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裡的中國的觀後感800字(精選12篇)
典籍裡的中國的觀後感800字
《典籍裡的中國》是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視綜合頻道與央視創造傳媒聯合推出的大型文化節目,共11期,由撒貝南擔任當代讀書人,王嘉寧擔任節目主持人,田沁鑫擔任藝術總監。下面小編為大家推薦典籍裡的中國的觀後感800字(精選12篇)供大家參考!
典籍裡的中國的觀後感800字1
近日,央視綜藝《典籍裡的中國》正熱播,第一期節目有關《尚書》。翻開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發黃的史冊,閱讀經典,知道我們生命緣起何處,知道我們的腳步邁向何方。讀“政書之祖,史書之源”的《尚書》,品百味人生。
翻開《尚書》,我品味到其歷史悠久,堯舜禹夏商周;翻開《尚書》,我品味到古代先賢篳路藍縷創造的豐富文明;翻開《尚書》,我品味到青石刻經,青史永存的文化傳承……當然《尚書》的魅力,絕不僅限於此。
翻開《尚書》,品味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傳承的堅定信念。瞭解《書》的人,必定會熟知“伏生護書”的感人故事。絕不僅浮生牆壁藏書,此可謂,一家其心護《書》周全——愛子因護書,以命相搏,被亂軍殺死;妻子一路挨餓受凍仍止其燒書取暖。他們用行動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的讚歌。才能有後世“漢無伏生,則尚書不傳;傳而無伏生,亦不明其意”的高度美譽。中國文化不絕如縷,薪火相傳,正是因為無數先賢拼了命也要護其周全的堅定信念。上有玄奘西行“寧可向西走一步就死去,也絕不向東退一步以求生”的信念,使佛教在中國文明史上熠熠生輝;下有七十年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味詩詞之美的葉嘉瑩“續易安燈火,得唐宋薪傳,繼靜安絕學,貫中西文脈”使古典詩詞,在今天為人熟知,廣泛傳誦。這一系列燦爛光輝的文明史,離不開一代代文學家們的傳承。他們以血肉之軀鑄就文化之屏障,以卓然之姿增補歷史的璀璨輝煌,以堅定的信念,讓文化之花燦爛的綻放在祖國的沃土上。吾輩青年更要以這種堅定的信念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翻開《尚書》,品味其蘊含的治國理念——民本思想。“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尚書》中如是記載;孟子曾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就連歷史上著名的明君李世民都在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可見作為“民本”思想源頭活水的《尚書》蘊涵著如此深刻的哲理。讀上《尚書》,體悟大禹定九州,奠高山大川的氣魄;品《尚書》,感悟武王“稱爾幹,比爾幹,立爾矛,予其誓”的英勇。而這都源於對百姓的愛,源於心中的大義。學習尚書,傳承經典,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確保人民共享發展成果,實現共同富裕,生活中無時無刻不體現著尚書的深遠影響,吾輩青年更要在這最美好的年華里,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讀《書》而知先賢政治本,知朝代興廢之由,知個人修之要。《尚書》之正氣,像星星一樣奔流在那漫長的歲月間,鐫刻在了未來的璀璨星河中。我們更應細讀《尚書》,讓《尚書》之正氣,在遙遠的未來奔向經久與不朽,綻放萬丈光芒。
典籍裡的中國的觀後感800字2
有什麼是你拼盡一生所守護的?
俗話說,唯有詩和遠方不可辜負。那麼對於伏生而言,則唯有《書》與講《書》不可辜負。戰火的響聲,淹沒了他的嘆息;兵車捲起的灰塵,掩蓋了他護書的身影。豈不嘆,楚人一炬成焦土;豈不恨,戰爭紛亂擾安寧;豈不幸,伏生留書傳千古。他若僂之背影飽含了月歲的沉澱,所講之《尚書》實現了千年的穿越。伏生一家,視《書》如命,拼盡一生,才得弦歇不掇,薪火相傳。伏生守護《尚書》一生,守護著寶貴華夏文明,照亮過去,更照亮未來。
當今日的我們安享繁華與和平時,邊境的石頭與棍棒無情地奪走四位戍邊英雄的生命。“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而不可凌”,在雪山書寫下自己一生所守護的,用行動義不容辭守邊防。“清澈的愛,只為中國”,陳紅軍、肖思遠、陳祥榕、王焯冉烈士將鮮血揮灑邊疆,衛國土不失半寸,既是使命在側,責任在身,更是生死攸關之際為所守之中國,獻上自己的一生。英雄們愛國守邊,獻出生命,才得國土安寧,主權完整,人民生活康樂。
又有什麼是你終其一生所追求的?
古時為了錢、權、名、利戰戈不斷,今時為了房子車子票子迷失了方向。究竟什麼才該是這生吾之所求?又究竟是什麼支撐著信念去守護所謂的心靈至高地?
你心靈至高地,住著什麼?可能對於如我們一般的學生,早已被社會正規化填滿了名牌大學,可終點又何嘗在此,這不過是起點而已。所要追求的,不應只是眼前的苟且。
我們很難平衡所求,就像伏生也會希望與妻兒共讀《尚書》,陳紅軍烈士也想多陪陪妻子和未出生的孩子,詩和遠方也是美好的象徵。可最終,他們選擇他們所守候和追求的,還是這些讓我們永遠銘記的萬死以赴。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就像無數留名青史的英雄,是社會的模範,也是每個人優先具備的精神,刻在民族心、民族魂裡。
到底追求何事,守護何方?
今天的川流不息中,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選擇。就像當年張繼名落孫山時寫下的《楓橋夜泊》留傳千古,而中舉之人卻沒人被歌頌。但張繼面對的卻是落榜的落寞,中舉之人面對的是明日的榮華富貴。
就像著名辯論賽“青年人到底該做加法還是做減法”中說的——你可以為自己的生命加重量,去承擔更多的責任,但你可能會很辛苦;也可以選擇為自己的生活打拼。沒有說誰幸福誰不幸福,只是每個人認為的幸福不同罷了。
熱淚滾燙,誰不是傾盡一生求一個好結果,無論過程如何,無論生命長短,終是成就了所追求的,守護長了所守護的,才是我們真正想得到的。
“魂兮歸來,以瞻家邦。”我想,我所求的並不是明天的三餐,而是明天我能為充實自己做點什麼;我所守的也不止於一隅,而是未來我能盡力守護這片土地上我所能守護的一切。
典籍裡的中國的觀後感800字3
面對氾濫不絕的洪水,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治洪水,定九州,保民主;面對紂王慘無人道的暴政統治,武王攏民心,順天意,英勇作戰。這些家喻戶曉的歷史事蹟,在《尚書》中有詳細記載。如今,我們捧起《尚書》,瞭解其背後的故事,是文明力量的代代傳遞,更是中華精神的深入學習。讀《尚書》,瞭解中華文明,瞭解任何一份文化的傳承都來自於世代堅守,來之不易。
典籍經典的流傳,源於它本身不朽的價值,無法複製的成就,以及難以超越的貢獻。讀史書讓我們明白我們自己從何而來,為何而來,去向何方;讀《尚書》,也讓我們“知先賢治國之本,知朝代興衰之由,知個人修身之要。”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的個體由一個個小的個體組成,而本國的民眾則也反映出一個國家的影子。《尚書》中的思想,與我們當今治國理政之路有許多相似之處,不論是“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民本思想,還是“敦睦九族,協和萬邦”的民族團結,甚至是“克勤於邦,克儉於家”的節儉節約,都能為我們當今國家建設所學習。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當我們於一輪皓月下品讀典籍之雅韻,於一輪青影中品味典籍之內涵,其自身不朽的文化價值,便不言而喻。
典籍經典的流傳,依賴於從古至今代代人的珍視與守護。孔子刪述六經,親自親自整理編纂《尚書》內容以便後世解讀學習;伏生一生獻於《尚書》,年逾九旬仍傳《書》授學;孔子後人孔安國視《尚書》如命,用盡其力促使《尚書》的傳播。幾千年的歲月,幾千載的春夏秋冬,多少次的災難突降,多少次的戰火滿天,穿越幾輪年歲,攻克多少困難,多少人為此堅守付出,《尚書》這部典籍不減此前風韻,還能款款立於我們眼前。不論是精選《書》中精髓的孔子,還是捨命護《尚書》的伏生全家;不論是宣揚《尚書》價值使其廣泛流傳的孔安國,還是當今仍在研究《尚書》的史學專家們,他們懂瑰寶,敬文化,珍文明,他們視傳承全人類的經典為己任,用一己肩膀支起中華文化國庫的一隅天空。
典籍經典的流傳,更在於當今人們的學習與肯定。《典籍裡的中國》中,當伏生看到,《尚書》在如今明亮的圖書館中展覽,聽到如今的孩童用稚嫩清澈的聲音熟練的誦讀“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他一定是震驚、感動又無比欣慰的。如今濃厚的文化氛圍,讓典籍於生活中展示自身的智慧與價值;如今高科技的產品,讓典籍不在一書難求,《尚書》也可以走進尋常百姓家。青石刻石,青史永存;文明薪火,篳路藍縷,代代傳承。我們學習文化元典,典籍經典,內化於心,實踐於行,繼續對此的傳承與學習,繼續構築輝煌的華夏文明。
“稱爾戈,比爾幹,立爾矛,予其誓。”《尚書牧誓》中這樣描述武王伐紂前的立誓場面。新時代的我們,也應立下傳承文化經典,傳遞文明薪火的誓言。畢竟,有典籍才有中國;畢竟,典籍經典輩輩讀,文明薪火才能代代傳。
典籍裡的中國的觀後感800字4
總檯大型文化節目《典籍裡的中國》自播出以來,帶動了社會上有關中華典籍傳承與解讀的熱潮。節目被《新聞聯播》播報16次,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紀檢監察報等國家級媒體刊文報道近100次,全網斬獲熱搜超150條,節目相關話題閱讀量超33億,影片播放量超20億,更受到了《華爾街日報》《新加坡聯合早報》等不同國家和地區媒體的頻頻點贊。
10月10日晚八點檔,《典籍裡的中國》將在總檯央視綜合頻道迎來收官之作。繼與老子、孔子、伏生等古代聖賢相遇對話後,最後一期中,“當代讀書人”撒貝南將引領觀眾親臨陽明先生學堂,走進《傳習錄》這部立志、立言之作,立德、立身之典,與三位讀書人一起為大家解讀“知行合一”思想的真諦。
提起明代思想家王陽明,我們眼前可能會浮現出一個吟誦著“吾心自有光明月”的消瘦身影,穿越近五百年的時光,陽明學歷經跌宕起伏,仍散發著睿智的光輝。他的思想學說、處世之道,都已經成為中國文化基因的一部分。
本期節目將圍繞集中體現王陽明哲學思想的語錄體著作《傳習錄》展開,透過講述書中最富有特色的“知行合一”思想,傳承注重實踐、實幹興邦的重要理念,並從王陽明波瀾壯闊的人生命運中,感悟“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先賢智慧。
《傳習錄》書名源自《論語》 作者王陽明用一生踐行“知行合一”思想
《傳習錄》通行本為三卷,約八萬餘字,成書原因與另一部儒家典籍《論語》非常相似,都是弟子對老師言行、思想的記錄和整理。巧的是,《傳習錄》這一書名也源於《論語》中記載曾子的那句: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中國哲學史學會副會長、浙江大學哲學系教授董平解釋道:“‘傳’是老師所講述的內容,還包括事件的處理方式、行為、態度;‘習’是實踐、行動,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老師所傳授給我們的東西,我們有沒有時時地去實踐、去運用,用‘傳習’作為書名,我們就可以知道弟子們是想把陽明先生的思想記錄下來,不斷地將它運用於實踐。”
《傳習錄》反映了王陽明整個生命歷程的思想探索,其內容是對儒學理論的創造性繼承與創新性發展。“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已經成為了中國哲學史上最富典範性的命題之一,對此後中國乃至東亞的思想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縱觀王陽明五十七年的生命歷程,他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實現了中國古代文化的理想人格,後世人評價他“真三不朽”,也就是“立德、立功、立言”。
王陽明從小立志“學為聖賢”,曾為鑽研格物之理,格竹七日卻一無所獲,反而因為勞神留下了咳血的疾病,後來一直身體欠佳。入仕後,又逢官宦專權,受牽連慘遭廷杖,好不容易撿回一條性命,又被貶謫至貴州龍場。這樣的生死考驗,不僅沒讓他灰心喪志,反而促成他龍場悟道,悟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
中國歷史研究院研究員、明史研究室副主任解揚表示:“陽明先生一生都在踐行‘知行合一’的觀念,那麼我們今天要怎麼理解這句話呢?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以知促行、以行成知,陽明思想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幫助我們培養自主意識,肯定自我價值,成為對時代有用的人。”
學史力行,行勝於言。無論是對個人還是國家,都應銘記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於實處用力,從“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唯有如此,才能學以致用、實幹興邦。
“龍場悟道”激發心靈震顫 身臨其境感受“知行合一”,觸控聖賢偉岸人格先賢典籍是源頭活水,後世典籍如百川奔流,共同匯入中華文明的不息長河,奔湧千年,從未斷流。《典籍裡的中國》開播以來,營造了感人至深的故事講述場,跨時空演繹了伏生一生守護和傳承《尚書》的故事、“古有《天工開物》,今人繼往開來”的'科學精神、李時珍“身如逆流船,心比鐵石堅”的醫者品格,並生動詮釋了司馬遷、屈原、孫武等人深切的家國情懷,周文王、老子、孔子等古代聖賢思想的精華和內涵。可以說,節目期期有文化的燃點,以及情感的爆點,驚豔了觀眾,成為無數“典迷”心中的“封神之作”。
本期《傳習錄》的戲劇舞臺採用倒敘的創作手法,將從王陽明去世前一年接到前往廣西平叛的詔令講起,回顧他從少年立志、踏上仕途,到挨廷杖貶謫貴州、龍場悟道、平寧王之亂的坎坷一生。
王陽明人生的重要節點“龍場悟道”,在演員辛柏青的詮釋下直抵人心。首次嘗試古今穿越現場表演的辛柏青,也稱自己對這場戲的印象極為深刻:“我想這個應該是來自生命最深處的吶喊,確實是每次喊完都差點要暈厥了。你看我(在舞臺上)踉蹌了一下,那不是設計。我衝著大屏來了一個‘我明白了’,其實是震爍古今的聖賢強有力的一句話,在那一刻他知道了什麼是聖人之道。”
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蒙曼介紹:“儒家歷來有重視實踐的傳統,但是在傳統思想裡頭,‘知’和‘行’往往是作為兩件事來看待的,而且多主張知先、行後,王陽明首次把‘知行合一’作為一個重要的,而且是系統的哲學命題提了出來,是我們中國哲學史上一次非常了不起的突破和創新。”
在王陽明一眾弟子中,徐愛因為德行兼備而深受喜愛,王陽明曾將其比作“吾之顏淵”。他不僅是王陽明的妹夫,也是最早開始記錄王陽明言論的人。戲劇舞臺上,王陽明與弟子徐愛用生命踐行“知行合一”,最後生死分離的催淚場景也相當令人期待。
王陽明晚年時,和孔子一樣回到家鄉講學。後來,他又接到前往廣西平叛的詔令,心憂家國的王陽明抱病出徵,於第二年客死在回鄉的途中。生命的最後一刻,弟子問他有何遺言,他回答“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坦蕩地結束了自己傳奇的一生。
看到戲劇末尾,王陽明穿越歷史時空,和當代青年圍坐在一起探討《傳習錄》裡流傳後世的閃光思想,蒙曼倍感動容:“我一下子就想起陽明先生的那兩句詩‘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團圓永無缺’,我覺得我們跟傳統文化,歷史跟未來在這一刻團圓了。”
10月10日晚,就讓我們一起在“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古今齊誦中,追慕陽明先生風骨,品讀《傳習錄》中的深邃智慧,共度《典籍裡的中國》第一季收官之夜。
典籍裡的中國的觀後感800字5
入黨志願書文學的力量與美真實存在,尤其是在偉大的作品裡。
中國古典文學中,《楚辭》比肩《詩經》,是中國浪漫主義詩歌的源頭。
它就像是童年時期一個神秘而瑰麗的夢,不僅深刻影響後世的文學創作,甚至潛移默化地塑造著中國人務實下的那份鮮為人知的浪漫。
梁啟超先生曾高度評價:吾以為凡為中國人者,須荼有欣賞《楚辭》之能力,乃為不虛生此國。《楚辭》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其中收錄了屈原的《離xx》《天問》《九章》等經典篇章。今晚,典籍裡的中國將演繹《楚辭》中的名篇,展現屈原心繫家國、追求真理的品格。看直播一起感受中華民族綿延深厚的家國情懷和求索精神!
提到《楚辭》,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其中最具盛名的《離騷》,或天問一號的名稱緣起之作《天問》,但相信在看完本期節目後,大家一定會記住《楚辭》中另一首不朽的詩篇《橘頌》。
屈原的早期作品《橘頌》開創了詩歌詠物言志的先河,表面上歌頌橘樹,實際是詩人對自己理想和人格的表白。生於荊楚之地的撒貝南,自稱是屈原的小同鄉。範文網這次拜訪,撒貝南特地帶了一箱來自屈原故鄉的柑橘,把老先生甜到淚流滿面。
跨越兩千多年的時光,屈原的熱淚為何而流?假如親見天問一號,屈原又會發出怎樣的感慨?本期節目將再度上演一場動人的相遇,既在對話中感悟屈原為何叩問天道,又帶屈原感受今天的中國人如何把最浪漫的詩寫進宇宙,並一代代地延續他路曼曼(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精神。
如何用富有感染力的藝術手法拉近觀眾和歷史的距離?《典籍裡的中國》自開播以來,不斷髮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留下了伏生的“千年一望、宋應星和袁隆平跨越三百年的一握、炎黃子孫向正史之祖司馬遷獻上千年一拜、一碗薄粥嚐盡孔門師生溫情等動人場景。
為了小同鄉撒貝南能夠給屈原送上兩千多年後的故鄉之味,入黨申請書節目組與湖北秭歸建立了緊密的聯絡,並求證了秭歸柑橘的歷史。當地不遠千里郵寄來秭歸柑橘,在錄製當天及時送達北京。每一顆柑橘裡都滿載著跨越千里、跨越千年的濃濃鄉情,也讓舞臺呈現更具真實性和代入感。
本期節目戲劇環節將以柑橘的意象串聯始終,由王洛勇飾演屈原,湯鎮業飾演楚懷王,故事貫穿了屈原與楚懷王少年立志,任左徒後促成合縱伐秦、後因遭貴族讒言離間被兩次流放的一生。
開場戲劇中,屈原一嘗撒貝南帶來的家鄉特產,讚不絕口:好像比我小時候吃的更甜!幾瓣橘子,勾起了屈原對往事的回憶。他和楚懷王從兩個愛吃橘子的孩子,成長為躊躇滿志的少年,那時的他們,就像是並肩生長的兩棵橘樹,想為家國開花結果可惜,最終一個客死於秦,一個自沉汨羅。
節目數次呈現屈原吃著柑橘、雙眼含淚的情景。其中一幕,屈原和楚懷王穿越生死、互道遺憾。當楚懷王離去屈原大口大口吃著橘子,連皮都吞下去了,眼淚則像開了閥門一般,止不住地往外流。
這段表演把主持人王嘉寧看得熱淚盈眶,她注意到,現場從嘉賓到觀眾,幾乎都在擦眼淚。酈波特別感動:橘子不止是屈原和楚懷王共同成長經歷的一個見證,而且是屈原對那片土地、對那片土地上的人民的一種情感的隱喻,也是他對自身的一種期許。
這段飽含人生況味的重頭戲,再現一遍就過的高能演技。被問及為何吃掉橘子皮,王洛勇說:屈原最大的遺憾,就是沒能勸楚懷王留在楚國,我在那個瞬間,發現橘子和橘子皮是一體的,和兩人童年時代的友誼是一體的。就是有那麼一個瞬間,你真的是感受到把自己交給了這個人物。撒貝南非常敬佩王老師:這就是無法設計的戲,是那一瞬間的爆發,你把橘子皮塞到嘴裡的時候,所有的情感濃烈到了極致!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副主任、中國先秦史學會常務理事劉國忠分析道:屈原出生於戰國時期楚國的貴族家庭,可能從小就受到很好的教育。屈原在《橘頌》一篇中,以他生長之地盛產的橘子來做自我比喻,表達了他早年即有的遠大志向。
后皇嘉樹,橘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深固難徙,更壹志兮。這幾句詩在節目中數次出現,它的意思是:皇天后土孕育了美好的橘樹,這些橘樹生來就適應南方,稟受天命,不離故土。可以說,《橘頌》之於屈原,是從他的生命中萌發出的一篇詩歌。對家國的熱愛,伴隨著他的成長。他立志要輔佐楚懷王,做一個賢能之士,為了美政理想而探索不息。
從《天問》到《離騷》
飄逸的浪漫,有著跨越千年的深沉力量
在奔湧不息的中華千年文脈中,《楚辭》作為中國首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和《詩經》一起奠定了中國詩歌發展的基礎。它的一歌一詠、浪漫綺麗,深遠影響著兩千年來的詩詞歌賦,以及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
回望歷史,唐代詩人李白延續了《楚辭》浪漫飄逸的風格,鑄就了中國文學的另一座高峰;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自兒時起就特別喜歡《楚辭》,並用一生踐行路曼曼(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為後人留下來天眼這雙繼續尋找答案的眼睛。
本期《典籍裡的中國》將讓老年屈原在歲月長河全面的範文寫作網站裡遇見編訂《楚辭》的西漢文學家劉向、承襲《楚辭》浪漫主義筆法的詩仙李白及天眼之父南仁東,並特別為屈原和南仁東打造了一場跨越時空的天問。他們的成年時代和幼年時代一問一答,交錯呼應,最後共同在路曼曼(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心靈宣言中,正式開啟《楚辭》的識讀之旅。
楚辭本義泛指楚地歌辭,後來專稱以楚國屈原的騷體作品為核心的一種新詩體。據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酈波介紹:《楚辭》大多書楚語、作楚聲、紀楚地、名楚物,用充滿浪漫主義的風格來詠物敘事,而且強調民生關懷和個人修養。
浪漫的《楚辭》為何跨越千年依然澎湃人心?為精煉有力地詮釋《楚辭》的精髓,節目將重點聚焦《離騷》《天問》和《橘頌》,力圖透過其華麗而飄逸的外表,引領觀眾感受它滾燙而堅毅的核心。
說到《離騷》,許多觀眾可能又愛又恨,其想象之豐富、情感之真摯,燦爍古今,同時又因為相對拗口、生僻字多,實在難以記誦。屈原在《離騷》中提到了華夏民族的諸多先賢,並把心中的理想說予他們。為幫助觀眾更好地理解《離騷》,節目重點打造了兩幕場景:一幕是屈原在汨羅江畔和彭咸大夫的生死對話;一幕借屈原和先祖先賢的傾心交流,道出《楚辭》的創作緣起及深刻內涵。
典籍裡的中國的觀後感800字6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很多優秀文化已經隨著歷史的發展而消亡,心得體會範文這些代表著中華民族精神的典籍,我何時真正的崇敬?何時真正的潛心學習?這些都是世間大道,而我卻在得來全不費工夫的環境下,沒有對他們引發崇敬之情,沒有用心去體悟,在茫茫人海中,猶如浮萍,隨波逐流,向細枝末節處找尋人生的答案,愧對古聖先賢,愧對列祖列宗。
《典籍裡的中國》的熱播,是中華之幸,民族之幸。經典猶如大樹之根,不知其根,也就不知其意,不知其意也就肆意妄為!中華五千年的文化,來得多麼不容易,來得多麼坎坷,又來得多麼深沉。這一份厚重的禮物,讓多少中華兒女為之汗顏,我們忘記了歷史,忘記了古聖先賢,但是古聖先賢卻記得我們,記惦著他們的子孫!透過《典籍》的方式對我們諄諄教誨,讓大家追根溯源,迴歸人生的大道。
在《論語》述而篇中:志於道、據於德、行於仁,遊於藝,這就是我們人生的脈絡。但我們在忙忙碌碌地工作、生活中,忽視了根本,只是在遊於藝,向錢、物而行。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因為,我們的人生價值排序出現了問題,特別是很多家庭有了錢後,物質生活豐富了,但精神層面出現了的問題,隨著社會物慾的影響,不斷地搖擺不定,人生找不到方向,這就需要我們重回經典,在經典中找到人生的答案:以道作為自己的人生方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們不需要抱怨社會的不公平,古聖先賢們在宣傳大道的時候,有多少君王和百姓不認可他們,他們仍然道心不改,堅持自己的夢想,堅持自己的人生方向,因為他們懂得大道不孤。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向他們學習,堅持維護社會和諧和服務廣大人民之大道,初心不改,不用抱怨,不用悲傷,不要讓負面的能量侵入內心,而要像陽光一樣,照亮他人。
當前社會分工越來越明確、具體,甚至有人在某一方面的建樹而沾沾自喜,我們當有君子不器之心,包容萬物,合二為一,以他人之長處,滋潤自己內心,長養自己的德行,克己復禮,嚴於修身,養一身浩然正氣。像古聖先賢一樣,為道可以忘我、忘軀。
向道而行,踏芒而歌!中華民族的人文精神已經在古聖先賢們的身上得以體現,我們要學習他們的一言一行,才能讓自己內心的良知越來越升發,心境會越來越開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斷提升我們的文化自信,提升我們的人文自信。
典籍裡的中國的觀後感800字7
農曆牛年大年初一晚黃金檔,《典籍裡的中國》在央視綜合頻道一經亮相,就以強大的思想穿透力和獨特的藝術感染力成為現象級爆款,也成功為文化節目樹立起了新的標杆。
3月7日晚8點檔,《典籍裡的中國》第二期在央視綜合頻道與觀眾再續“經典之約”,聚焦中國首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的百科全書《天工開物》,致敬“古有《天工開物》,今人繼往開來”的科學精神。
“生人不能久生而五穀生之,五穀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這是《天工開物》首篇《乃粒》中的一句話。節目中,相隔300餘年的袁隆平與宋應星透過一粒種子,找到了屬於科學家的共同夢想:求真務實、造福人民。
典籍——
“此書於功名進取毫不相關也”
節目由“當代讀書人”撒貝南帶領觀眾遊歷於時間的長河。他從1961年湖南安江農業學校的一片試驗田裡啟程,遇見立志讓“稻子長得有高粱那麼高,穗子有掃帚那麼長,籽粒有花生米那麼大,每個人都可以在稻穗下乘涼”的袁隆平,而後穿越到300多年前明朝萬曆年間的江西稻田,拜訪同樣為了“五穀豐登,物阜民康”的樸素夢想跋涉不止的宋應星。
這期節目,在戲劇呈現上橫跨宋應星的青年、中年、老年時期,以他和哥哥宋應昇、友人涂紹煃的珍貴情誼貫穿始終,講述宋應星如何在六次科考屢次不中的逆境下,靠著兄弟們的支援與鼓勵,把多年走訪大江南北瞭解到的生產方式和工農技術都記載下來,最後寫出《天工開物》。
此外,舞臺對《乃粒》《舟車》《乃服》《佳兵》等卷所涉及的明代社會生活、生產景象都做了細膩的呈現。《天工開物》的序言中,寫著一句非常有力量的話——“此書於功名進取毫不相關也”。六次科考落榜的失意裡,宋應星沒有被打倒,他在數次趕考奔波的所見所聞中,認識到工農業生產的巨大價值。於是他選擇迴歸自然,走出了一條與當時的讀書人不同追求的路。
穿越——
宋應星和袁隆平“握手”
你能想象宋應星和袁隆平“握手”嗎?跨越多個朝代、發起“古今互穿”模式的第一期節目《尚書》,已然讓《典籍裡的中國》成為觀眾眼中的“穿越高手”。
在《天工開物》這一期裡,老年宋應星在“當代讀書人”撒貝南的帶領下,感受300多年後的“天工開物”:他昔日從江西到京城(北京)得花上半年的趕考路,如今坐上中國製造的高鐵僅需3個時辰左右,若是坐上中國人自己造的C919飛機,則只要一個多時辰就到了;當聽說後世造的大火箭“長征”號可以把月球車載到月亮上,“奮鬥者”號深潛器可潛入大海萬米之深,尤其是在袁隆平院士的稻田裡看到他心心念唸的“乃粒”,他既驚訝又欣慰地連呼了不起:“太好了,天下人衣食富足,我無憾了!”
嘗試——
典籍“知識堅果”
全新亮相的《典籍裡的中國》,將博大精深的厚重典籍作為連線歷史與現實的橋樑,著力從這些中華文化的“集大成者”入手,在鉤深致遠的求索之中,讓年輕人和全世界瞭解“學術中的中國”“理論中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中的中國”以及“為人類文明作貢獻的中國”。
《天工開物》全書共18卷,123幅圖,初版距今已有近400年。其中,不論是百姓汲水舂米的日常工具,還是製取海鹽、鍊鐵紡織的精巧技術,字裡行間都流淌著格物致知、經世致用的科學態度,迸發著熠熠生輝的智慧光芒。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所長張柏春、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蒙曼、中國國家圖書館副館長張志清做客本期節目,在訪談現場為觀眾精煉講解《天工開物》的意義和內涵。他們從神農氏、后稷、宋應星講到袁隆平、屠呦呦等一代又一代矢志不渝的追夢人,從《天工開物》論及先秦時期的《考工記》、東漢科學家張衡的天文學著作《靈憲》、宋代科學家沈括的《夢溪筆談》……
《典籍裡的中國》讓人們看到,科學精神、創新基因一直以來都刻在我們中華民族的骨子裡,繼往開來,傳承不息。
典籍裡的中國的觀後感800字8
大年初二晚上,無聊之餘翻看手機網頁時,看到頭條上對倪大紅老師飾演的伏生讚不絕口,雖不知伏生是何人,但看著網頁上的圖片,不覺便被吸引,認真閱讀完才知道是央視新出的春節檔大型綜藝節目《典籍裡的中國》,一時興起,便想看看演了什麼,開啟愛奇藝app搜尋出來,點開看了幾分鐘,不覺就被節目開篇的精彩解說所吸引。
惟殷先人,有冊有典。典的古體字為:上邊是“冊”,下邊是“幾”即為几上放著書。這樣的解說很明朗的說明了何為“典”,讓人印象深刻!
開篇講述了《尚書》傳承至今的艱難不易,講述了古代文人先賢們愛書、護書、傳書的故事。《尚書》為政書之祖,史書之源。
節目透過古代讀書人伏生與現代讀書人撒貝南的古今對話,透過古代場景伏生護書、講書的事蹟,大禹治水患定九州、周武王牧野盟誓的演繹與現代圖書館孩子們背誦禹貢場景的相互切換,將護書講書傳書的故事有序的講述出來,讓人看懂故事的同時不免產生共情。同時也對曾經學習過得故事、看過的書籍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不再只是存在於腦海中的故事或者看過的只知其字不知其義的文字了。
以前只知大禹是有名的賢君,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透過觀看《典籍裡的中國》,還知道了他劃定九州(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
如節目中古時護書人伏生所問:華夏為何是一體?現代讀書人撒貝南所答:自古是一體。讓人淚目,是啊,華夏自古是一體。
只知武王伐紂建立周朝,不知商紂決戰的牧野盟誓,透過演員們鏗鏘有力的宣誓,對那些簡單的字句有了直觀的認知,原來是這樣的熱血沸騰啊:稱爾戈,比爾幹,立爾矛,予其誓!
今人為何要讀典?知先賢治政之本,知朝代興廢之由,知個人修身之要。所以讀典是多麼重要啊,作為當代的年輕人,我們不僅要讀典、學典、還要傳典。
記得小時候,都是媽媽邊幹活邊教我學習詩歌。從簡單的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窗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到複雜的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再到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等等,透過這樣長期的耳濡目染和媽媽有意無意的言傳身教,使我對這些詩歌印象深刻,記憶猶新外,更對詩歌有了一種本能的喜歡,現在閒來無事時也會翻上一兩篇。
我想小時候的言傳身教、耳濡目染應該是很重要的,所以現在偶爾會和家裡的小侄子一起互相提醒著背背詩歌,以激發他對詩歌的喜歡。我想這也是對於經典的一種傳輸吧!
所以我們在學習經典的同時,向周圍的親人、朋友、同事去傳播,邀請他們中感興趣的一起學習,從而有更多的人來讀典、學典、傳典,應該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吧!如節目中伏生隨著現代讀書人來到現代圖書館看著小孩子們在背誦禹貢: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時淚目的那一幕,他應該是欣慰的吧,因為他及家人歷經艱難保護的書,傳承的書很好的流傳了下來,並且為後人所學習。而且是人人都可以在雲端下載《書》來看了,人人都可以學書、傳書了!
典籍裡的中國的觀後感800字9
剛到新年,《典籍裡的中國》一場“《尚書》的流傳”感動了不少人。真的把詰屈聱牙的古籍活了起來!
可惜,在今古文《尚書》這個問題上,似乎沒有說得很清楚。
《尚書》概況
《尚書》,即上古之書。“惟殷先人,有典有冊”。中國自古重視文獻流傳,上古文獻有所謂的“三墳五典,八索九丘”之說。相傳,楚左史倚相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中國很早就建立了史官制度,其中有“左史記言,右史記事”的說法,事即為百國之春秋,我們今天可見魯國之《春秋》。記言之書,即為《尚書》。
《尚書》為記言,主要記載前代明君賢臣之言論,有典謨誓命訓告。而根據所記朝代不同,又分為虞、夏、商、週四部分。
《尚書》原本稱《書》,漢代以後被列入儒家經典“五經”,故又稱《書經》。
今古文《尚書》差別的產生
自漢初以來,有今文、古文兩種不同的傳本。《漢書·藝文志》說:"《尚書》原有100篇,孔子編纂併為之作序。"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頒佈《焚書令》,秦代的焚書給《尚書》的流傳帶來毀滅性打擊,原有的《尚書》抄本幾乎全部被焚燬。
漢代重新重視儒學,由秦博士伏生口授、用漢代通行文字隸書寫的《尚書》,共28篇,人們稱之為《今文尚書》。
西漢時期,相傳魯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牆壁時,發現了另一部《尚書》,是用先秦六國時的字型書寫的,人們稱之為《古文尚書》。《古文尚書》經過孔子後人孔安國的整理,篇目比今文《尚書》多16篇。
偽古文《尚書》
西晉永嘉年間戰亂中,今、古文《尚書》全都散失了。東晉初年,豫章內史梅賾給朝廷獻上了一部《尚書》,包括《今文尚書》33篇(梅賾從原先的28篇中析出5篇)、偽《古文尚書》25篇 。
唐代,孔穎達撰《五經正義》,其中《尚書》部分就以這部《孔傳》作注。孔穎達撰的《正義》,成為官定本頒行全國,其經文並刻入《唐石經》中。宋代把《孔傳》和《正義》合成《尚書註疏》,明清時刻在《十三經注疏》中。
唐代起,即有人懷疑梅賾所獻《古文尚書》的真偽,宋代吳棫正式提出了考辨,以後遞經明梅鷟、清閻若璩、惠棟等人進行了嚴密考證,最後判定這部書是"偽古文尚書",《孔安國傳》是"偽孔傳",這一本子是"偽孔本"。
如何看待偽古文《尚書》
偽孔本中儲存了今文二十八篇,雖非先秦原本,但也應該是商周文獻的孑遺,仍是當代研究古史的珍貴史料。
李學勤先生強調:“史料不是隻用真假來判斷,而是有可行性高低的問題。”因為研究先發現的大量簡帛書籍,與現存古書相對比,不難看到,在古書的產生和傳流過程中,有以下多種情形值得注意:
1、佚失無存。2、名亡實存。3、為今本一部。4、後人增廣。5、後人修改。6、經過重編。7、合編成卷。8、篇章單行。9、異本並存。10、改換文字。
“總的說來,除了少數經籍早已被立於學官,或有官本之外,古籍一般都要經過較大的改動變化,才能定型。”
清華簡《尚書》
在清華大學2008年7月入藏的一批戰國竹簡中,出現了失傳兩千多年的《尚書》真正原貌。
清華簡中已發現有多篇《尚書》,有些篇有傳世本,如《金縢》、《康誥》等,但文句多有差異,甚至篇題也不相同”。
更多的是前所未見的佚篇。《傅說之命》與今本《說命》不是一回事。《書序》告訴我們《說命》是三篇。當代清華簡的《傅說之命》真是三篇 。
典籍裡的中國的觀後感800字10
《典籍裡的中國?尚書》在牛年大年初一的晚上八點在中央電視臺一臺播出,這一弘揚中華文化的重磅節目,可以說是近年來少見的好節目,一開始就被節目新穎的形式,豐富的內涵深深的吸引住了!節目採用戲劇、影視、訪談相結合的方式,既有演員生動形象的表演,又有專家嚴謹專業、深入淺出的解讀,真正做到了“讓典籍裡的文字活起來”,使得深奧難懂的中國第一部史書《尚書》的中華文化的精髓得以精準地闡釋,使觀眾受到深深地感染,心潮澎湃。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尚書》是我國的第一部綜合性史書,古稱《書》,也是儒家經典的五經之一。歷來被稱為“政書之祖,史書之源”,也可以說是有文字記載以來的中華文化體系的源頭。它分為《虞書》、《夏書》、《商書》、《周書》。西漢學者伏生口述的二十八篇《尚書》為今文《尚書》,魯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牆壁時,發現的另一部《尚書》,為古文《尚書》。西晉永嘉年間戰亂,今、古文《尚書》全都散失了。東晉初,豫章內史梅賾給朝廷獻上了一部《尚書》,包括《今文尚書》33篇,以及偽《古文尚書》25篇。該集以伏生向晁錯傳授《尚書》的歷史故事為主線,現代讀書人撒貝南穿越兩千多年,與西漢的伏生交談,形象傳神地闡釋了《尚書》的文化內涵。
例如,《禹貢》篇記載了大禹治水,吸取父親堵塞治水失敗的教訓,採用疏導治水的方法取得成功的故事,“禹別九州,隨山浚川,任土作貢。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畫面演繹惟妙惟肖,生動形象地再現了大禹治水的場景,解釋了華夏九州從何而來,反映出了中華民族無所畏懼,堅強不屈,戰勝任何艱難險阻的華夏精神,而這種精神正是中華民族歷經六千年而不衰,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而這種精神卻是隻有不到三百年的“美麗賤”“日已洛”帝國所不能理解的,在當今強大的中國面前,仍然用炮艦來中國家門口炫耀,企圖來震懾嚇唬中國人民,豈不讓人笑掉大牙嗎?
“稱爾戈,比爾幹,立爾矛,予其誓。”,周武王牧野誓師,以五萬精兵一條心面對殷紂王七十萬七十萬條心的離散大軍,一舉勝之,深刻地證明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真理。今日中國能夠經過改革開放繁榮昌盛,人民生活日益美好,國力強盛,讓那些西方列強忌憚,讓“美麗賤”帝國極力遏制,不就是“得民心”,“得到多助”的結果嗎?所以,“民惟邦本,本固邦寧”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電視畫面以伏生自述的方式,敘說了徐生一家為保護《尚書》捨生忘死,失去親人的艱難經歷,他這種高尚的品格令人震撼垂淚,肅然起敬。後人曾這樣評價他的功績:“漢無伏生,則《尚書》不傳;有《尚書》而無伏生,人亦不能曉其意。”歷代學者稱其為“尚書再造”。
一部好的電視片,就應當有這種正能量,讓中華文化的精髓植入現代年輕人的心靈,這才是現代傳媒的應有之意。在這一點上,中央電視臺的這部電視鉅作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嘗試和示範。希望後面的內容越來越精彩。
典籍裡的中國的觀後感800字11
大年初一,《典籍裡的中國》在央視1套首播,第一期主題是《尚書》。這樣的央視開年大戲,果然不負眾望。我由衷地講這絕對是一部上對得起祖宗,下對得起子孫的國學大手筆製作。
從央視發展史上來看,這也稱得上一部開天闢地的力作,這種創新的歷史表述方式,或將改變央視老套的敘事方式。看過之後讓我覺得:錯過春晚不足惜,精神的饕餮盛宴必是《典籍裡的中國》。
果然是新年新氣象,央視再用自己強大的製作能力證明了自身不凡的實力。
《典籍裡的中國·尚書》以當紅主持人撒貝南為歷史見證人,這位年輕的知性主持人作為新一代讀書人的代表,暢遊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以伏生對中國著名典籍《尚書》的保護、流傳為故事主線,講述了一個驚天地、泣鬼神的中華文明傳承史。
《尚書》,中國國家圖書館四大鎮館之寶之首,被稱為“政書之祖,史書之源”,相傳是孔子晚年整理編撰而成。
影片以舞臺劇的形式,透過聲光電的巧妙運用,以簡單直觀的綜藝訪談節目藝術表現手法,構建了一部極具衝擊力的歷史舞臺大劇,給觀眾以極大的視覺衝擊力,深深喚起了我作為一名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
主持人撒貝南既是講述者,也是觀看者,同時也是歷史的參與者,他帶領觀眾以第一視角和第三視角,不斷穿越在各個歷史切片之間。
撒貝南與孔子的弟子們大聲誦讀聖言,自然流暢地將故事主線銜接到故事講述者。整部劇中,大量使用回憶、眼神、臺詞等自然過渡手段。策劃好、編劇好、演技好!
回憶與現實,現實與虛構,語言與情感,透過編劇開放、新穎的蒙太奇手法,集成了話劇、舞臺劇、影視劇、綜藝訪談、現代三維技術等各種行之有效的藝術手法,可以說,無一不用其極,而又恰如其分。
這部《典籍裡的中國》稱得上是央視歷史紀錄片的一個新的巔峰,所有的影視、話劇等表現技巧都在一個很高的層面得以完美運用,堪稱經典電視藝術作品。
不得不說倪大紅老師的表演真的太有張力了。尤其,伏生回眸的那一剎,我不禁動容,熱淚盈眶。
一眼千年。在這場漫長的文化苦旅中,先祖先賢們挺過死亡的威脅與離散的痛苦,用他們的虔誠與篤信,還帶著一點驕傲,守護著中華文化的尊嚴,延續著中華文化的血脈。
想起餘秋雨在《文化苦旅》裡寫莫高窟時說的話:“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那麼看那些典籍也是。看那些山川河流殘垣斷壁,那些琴棋書畫詩詞歌賦,那些奇聞軼事民風民俗,都是。那些鮮活律動的生命,將華夏文化根植在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心中,積澱在了我們的民族潛意識裡。
我覺得每個中國人都有一個問題:我們從何而生?為何而來?又將去向何方?《典籍裡的中國》就是正本溯源,“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一個哲學問題,背後都是深情款款的故事,告訴我們每個中國人,自己所擁有的無限璀璨的文化寶庫。這難道不是我看《典籍裡的中國》,並讓我為之感動的最主要的原因嗎?
從唐代王維開始,歷代中國文人墨客都在創作《伏生授經圖》,伏生對於中國文人的影響可謂是世代相傳,生生不息。這些記錄上古先賢言行的書,讓後世懂得治政之本,為人之本,正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最後,我反思了一個問題:什麼是我們的文化自信?
我以為,改成激發文化自信更為合適的。因為,這種文化自信早已深深根植在我們的民族潛意識裡了,積澱了一代又一代;它不需要樹立,它就在那兒,只是沉睡著,只待著一束光將它喚醒。那束光可能是各類大型文化節目,也可能只是,一席話,一頁書。
我突然發現中華文化真的太美了。它們那麼宏大,宏大得令人歎為觀止。它們那麼厚重,厚重得,值得我們世代傳承與守護。
最後祝大家新年快樂,多看經典,多讀書!
典籍裡的中國的觀後感800字12
“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曾有一個“禾下乘涼夢”,水稻長得有高粱那麼高,籽粒有花生米那麼大。中國人順應自然,發現自然,於自然中尋找天人合一之道,袁隆平秉承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大膽創新,累計增產糧食4000多億公斤。
烝民乃粒,萬邦作乂。
神農氏製造耒耜(lěi sì),傳授五穀種植之術時,一定想不到,他的子孫們在這片美麗而富饒的土地上,依靠農耕建立起一個龐大的文明古國。在這個國度裡,人們每天都在遵循先祖的教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時至今日,終於實現了“五穀熟而民人育”的太平盛世。
《典籍裡的中國·天工開物》,正是從年輕的袁隆平在田野間找到一株優良的種稻開始的。在稻香飄逸的原野上,袁隆平與他的前輩宋應星跨時空相遇。這一瞬間的相逢,不是偶然的,它是歷史延續的必然。這是中國人給予土地裡的聖賢們的最高禮讚,書寫了一部關於糧食的偉大篇章。
“讀書人心懷天下,讀書與功名無關!”這是中國知識分子最崇高的價值觀。袁隆平做到了,三百年前的宋應星也做到了。
一部《天工開物》,凝結了《尚書》和《易經》的哲學思想,在人與自然的實踐中,遵自然天工,循人力開物。
《天工開物》,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有人也稱它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被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全書分為上中下三卷18篇,123幅插圖。
書名取自《尚書·皋陶謨》“天工人其代之”及《易·繫辭》“開物成務”,“蓋人巧造成異物也”。
全書按“貴五穀而賤金玉之義”(《序》)分為《乃粒》(穀物)、《乃服》(紡織)、《彰施》(染色)、《粹精》(穀物加工)、《作鹹》(製鹽)、《甘嗜》(食糖)、《膏液》(食油)、《陶埏》(陶瓷)、《冶鑄》、《舟車》、《錘煅》、《燔石》(煤石燒製)、《殺青》(造紙)、《五金》、《佳兵》(兵器)、《丹青》(礦物顏料)、《麴櫱》(酒麴)和《珠玉》。
《典籍裡的中國·天工開物》,依舊以著名主持人撒貝南為歷史見證人,走進老年宋應星在鄉間教書授藝的私塾,撒貝南拿出現代電子裝置上的《天工開物》展示給宋應星看,並告訴他,這本書在三百年後依然被中國人所尊崇,此時學童們一起誦讀書中經典片段:“生人不能久生而五穀生之,五穀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這一幕鏡頭預示著,中華文明的種子將永遠撒播在一代一代中國人的心中。
撒貝南尊稱宋應星為“奉新明儒,田間老人。”這讓我不由得想起袁隆平的形象,他們是如此的相似。他們像土地一樣平凡,也像土地一樣的偉大。宋應星和袁隆平們是神農氏的化身,是中華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