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太后,趙之清河觀津人也閱讀答案
竇太后,趙之清河觀津人也閱讀答案
竇太后,趙之清河觀津人也。呂太后時,竇姬以良家子入宮侍太后。太后出宮人以之賜諸王,各五人,
竇姬與在行中。竇姬家在清河,欲如趙近家,請其主遺宦者吏:“必置我籍趙之伍中。”宦者忘之,誤置其籍代伍中。
籍奏,詔可,當行。竇姬出遞。怨其宦者。不欲往,相強。乃肯行。至代,代王獨幸竇姬,生女嫖。後生兩男。而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為帝而王后卒。及代王立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孝文帝立數月,公卿請立太子,而竇姬長男最長,立為太子。立竇姬為皇后,女嫖為長公主。其明年,立少子武為代王,已而又徒梁,是為梁孝王。
竇皇后親蚤卒,葬觀津。於是薄太后乃詔有司,追尊竇後父為安成侯,母曰安成夫人。令清河置園邑二百家,長丞奉守,比靈文園法。
竇皇后兄竇長君,弟曰竇廣國,字少君。少君年四五歲時,家貧,為人所略賣,其家不知其處。傳十餘家至宜陽為其主入山作發幕臥岸下百餘人岸崩盡壓殺臥者少君獨得脫不死。自卜數日當為候,從其家之長安。聞竇皇后新立,家在觀津,姓竇氏。廣國去時雖小,識其縣名及姓,又常與其姊採桑而墮,以為符信,上書自陳。竇皇后言之於文帝,召見,問之,具言其故,果是。又復問何以為臉?對曰,姊去我西時。與我決於傳舍中。丐沐沐我,請食飯我,乃去。於是竇後持之而泣,泣涕交橫下,侍御左右皆伏地泣,助皇后悲哀。乃厚賜田宅金錢,封公昆弟,家於長安。
竇太后好黃帝與老子言,帝及太子諸竇不得不讀黃帝與老子,尊其術。竇太后後孝景帝六歲(建元六年)崩,合葬霸陵。
(選自漢.司馬遷《史記·外戚世家》第十九,有刪改)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傳十餘/家至宜陽/為其主入山作炭/暮臥岸下/百餘人岸崩盡壓/殺臥者/少君獨得脫不死
B.傳十餘家/至宜陽/為其主入山作炭/薛臥岸下百餘人/岸崩/盡壓殺臥者/少君獨得脫/不死
C.傳十餘/家至宜陽/為其主入山作炭/暮臥岸下百餘人/岸崩/盡壓殺臥者/少君獨/得脫不死
D.傳十餘家/至宜陽/為其主入山作炭/暮臥岸下百餘人/岸崩盡壓/殺臥者/少君獨得脫/不死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諸王,漢初實行分封制,分封的諸侯王有同姓也有異姓,七國之亂以後,封國就只有租稅收入,國內官員的任免、鹽鐵等都收歸中央。
B.太子,是被現任皇帝依法定程式確認為皇帝繼承人的子侄。太子的地位僅次於皇帝,所居稱東宮,又稱為少陽宮。太子擁有自己的、類似於朝廷的官僚系統。
C.老子,中國春秋時代思想家、哲學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和黃帝學派的創始人黃帝並稱為“黃老”。
D.霸陵,漢代著名的皇帝陵墓之一,和漢高祖修建的長陵、漢景帝修建的陽陵、漢武帝修建的茂陵、漢昭帝修建的平陵合稱“漢代五陵”,修建之地也因此得名“五陵”。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竇姬曾經主動向宦官要求,一定要把她的名冊放在去趙國的隊伍裡,但宦官把這件事忘了,錯把她的名冊放到去代國的隊伍中了,導致她的人生髮生了鉅變。
B.竇皇后的.雙親早已去世,葬在觀津,這時薄太后就下詔有關官員,追尊竇皇后父親為安成候,母親為安成夫人。
C.代王成為皇帝之後,王后和所生的四個男孩接連病死,竇姬的長子就被立為太子,竇姬也被立為皇后,第二年,竇姬的小兒子被封為代王。
D.竇太后的弟弟竇廣國年少時被人劫掠後賣與他人,命運坎坷,好在他記得小時候與竇太后的-些事情並以之為證,得以與竇太后相認,從此過上了富貴生活。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竇姬出涕,怨其宦者,不欲往,相強,乃肯行。(5分)
(2)對日,姊去我西時,與我決於傳舍中,丐沐沐我,請食飯我,乃去。(5分)
答
10.B
11.D(霸陵不屬於五陵,另外一個是漢惠帝修建的安陵。《琵琶行》“五陵少年爭纏頭”中的“五陵”即指這五處陵墓.)
12.C“代王成為皇帝之後,由於王后和所生的四個男孩接連病死”錯。代王尚未入朝立為皇帝之前王后就死了。)
13.(1)竇姬流出眼淚,埋怨那個官官,不想去,強制她走,她才肯動身。“涕”“相”“乃”各1分,句意2分。)
(2)他回答說;“姐姐離開我西去的時候,和我在驛站宿舍裡訣別,姐姐討來來汁給我洗頭,又要來食物給我吃,然後才離去。”(“去”第二個“沐”“飯”各1分,狀語後置句1分,句意1分。)
參考譯文:
竇太后,趙國清河觀津人。呂太后的時候,竇姬以良家女子的身份選入宮中服侍太后。後來太后把一批宮女遣送出宮賜給各諸侯王,每王五人,竇姬就在這批宮女之中。竇姬家在清河,想到趙國離家較近,就請求那個主管遣送的宦官:“一定把我的名冊放在去趙國的隊伍裡。”宦官把這件事忘了,錯把她的名冊放到去代國的隊伍中了。
名冊上奏,詔令說可以,應該啟程了。竇姬流出眼淚,埋怨那個宦官,不想去,強制她走,她才肯動身。到了代國,代王偏偏只寵愛竇姬,生下女兒叫嫖,後來又生了兩個男孩。代王王后生了四個男孩子。在代王尚未入朝立為皇帝之前王后就死了,等到代王立為皇帝,王后所生的四個男孩子也接連病死。孝文帝即位幾個月之後,公卿大臣請求立太子,竇姬的長子年齡最大,被立為太子。竇姬也被立為皇后,女兒劉嫖為長公主。第二年,立小兒子劉武為代王,不久又遷徙到梁國,這就是梁孝王。
竇皇后的雙親早已去世,葬在觀津。這時薄太后就下詔有關官員,追尊竇皇后父親為安成侯,母親為安成夫人。下令清河設定二百戶的園邑,由長丞侍奉看守,一切都按靈文園的做法。
竇皇后的哥哥竇長君,弟弟叫竇廣國,字少君。少君四五歲的時候,家境貧窮,被人掠去後出賣。他家中不知他被賣在何處。又轉賣了十幾家,賣到宜陽。他為主人進山燒炭,晚上一百多人躺在山崖下睡覺,山崖崩塌,把睡在下邊的人全都壓死了,只有少君脫險,沒有被壓死。他自己算了一卦,斷定他幾天之內要被封侯,於是就從主人家去了長安。聽說竇皇后是剛被封立的,她的家鄉在觀津,姓竇氏。廣國離家時年齡雖小,也還知道縣名和自家的姓,又曾跟姐姐一起採桑,從樹上掉下來,把這些事作為證據,上書陳述自己的經歷。竇皇后把這件事告訴文帝,廣國即被召見,問他,他詳細說明了情況,果然不錯。又問他還能用什麼來驗證,他回答說:“姐姐離開我西去的時候,和我在驛站宿舍裡訣別,姐姐討來米汁給我洗頭,又要來食物給我吃,然後才離去。”於是竇後就拉住弟弟痛哭起來,涕淚縱橫流下。左右侍從也都趴伏在地上哭泣,一起為皇后助哀。於是賞賜他很多田地、房屋和金錢,又分封與皇后同祖的竇氏兄弟,讓他們遷居到長安。
竇太后愛好黃帝和老子的學說,皇帝、太子以及所有竇氏子弟都不得不讀《黃帝》和《老子》,尊奉黃老學術。竇太后比景帝晚六年去世,她與文帝合葬在霸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