸引學生注意力,讓注意力集中。

  5、在學生朗讀“辣椒長個尖尖嘴”時,學生髮現“長”是個多音字,教師應及時板書點播。

  菜園裡的教學設計與反思11

  在《菜園裡》教學設計中,我試圖將生活引入課堂,創設生活情景,讓學生體驗生活,認識生活,探究生活,讓生活成為學習語文的金鑰匙。

  一、創設生活情景,激發學習興趣。

  著名教育家顧泠沅說:“在課堂教學裡對教師最有意義的是孩子學習動機的激發,也就要使學習的內容讓孩子感興趣,對有了興趣的事,孩子就會認真把它學好。”這話表明,熱愛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最大的動機。片斷1中,將菜園搬進教室,創設生活化情景,將教學內容的特點與兒童的生活實際相聯絡,構建一個開放自主的課堂,引起學生極大興趣。具體的材料,經驗性的知識牢牢地吸引住學生注意力,人人躍躍欲試,個個爭先恐後,在這種心態下識字,事半功倍。

  二、調動多種感官,聯絡生活感悟。

  學生在認識和發展上是用“形象和聲音來思維的”,我們的教學過程是一個動態建構的過程。關注生活,關注經驗,在片斷2、片斷3中,教師調動學生多種感官,讓學生自主感知,探究發現,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給學生心靈放飛的權利,喚起學生的生活經驗,學生在體驗成功中飛揚了個性,明確了事理,發展了語言,感悟了課文。

  三、拓展實踐活動,迴歸生活運用。

  新課程理念認為,凡是有助於學生的成長與發展的活動及可能開發與利用的,物質的,精神的材料與素材,都是課程資源。學生作為生活在現實生活中的一員,接觸更多的是生活世界,語文學習和學生生活息息相關,語文教育理應迴歸生活。片斷4中,將學生日常生活最熟悉的菜譜納入課堂,讓學生認讀、鞏固生字,片斷5中,引導學生觀察蔬菜,畫蔬菜,創作兒歌,將知識與經驗,課內與課外結合起來,為學生個性的充分發揮開闢空間,這些實踐活動,對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是有幫助的。

  總之,語文教學與生活緊密相連,語文教學只有紮根於生活這一片沃土,才能發芽、開花、結果。生活,應該成為學習語文的金鑰匙!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