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家長教育孩子心得體會(精選14篇)

初中家長教育孩子心得體會

  初中家長教育孩子心得體會(精選14篇)

  有了一些收穫以後,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中家長教育孩子心得體會(精選1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家長教育孩子心得體會1

  一、家長應幫助初一孩子完成從小學到初中的學習過渡。

  使孩子們做到:

  1、適應變化了的學習環境。初中不同於小學,突出表現為"三多":課多、書多、老師多。不少孩子感到不習慣,對功課應接不暇。家長要引導孩子合理安排時間和精力,不要只重視班主任的課而忽視科任教師的課。

  2、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養成科學的作息守時、專注的讀書聽課、積極的勤學好問、獨立鑽研問題、自我驗收的習慣等。

  3、學會科學的學習方法。中學的學習任務很重,學校把學習方法指導已列入教學內容,家長要積極配合。一般強調五個環節:①預習②聽課③筆記④複習⑤作業。

  4、明確智力上要"三過渡",初中一年級與小學高年級在智力培養上既有銜接又有發展,要完成三個過渡:一、在感知方式上,由以聽覺型為主轉變為以視覺型為主,重視觀察能力的培養。二、在記憶方式上,由以機械記憶為主轉向以意義記憶為主。三、在思維方式上,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要鼓勵孩子學會獨立地對學習材料進行綜合、判斷、推理,發展思維能力。

  5、加強意志鍛鍊。家長要使孩子在不斷進步、不斷成功的喜悅中增強信心。

  二、家長應幫助初二的孩子防止成績下滑。

  初二階段部分學生學習成績容易下滑,如果得不到及時指導,必然導致心理上的厭學情緒,引起學習上的惡性迴圈,那麼,初二學生的家長,應如何幫助自己的孩子防止成績下滑呢?

  1、提高孩子對學習的認識。初二所學知識的難度明顯比初一加大,功課有9門課之多,只完成每天作業、到考前才臨時突擊複習,是遠遠不夠的。家長應著重指導孩子養成良好的複習習慣:當天學的,及時複習;單元學的,整體複習;階段學的,系統複習。

  2、改進孩子的學習方法:知識是有規律的,初二的學生應該能夠認識到一些學習規律掌握恰當的方法了。家長對此也應該明確認識到掌握科學的方法比掌握具體知識更重要。

  3、排除孩子的學習困擾。有些孩子成績下滑是有多種原因的,心理因素是其重要的一方面。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可以和孩子仔細談談心,幫助孩子克服心理障礙,及時疏洩不良情緒。

  三、初中畢業年級的家長,應盡的責任。

  1、對孩子進行全面透徹的瞭解。瞭解孩子在初三面對大容量的學習任務時的心理狀態,使其對學習充滿信心,勤奮刻苦,有針對性地對孩子進行談心、教育,並要多與老師聯絡。

  2、關愛、理解、支援孩子。初三學生的學習任務繁重,每個學生的基礎不一,智力各異,學習成績有差異是必然的。家長要從實際出發,對孩子既要督促又不苛求。要鼓勵孩子制定出拼一拼能達到的目標,並協助他為之奮鬥。生活上關心他們的冷暖。要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要關心他們的思想,當好孩子的大朋友。

  在孩子參加升學考試的前後都要注意孩子的情緒,做好穩定情緒的工作。在臨考前,家長自己也要保持一種輕鬆的情緒,不要過分地嘮叨,那樣容易加劇孩子的緊張情緒。在升學考試結束後,家長要及時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特別是對考場上發揮不好的孩子更應做好安慰工作。

  初中家長教育孩子心得體會2

  第一條原則:父母以身作則。

  這是老生常談,但是還要談。子女身上反映出來的問題,往往都是父母教育方式的問題。家庭是子女的第一學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老師,如果父母親自己平常言行起坐,不能起到正面的示範作用,自然無法要求子女,父母親的話也就沒有。中國父母對子女最普通的要求是,好好學習,認真讀書。如果你在城市家庭做調查,絕大部分好學上進學生,都出在家庭的父母本身熱愛學習。這不是說父母一定要天天讀書。學習可以是各種不同的文化愛好,熱愛戲劇、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熱愛歷史、熱愛科技等等,父母和父母的朋友圈子都有愛好、有文化品位和追求,子女就比較能夠發展起上進心。

  當然,許多父母本身教育程度不高,但子女也同樣好學上進,這類家庭往往父母言傳身教、為人正直、勤奮,有良好的道德,使子女明白好好學習是自己的準則。好學上進,本身是一種追求。有調查顯示,子女問題比較多的主要是四大類家庭,第一類是父母文化教育程度太低,而家庭又非常富有,那些農民暴發戶;第二類是高官的子女;第三是父母衝突不斷或離異家庭;第四大類家庭,父母本人都不錯,可是工作太忙,只忙工作,沒有抽時間關心子女教育。

  西方人有句諺語,造就一個暴發戶只需要一天,造就一個貴族至少需要三代。中國人的諺語,富不過三代。現在全中國人的理想都是“暴富”。經濟富裕本身是好事,但缺失了文化追求與道德準繩的富裕環境,很容易使青少年迷失,失去上進的動力。

  第二個原則是:家長要學會保護子女。

  在處理子女教育問題上,有兩個錯誤的傾向,或者是完全偏袒子女,不信任學校和教師;另一個是完全信任學校,信任老師,不信任自己的子女。現在的孩子即是小皇帝,也是小奴隸。在學校裡壓力很大,學業壓力、考試焦慮、人際關係壓力、包括師生關係、同學關係的壓力,不可能個個同學都是學習優秀的學生,實際上大部分同學是學習一般的學生。到初中以後,少男少女還有體相煩惱壓力,體相煩惱,對自己的長相很在乎,對同學的評價很敏感,還有生理和身體迅速發育帶來的種種困惑與煩惱,等等。

  當子女與學校與老師發生衝突矛盾的時候,父母既不能無原則地偏袒子女,也決不能不問青紅皂白就站在學校老師的立場上批評子女。要替子女設身處地著想,要學會傾聽子女傾訴,實事求是地瞭解情況,如果確實是子女的錯,也要心平氣和地幫助子女分析,如果不完全是子女的錯,更應該心平氣和地與子女交流,找出解決的方法。如果確實不是子女的錯,而是學校方面的問題,老師方面的問題,家長就應該積極想辦法解決,分擔子女的壓力,而不是與老師一起對子女施加壓力。兒童少年是未成年人,在心理上不成熟不健全是正常的,尤其需要家長的呵護。

  家庭和家長是子女健康成長的最後堡壘。簡單地說,家長要學習在學校的壓力下保護子女,學會維護子女的權利,不能夠事事都與學校站在同一個立場。許多反面的悲劇例子,導致學生走向極端行為的,許多都是因為家長不問青紅皂白跟著老師訓子女。

  第三個原則是:切忌嘮叨,學會傾聽,學習與子女平等交流。

  父母和子女之間總會有所謂代溝的。在初中到高中階段,是子女容易產生叛逆的一個階段、逆反的一個階段。子女生理發育迅速,長成半個大人,個頭與父母差不多,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也從各種媒體接受了很多資訊,有自己的主見,但也常常過分地自以為是。父母的那些說教也聽了10多年了,聽煩了。加上學業壓力大,這個階段的子女,一般都會非常討厭嘮叨的家長。

  要學會傾聽子女,學習與子女平等交流。如果子女到了中學階段還願意有什麼事都與家長交流,那家長就成功了一大半了。只要子女願意與家長交流,有什麼問題都能夠得到比較妥善地解決。

  許多家長忙於工作,忙於賺錢,不想聽子女的傾吐,認為那是毛孩子雞毛蒜皮的事。這樣就喪失了了解子女、引導子女最重要的一個渠道。

  第四個原則是:對子女多鼓勵,少批評,不是原則性的問題多一點寬容。少年兒童只有在鼓勵的環境中才能健康成長。

  第五個原則是:隨著子女的成長,給子女越來越大的自主空間,父母和子女雙方都要學會這一點。有些家長總是想控制子女、管制子女、設計子女。適當的控制是必要的。但隨著年齡增長,更多地是靠子女的自覺和自律,而且要給子女以自主的空間,要尊重子女自主的空間。孩子到了青春期以後,不僅孩子要解決青春期的困惑,父母也要解決好自己與子女關係上的困惑。父母親過分管制已經長大的子女,是許多子女自己生活不幸福的主要原因之一。過分的戀子情結戀女情結,是子女不幸福的重要原因。家長應該明白,子女的快樂和幸福,就是家長的幸福,如果子女對家長非常服從,但他/她自己不快樂,那麼家長還是失敗的。

  子女來到這個世界是家長的選擇而非子女自己的選擇。而來到這個世界以後,恰如金庸小說裡所說:“憐我世人,憂患實多”,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太多了,學生少年又有那麼大的壓力。所以,家長有責任創造條件使子女健康成長,而不是使子女完全成為實現家長願望和要求的機器。

  第六個原則是:對子女的學業要求,要實事求是,只要子女盡了努力,就決不能再苛求,還要學會為子女減壓。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夠適應目前這種學校教育的。有些孩子盡了努力,可是成績還不理想,家長要學會為孩子化解煩惱、分擔壓力。西方人說,壓跨駱駝的是最後一根稻草,總是給孩子施加壓力,好了還要再好,一次考試就要達到什麼名次,這些都是沒有道理的,而且可能把孩子逼上危險的方向。

  家長應該懂得並記住,子女的身心健康、個性開朗豁達,比學業成績重要得多。播種性格,收穫命運。只有在父母慈愛而不寵愛、多幫助少施壓、多引導少管制、多鼓勵少批評、多寬容不苛責的家庭環境中,子女才能逐步發展健康的個性。

  第七個原則:要逐漸培養子女吃苦耐勞的精神。這是富裕地區、富裕家庭的一個問題,對子女成長和教育的重視絕對必要,對具體能力培養的教學方法和訓練方案可以也應該精心設計。但千萬不要把孩子本身當作一個可以設計的物件。孩子是人,是生命,而不是工程師手中的一塊材料。在父母的引導和學校的教學之外之上,要給孩子自主的空間,要給孩子自由成長的空間,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感受、想法、愛好,不要把孩子當作為學校製造分數的機器、為老師製造教學業績的努力,也不要把孩子當作為父母爭光的工具。沒有人能夠設計出愛迪生,沒有人能夠設計出愛因斯坦。人最重要的素質:好奇心、興趣與愛好、欣賞與追求美與和諧的能力、創造發明的能力、求智愛真的渴望,這些都不是他人能夠設計出來的。這些素質只能在一個平等、寬鬆、自由而又富於文化傳統的環境中自發生長。

  初中家長教育孩子心得體會3

  一、中學生心理叛逆的原因:

  (一)青春期的叛逆是一種正常現象,它符合學生髮展規律!

  青春期的中學生心理叛逆,是非常普遍的現象,這是因為他們已經“長大了”。他們長大了但他們依然愛你。他們希望並且需要你一不同於以往的、同志式、朋友式的平等態度對待他們,而不是仍然將它們當成“乖孩子”。與同齡人關係密切,與家長和老師關係慢慢“疏遠”。這是在同一時期發生的同一事情的兩個方面。

  獨立和成熟的感覺使得青春期同齡人之間的關係格外密切,同樣是獨立和成熟的感覺,使得他們不再滿足於過去那種對父母的服從和依賴。他們的一系列行為讓家長老師感覺到了他們的叛逆,封閉自己!青春期閉鎖心理的出現,在人的生命長河中,不但是必經的,而且有著進步的、發展的作用,推動人們從幼稚走向成熟。透過自我反省,樹立起正確的自我觀念,抑制本能的無意識衝動,逐步認識自我,認識社會。

  (二)家長的教育觀念較為落後是造成中學生心理叛逆的一個成因。

  我們的孩子是我國第一代獨生子女。原來是一家幾個小孩一起搶著爭大人的寵,現在反過來了,是一家六個大人要爭,要搶小孩的寵了——家庭結構變化了,與以老三屆為代表的一代父母比較,現在的孩子的生活經歷、文化背景和在家庭中的地位都有了根本的不同。而我們卻用過去成長經歷中形成的觀念來教育現在的孩子,孩子自然難以接受。

  (三)我國的教育模式還沒有完全擺脫傳統的教育模式——也就是計劃經濟的教育模式。教育模式的落後不能按照市場經濟規律下的人才需求來培養學生。

  (四)我們國家的家庭教育非常落後。市場經濟下家庭教育的無系統性指導,也是造成中學生心理叛逆的'一個原因。

  二、如何正確引導和疏導學生心理叛逆的?

  1、承認規律,尊重規律

  承認中學生的心理叛逆是一種正常現象,就會用一個平和的心態來對待中學生的心理叛逆!

  2、培養家長和教師的良好的教育觀念!

  (1)、教育不僅僅是學校的事,家長是孩子教育的主要責任人。市場經濟環境下,

  A:家長不親自參與孩子的教育是不行的。

  B:當家長的要關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環節,尤其是孩子個性發展、創新意識的開發。

  在市場經濟環境下,

  C:家長主動承擔起對孩子的教育責任。我認為學校以抓學習為主,家長配合;家長以抓素質為主,學校配合。

  (2)要改變對孩子的評價標準

  要轉變觀念,觀念一變,做法自然就變!

  A:要尊重孩子,欣賞他們的創新!

  B:尊重孩子的差異性!

  (3)要培養孩子的綜合素質!

  培養孩子學會愛父母,愛老師的品質;

  培養他感恩的心態;

  培養他與人協作的能力;

  培養他耐挫的能力;

  培養他思維的能力。

  3、教師和家長要注意和孩子的溝通方式。

  採取一種平等的和諧的溝通方式!

  家長和老師都要樹立學習的觀念,教師要能走進孩子心靈居所,父母要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而且有效地指導孩子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初中家長教育孩子心得體會4

  隨著女兒呱呱落地,教育這件事就跟著來了,首次做家長有點慌,教育這事有點懵。於是就找有經驗的過來人探討,在網上找、書店去找相關書籍。總之,一切可用途經都用上了,加上自己的思考,慢慢有了一點自己的思路。前期教育比較簡單,幼兒園並未刻意去教她什麼,就一件事:學前抓緊玩,以後十幾年的學校生活等著她呢。

  一年級來了,容易與困難並存,容易的是書本題目都很簡單,困難的是孩子的學習意識從無到有,任務是怎麼讓孩子的腳跨進那扇敞開的大門。陪伴她成了我生命一件重要的事,一切都得讓路,不能著急、不能打罵,因為著急上火打罵都是無濟於事的,孩子是一張白紙,什麼都沒有的白紙,她們並不懂得該怎麼做,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不會是應該的。著急的時候,我會先停一停,自己考慮一下,當年我小時候如果踫到同樣的事會怎麼做,我能比她做得更好嗎,答案是否定的,我並不能做的比她更好,那還有什麼理由去責怪她呢,於是我做好自己該做的,站在同齡人角度去看問題,分析問題,直到找到答案。這方法我一至沿用至今,陪伴和理解。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要保持和老師保持溝通,步調一致,這個極其重要,多參與學校的活動,這樣能更好的瞭解和掌握在學校的狀態。開心、快樂、還是心情低落,為什麼?每個細節都是我所關心的。

  從小學起,孩子回家養成個習慣,休息十分鐘,玩一玩,吃點小東西,然後就是作業時間,除非有特殊情況,從無例外,哪怕打著點滴、坐不動,我託著她。

  有的家長說,學生學習時一定要有個安靜的環境,有個舒適的環境很重要,於是有了專門的房間和書房,家長在家輕手輕腳、大氣不敢出,生怕驚擾了娃做作業。而我有不同的看法,做法完全不同,小學時娃回家做作業我就開音樂,從輕柔漸漸地音量到了中等,從聽音樂到看電視,到打遊戲。這一切都是在娃旁邊進行,作業從不在房間做,都是客廳,做家務、有客來,也不迴避,慢慢地娃就習慣了這相對嘈雜的環境,現在就是火車在她身邊開過,都絲毫沒有影響。

  遊戲也是洪水猛獸,我只能聳聳肩笑一笑,娃從早上6點起床,除了吃飯、方便以外,基本都是在上課和寫作業,一直到晚上十點、十一點,有誰算過,他們的工作時間有多少,好像不用算也是遠遠大於成人的八小時工作時間,外加課外補課、課外作業,家長還能說自己辛苦嗎?遊戲不是猛獸,是娃的玩伴,放鬆的工具,控制才是那根掌握在家中手中的法寶韁繩,該擠點時間讓孩子玩一玩,放鬆一下。但以上只是我個人的經驗,並不一定適合每個孩子,我只是找了一條自己的路,九年的帶娃生活,點點滴滴太多太多了,言不盡,作為滄海一粟和大家分享!

  初中家長教育孩子心得體會5

  我的孩子今年初一年級了,她從入學以來,在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幫助下,很快地適應了學校生活,漸漸地養成了較好的學習習慣,成了一名合格的中學生。在此,我對各位老師的辛勤教育和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表示衷心的感謝。

  教育孩子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造就了孩子良好學習習慣。而一個人擁有一個好的習慣,它將使人終身受益。家庭是孩子的第二課堂,家長是老師的助手,在此就孩子的成長教育談談幾點自己的體會。

  一、家庭教育首先要從自我教育開始。

  父母喜歡看書,忘情工作,都會給孩子留下深刻印象。同時給他們起到一個潛移默化的作用。對待孩子的學習,不能光說不做。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長首先要做好。現在孩子接觸資訊的途徑很多,資訊量也很大,有時他們提的問題,難免把大人難住。大人不學習是不行的。所以我們經常會買書、看書。

  當你看書的時候,孩子自然而然也會在旁邊看書。有時帶孩子去運動,也會提到一些常識性的問題。這樣既鍛鍊身體又滿足孩子的求知慾,一舉兩得。我們要求孩子幹事情要認真。孩子做完作業,我們會給她檢查一遍。發現她字寫得潦草,會要求她擦了重寫。有時候,她很不願意,但不能心軟,得讓她記住,如果第一次做不好,要負出更多的努力。所以幹事情一定要認真,應該儘自己最大的努力。

  二、不能事事包攬,但也不能放手不管。

  現在家長都知道對孩子不能過分寵愛,不能為滿足孩子的要求,要什麼就給什麼。這樣很容易讓孩子在行為上難以約束自己,最終導致自控能力差,沒有上進心,缺乏戰勝困難的勇氣和毅力。隨著孩子的長大,生活上的一些小事,我們也都會讓她去做。有時也幫助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們想讓她明白不但要讀好書,而且要學會生活和關愛每一個人。

  三、期望值不過高,但仍要嚴格要求。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材,我們同樣有這種心理,但我們不會強迫她學她不喜歡的事情。儘量讓孩子幹她喜歡的事。做到愛好廣泛,做事認真,將來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四、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

  忠告各位家長一句:孩子做作業時我們不要在她旁邊看電視,玩電腦。我們可以看一些專業書籍,或看一些小說雜誌。我們家凡是讓孩子讀的小說雜誌全是我們家長讀過的,這樣會方便與孩子交流溝通。

  五、把孩子當作一個朋友。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是可怕的,哪怕父母與孩子之間也不例外。我認為:如果能找到適當的時間跟孩子好好溝通,互相瞭解,換位思考,多給孩子一些關愛,那麼這種努力一定有收益。

  作為孩子,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最棒的,然而不可能每次都是第一。我不求孩子辦大事,但求腳踏實地做好每一件小事。可以不在乎結果,但必須重視過程。孩子考砸的時候,幫她分析原因,找差距,在以後的考試作業中不犯類似錯誤,我的目的就達到了。

  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欲使孩子成才,先教孩子做人。這是家教的最重要任務,當然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培養起來的。只要我們有耐心,有毅力,持之以恆,我相信每一位孩子都能夠發出自己最耀眼的光芒。孩子的成長還離不開學校這片沃土,離不開園丁的辛勤培育。還希望老師對所有孩子都悉心呵護,使孩子的明天更美好!

  初中家長教育孩子心得體會6

  暴力只能帶來暴力,溝通才是解決問題的正確方式,對於孩子的教育,是很多家長關心的事,每位家長都想教育出優秀的孩子,但是有時候會操之過急,我們要慢慢來,一起成長。下面給大家帶來的是家長教育孩子心得體會:品德教育必須從幼兒抓起。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幾乎是每一箇中國式家庭的願望,按現代教育講就是學習好,考上名牌大學。所以在現實生活中,多數家長偏重於對孩子在智力方面的投入,給孩子報許許多多的興趣班和補習班,往往容易忽略幼兒階段的品德教育和人格培養。等到孩子十幾歲,開始進入青春期、反叛期,教育和培養的難度就會增加很多。

  我女兒今年四歲,就讀於東莞市鳳崗翡翠幼兒園中三班,我本人今年57歲,老來得女,孩子自然成了我們夫妻倆的掌上明珠,我給女兒取英文名“Angle”,天使的意思。

  但在孩子一歲半時,我和太太就開始關注和探討孩子的品德教育問題,特別是我的太太,從小培養孩子必須對長輩有禮貌,見面必須講問候語,教育孩子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有一次,我有意的在她面前扔了個廢紙團,孩子馬上說“爸爸不文明,亂扔垃圾”,我馬上在孩子面前承認了錯誤。我們還特別注重培養孩子遵守規則,比如學會按序排隊,過馬路時不闖紅燈,必須走人行道,必須走斑馬線過馬路等等。

  孩子的品德教育還包括學會分享、有愛心、孝敬老人。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除了要把食物拿出來分享,還要求她把心愛的玩具帶去幼兒園,讓所有小朋友一起參與玩樂,讓她在分享中體驗快樂!在我女兒出生時,她的爺爺奶奶就已經被安排在老人院居住和生活。同樣這點她母親做的非常好,一個月四個星期天,其中有兩個星期天,我們一定帶著女兒到深圳鹽田怡康院和老人團聚(還有兩個星期天,是孩子的伯父伯母帶孩子去探視老人),四年多以來,我們從不間斷,因為我們明白,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孝道是需要傳承和發揚的。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在日常生活中,總會有任性、調皮,甚至犯小錯誤的時候,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必須注意場合,千萬不要在人多時教育和訓誡孩子,特別是千萬別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面前教育,也不要在許多親戚朋友的面前來教育。前者容易出現救兵,教育不好孩子;後者容易讓孩子失了面子,反而會更加反叛,教育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應該在與孩子單獨相處時,耐心和孩子講道理,讓孩子明白到底錯在哪裡。同樣,我們在教育孩子時必須注意方式方法,要少訓責,少謾罵,多讚美,多鼓勵,培養孩子自信心,同時也要讓孩子知道不足之處,更重要的是讓孩子知道如何彌補不足。

  當然,在孩子的今後教育中,我也有許多困惑,在現今優越的物質條件下,如何杜絕孩子的攀比心理,如何培養她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的精神,如何防範孩子沉迷電子遊戲等等,以上就是我和太太四年來的一點心得和感悟。

  初中家長教育孩子心得體會7

  孩子上初中了,作為我們這些家長如何教育好孩子其實也是一門課程。以前總覺得孩子長大一些就好了,現在才覺得“萬里長征”才開始。下面就談談一學期來我們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點體會。

  一、注重發揮家庭的教育功能。教育子女的責任,要由父母共同承擔,哪一位都不能放棄自己的責任;同時,父親和母親要為對方承擔教育責任創造條件,在教育孩子上有分工有合作,不應單方獨攬“大權”;只有在父母共同承擔教育責任、對子女的教育影響力和諧互補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全方位發揮家庭的教育功能。

  二、多給孩子一些表揚和鼓勵。多給孩子欣賞的目光,有利於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和品質,有利於增強父母對孩子的信任。多給孩子以欣賞的目光,就會看到孩子與眾不同的長處和優點,看到她的一點點進步,肯定她,堅持鼓勵她,耐心引導她,平和看待她,並以實際行動支援她,孩子就會把自己的優點發揚光大,這一點是很必要的。

  三、加強與班主任及老師的溝通和聯絡。主動向班主任介紹孩子的情況。比如我們在剛開學時就向班主任重點表明:孩子膽小、老實、靦腆、身體抵抗力比較弱,請老師給予關照。之後,經常向班主任及老師瞭解情況,瞭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身體狀況等,這樣便於和班主任及時溝通。孩子是否能順利成長,家長很重要,老師是關鍵。這一學期來,孩子進步很大,已經能自覺地積極主動舉手發言,發言的聲音也變得響亮了。孩子透過班主任及老師的培養,變得自信、開朗了,也在學校交了幾個朋友。在這方面,作為家長感到十分欣慰,對老師也很感謝。

  四、注重與孩子日常交流,幫助孩子克服缺點。我們非常注重與孩子的交流,讓她說同學的優缺點,自己有哪些不足的地方需要改進。比如我們的女兒好犯粗心大意的毛病,總是把加法當減法,減法當加法。我們就設計一些作業,其中有許多粗心大意的錯誤,故意請她當“老師”批改。反覆訓練幾次,在這方面的錯誤明顯減少了。針對她吃飯慢的不良習慣,我們就想辦法培養她做事快的習慣,給她講明道理:只有把自己的事儘快做好了,才有時間玩或學別的東西。

  五、不要輕易對孩子發火。我們覺得,經常對孩子發火。會出現兩種結果。一是她已經習以為常了,覺得你發火沒什麼大不了的事,二是會因為她膽小而懼怕你,使她對你望而卻步。如果經常發火,她就會報喜不報憂,家長就瞭解不到孩子的真實情況,這樣教育起來就會被動。教育孩子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只能慢慢來。

  六、正確對待孩子的優缺點。所有的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但又都難免出現缺點與錯誤。如何對待孩子的每一點成績與每一個錯誤,是做家長要考慮的關鍵問題。取得了成績應該表揚,犯了錯誤也應該批評,但表揚與批評的尺度很難把握。不鼓勵不批評是不行的,可鼓勵與批評過急了孩子的心態往往出現反常,究竟如何對待幾句話很難講清楚,孩子在小學時有一陣子的學習成績不錯,每次作業幾乎都是A+,為了鼓勵她,我們不僅讚揚了他,還買了很多他喜歡吃的、玩的、穿的,甚至還滿足了她提出稍過分的要求。結果期中考試令人很不滿意。透過這件事,我們逐漸學會了如何把握好分寸,該讚揚的還是要讚揚,但決不過分。有一回我們無發現她的作業本上有很多B,當時我很氣憤,但我冷靜一想,先別急躁,以免刺傷她的自尊心,效果相反。於是我很平靜地問他“你的作業哪來那麼多的B呀,是不是又馬馬虎虎地做作業?”她作了一些解釋,儘管她的解釋明顯有點牽強,我也不必去揭穿,至少她知道自己是錯誤的,稍帶點指責也就算了,關鍵看她本人怎樣認識。我覺得成績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學習態度和學習過程,注重態度和過程最後必然會有好的成績。總之,孩子有了一點成績家長不要過於高興;犯了錯誤也不要輕易發火,一方面要給孩子留有餘地,另一方面在他知錯時要抓住時機,理智地對她進行教育,具體如何正確對待還得看當時的情況而論。

  這是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的點滴體會,肯定也有很多不足之處,在之後的日子裡我們也會邊學邊教,在實踐中摸索,在學習中不斷進步,讓孩子更加健康快樂的成長。

  初中家長教育孩子心得體會8

  讀書是開闊孩子視野、獲取知識的一種學習方法,也是一種能給孩子帶來無限樂趣的娛樂活動。讓讀書成為孩子的興趣。我做法是:

  一、營造一個家庭讀書的氛圍

  孩子總是很容易受環境影響,不然就不會有“孟母三遷”的故事。我相信在一個舉手就可拿到書的環境裡成長,很少有孩子會對書籍產生抗拒。培養孩子的讀書習慣,我們營造這樣一種氛圍:少看電視多讀書,經常交流讀書的心得和樂趣,讓孩子從父母的喜悅中漸漸體會到讀書是一件愉快的事情。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是擋不住的。如今,孩子早已能參與到我們的交流中來了。

  二、帶孩子上書市和圖書館

  要讀書,首先要買書。買書,不在多,而在勤,我們每個月給孩子買兩三本,寒暑假和節假日再多些。買書時,帶女兒一起去,可讓她自己選書。書的內容可以是學習用書也可以是娛樂用書,除了買書,還可以帶孩子去圖書館,孩子好動,硬讓她靜下心來看書,可能會使她產生逆反心理,導致對讀書的厭倦。把她帶到圖書館,可以滿足她走出家門的慾望,在一種放鬆的心理狀態下,比較容易展開引導。實踐中,我注意給她出一些需要查閱資料才能回答的問題,在孩子無法解答的情形下,便誘導她到圖書館尋找答案。讓孩子帶著問題到圖書館,透過對書籍的利用解決問題,享受成功的喜悅。時間長了,自然就能體會到書籍的好處,萌生親近書籍的願望。

  三、引導孩子閱讀入門

  閱讀應該從小開始。有韻律的文字和優美的插圖比較容易引起孩子的興趣,較之散文,詩歌更易為孩子所接受。幼兒園時女兒識字還不多,我就每天講給她聽,過一段時間由她複述大致的意思給我聽,上學後,我便讓她自己邊拼音邊閱讀。上學前,女兒有個習慣,每天臨睡前總愛聽一會兒書,大概不超過20分鐘,或者開啟錄音機聽故事,在故事聲中不知不覺進入夢鄉。

  良好的閱讀習慣的養成並非是一朝一夕之功。讓孩子從輕鬆的聽故事和被情節吸引轉向為閱讀本身所吸引最為關鍵。父母要幫助孩子從為情節而讀轉為真正的閱讀,使閱讀成為他的一種生活方式,讓孩子認定:閱讀是愉快的娛樂。

  對於十來歲的孩子,像女兒愛動腦筋急轉彎和猜謎,一有新謎語都要拿來考考我們。我們呢,有時就故意左思右想猜不出,當她得意地把謎底告訴我們時,我們還會問一聲:“為什麼?”她便會眉飛色舞地解釋給我們聽。這樣既培養了她閱讀理解的能力,又激發了她學習的興趣。家裡有幾套《腦筋急轉彎》、《猜謎樂》,女兒很愛看。

  四、適時鼓勵孩子閱讀後的進步

  在送女兒上學的路上,我們常常會一起玩一些詞語遊戲,如反義詞、同義詞、形容詞、成語等等。出去遊玩時,她也會即興背一些古詩、名句。女兒讀書後所在的班開始記日記了。也許是日積月累吧,女兒的日記中常常會用進一些好詞佳句,每當聽到女兒嘴裡吐出一個個新鮮的詞語,我便大力表揚,“真棒!”“了不起!”,女兒笑眯眯地照單全收,還會饒有興致地告訴你,這些好詞好句的來源和出處。

  親近書籍,就是親近一位良師益友。

  讓讀書成為孩子的興趣和樂趣。

  初中家長教育孩子心得體會9

  1、在與孩子溝通時,一定要認真聆聽他說話,讓他感到父母對他的重視與尊重,這樣孩子小小的自尊心就會被樹立起來,他也會在與大人的談話中,認真思考自己想的和做的,表達自己的意見,這對孩子的理性思維習慣也有良好的幫助。當然大人在和孩子交流的時候,也應該注意一些細節,這樣才能比較迅速的和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

  2、尊重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的一些帶有孩童般的想法,即使感覺是幼稚的,只要是他發自內心的想法,先要對其表示肯定,再一步步深入剖析其利害關係,達到理想的教育層面,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改變觀點。

  3、有一種飽和原則,就是孩子們慣有的厭煩心情。雖然強烈的想擁有目的,也能夠體會把事情做完的樂趣,但是因為課程繁多在內心產生阻力,無法持續主動地去做事,如果把要求的水準降低,課業的份量減少,繼續培養孩子在低潮時的活力,那麼他們在低潮過後,又會升起責任心,更主動地去做功課。

  確實,很多家長、老師都希望能找到最合適的學習教材和教育方法,培養好孩子的學習生活習慣,讓孩子能積極主動地學習、健康快樂地成長,從而達到提高孩子綜合素質的目的。然而孩子終歸是孩子,孩子就好像一棵小樹苗,不加以引導培育就很容易東歪西倒、難以成材,凡是小孩身上總有些性格和行為上的缺點、偶爾犯一些小錯誤,的確會對他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其實有利於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很多,你需要仔細考慮和選擇恰當的方法和教材、建議也可選擇觀看適合自己的家教影片節目,這樣綜合起來才能對症下藥、行之有效。看了以下分析和推薦的影片資料,相信您就能從中得到想要的答案了。

  由於在現時的社會大環境、應試教育模式和接收西方開放式教育等重重因素影響下,我們的孩子就像生活在一個大染缸裡一樣,很容易就被染汙了,沾染上某些不良習氣,例如嬌橫任性、叛逆不聽話、不誠實、上網成癮、打架、厭學、好動、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專心等問題,尤其是處於幼兒及青少年階段的中學生情況更為嚴重!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改正孩子錯誤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以及由這些觀念導致的各種錯誤行為。雖然教育孩子的方法很多,有的人採取虎媽狼爸式的教育,還說是“贏在起跑線上”,人的一生其實是馬拉松式的長跑過程,即使贏了起跑線,能跑多遠、堅持多久、誰笑到最後還是未知之數,往往是適得其反的,因而個別人所謂虎媽教育的事例無論他們成功與否,都不值得崇拜、學習模仿、甚至廣泛推廣,這樣教育會給絕大多數孩子造成永久的、不可磨滅的心理傷害,不堪回首的童年就是這樣導致的!如果打孩子進行體罰教育,後果可能相當嚴重,將來會報復到年老的父母和孫子那一代人的身上,所以暴力方式的教育害人不淺啊!相反,反而是培養孩子健康的人格和樂觀向上的精神更顯得重要。

  在此,誠摯推薦各位家長和孩子們觀看陳大惠老師策劃監製的優秀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大型公益論壇系列紀錄片《聖賢教育改變命運》,這是一個非常有利的關於德育與家庭教育的免費網路資源,能在快樂和感恩的氛圍中感悟人生的真理,有助孩子提高健康成長學習進步,認識災難事故因何發生,能做到趨吉避凶,真實不虛!能針對孩子身上的各種問題對症下藥、是一劑治療良方!《聖賢教育改變命運》,但願看過的人都能夠從中得到真實不虛的利益,並且繼續利益他人,讓我們攜手努力,共同創造和諧共存的社會大環境。

  初中家長教育孩子心得體會10

  近期,透過學校組織的家長學校的學習,使我有很多收穫,使我認識到家庭教育是實施學校教育的基礎,學校教育要與家庭教育互動,只有家校互動才能更有利於教育。孩子健康成長,此刻的教育事業發展迅速,教育模式也多樣化,這給家庭教育帶來了很大壓力。因此,怎樣把壓力轉化為動力,就需要我們老師和家長不斷地提高對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認識,並以實際行動來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總結出了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如下:

  一、樹立孩子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我教育孩子做人要有人生價值,要學會什麼是真,什麼是假,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什麼是美,什麼是醜,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做人要有一個人生計劃和目標,不能稀裡糊塗過日子,到老一事無成,為了這個人生的計劃和目標,那就要好好學習,因為只有透過不斷學習和進步,獲取更多知識才能創造完美的未來。

  二、教育孩子凡事要從點點滴滴做起

  首先自我就要給孩子樹立良好榜樣,關心孩子日常生活中的細節問題,比如生活和學習狀況,身體和思想狀況,如果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我會盡自我最大努力去幫忙解決,家長還要在家中準備一些書籍和學習資料,不僅僅自我能夠學習,還能夠作為孩子的參考資料。總之,自我有潛力解答就解答,沒潛力解答,就翻資料為孩子解答。

  三、家長要及時瞭解孩子在校表現

  比如尊敬老師、團結同學,是否好好上課,能否按時完成作業,有沒有什麼壓力等等。每次孩子回家,家長要和孩子聊聊在校的狀況。如發現新的狀況或有什麼疑問,就能及時與學校老師進行溝通,確保這樣那樣的問題能及時教育並督促孩子加以糾正。

  四、抓好平時學習外,還要幫忙孩子做好階段總結工作

  尤其是每次考試之後,要幫忙孩子分析錯誤的原因,哪方面有問題,就說明哪方面知識掌握不夠,透過考試後檢查分析,對的要加以鞏固,不足之處要採取補救措施,一般方法與任課教師交換意見找到問題。另外安排同類型參考資料進行強化訓練。

  五、給孩子足夠空間,讓他自由發展

  在完成必要作業後,其他時光讓孩子自我安排,而不是讓他學這個,學那個,一般孩子會做一些他感興趣的,比如做手工、畫畫,騎腳踏車,看兒童節目,只要有利於孩子身心健康活動不干涉。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如果把孩子鎖在必須範圍內,身心得不到休息和調整,就有可能適得其反,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從而喪失對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六、在教育孩子時,我們要學會用童心來觀察孩子的內心世界

  作為家長有時能夠是嚴厲的父母,有時還能夠是良師益友,我們要有足夠的耐心和信心,用平和寬廣的耐心,沉著冷靜地去對待孩子做的事情,成功了不要喜形於色,只要適當表現和鼓勵就能夠了,失敗了也不要氣餒,只要幫忙孩子尋找和分析原因就能夠了,不贊成不要大呼小叫,這樣會挫傷自尊心和自信心。

  教育孩子沒有一個固定模式,為了孩子應當不斷探索學習,這對提高家庭教育質量是很有益的。

  初中家長教育孩子心得體會11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成長中學習的榜樣,所以良好的家庭教育對於孩子的一生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孩子剛出生的時候,我就十分重視孩子的家庭教育,當然並不是單單的教會孩子背幾首唐詩,讀幾首兒歌,認識幾個漢字,而是教育孩子為人處事的道理,教會孩子生活的技能,使孩子養成具有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人。當然,對於只有兩歲多的幼兒來說,空泛講授深奧的道理並不能使他明白其中的含義,孩子自然就不會理解,所以具體的還是要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

  (一)首先是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家庭的和睦對於一個孩子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家人之間的相親相愛會讓孩子學會寬容,學會理解,學會愛,愛別人和愛自我。如果缺少家庭的關愛,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冷漠,越來越自私。看到過許多的案例,孩子的墮落,麻木等等問題,都是因為家庭缺少愛,試想一個孩子連自我的父母和家人都不愛,他還會去關心體貼陌生人嗎?所以,必須要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生活,讓我們的孩子都能快樂無憂的生活。

  (二)父母要以身作則。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樣,父母的一言一行會在不經意間給孩子巨大的影響。所以,父母在要求孩子懂禮貌尊重他人的時候,能夠想想自我是不是這樣做到了呢?記得有一次,孩子犯了錯,我狠狠的訓斥了他,還說了一些重話,說你再這樣我就打你了。

  本來沒覺出問題,但是之後他居然學會了這句話,動不動就說我打你。這讓我很後悔,也很悲哀,後悔以前不該對孩子這樣說話,悲哀的是孩子對媽媽說這樣的話,所以趁孩子還能糾正的時候,我們做家長的必須要謹言慎行,對自我的一舉一動都要三思而行,不管你是在多麼生氣的狀況下都要想到我這樣做這樣說會對我的孩子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三)獎罰有度,實事求是。

  孩子做對了,我們要用心的誇獎,孩子做錯了,我們也要及時的糾正。獎勵和懲罰都要有度,適可而止。雖然此刻教育專家都提倡多稱讚孩子讚美孩子,但是我覺得這還要分什麼事情,因為我這是有切身體會的。

  在孩子還是一歲多小孩的時候,他玩積木,本來是搭錯了,但是我想他第一次玩就給了他稱讚鼓勵。本想能促進他進步,結果卻恰恰相反,反而使他每次搭都出錯,而且變得還個性固執,我再怎樣說他還是不聽不理解,這就讓我想到,如果在他第一次搭的時候,我就給他糾正,也許就不會出現此刻這種狀況了。

  所以我堅持家長在稱讚孩子方面還是要實事求是,不能一味的盲目的誇獎稱讚。當然批評就更要有度,如果批評過度,甚至打孩子,慢慢的孩子就會變得反叛,當孩子做錯的時候還是堅持以道理說服,而且就事說事,不能翻舊賬,最重要的是你說的話能讓孩子聽懂聽進去。

  以前孩子做錯的時候我都會跟他說一大堆的道理,結果他還是我行我素,之後聽了專家的推薦是讓你說的話孩子更能理解,不要說一些空泛的大道理。而且,在孩子任性發脾氣的時候,你說任何道理他都不會聽的,所以我的做法就是冷處理,讓孩子自我去鬧,家長能夠做個冷眼旁觀,等孩子覺得哭鬧也沒有意思,冷靜下來的時候,我們在去跟他說道理,這樣反而更能

  讓他理解,如果在他發脾氣的時候還去跟他說這說那,只會加重事態的發展。如果哭鬧繼續不止,那我們只能迅速把他抱離現場,轉移孩子的注意力,這樣做也許效果會更好。

  (四)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

  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首先父母就要先學會尊重孩子,這是我一貫的堅持。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我就能蹲下來聽他的意見。有人會說,這麼小的孩子能有什麼意見。其實不然,雖然孩子小,可還是一個個體的人,他也有思想,所以我們更要尊重他。

  例如,孩子每次出門都會帶玩具,剛開始孩子的爺爺總是阻止他帶玩具,但是這樣就會鬧好久才能出門。雖然玩具是放下了,但是會哭好久。此刻想想,那時的哭也許就是對大人的不尊重而感到不滿。之後,我就跟孩子商量,剛開始的時候是跟他商量出門要帶什麼玩具,漸漸地就變成他主動跟我商量,而且變得更聽話了。

  即使在外面,孩子和小朋友相處的時候,我也會教他學會尊重他人,比如看到別的小朋友的玩具,自我想玩的時候,我就會教他你跟小朋友商量,“等你不玩的時候能夠把玩具給我玩一會,好嗎?”當別的小朋友想要他的玩具的時候,我就會教他:“把玩具給這個小朋友玩一會,好嗎?”一切都是看孩子自我的意願,不能強加大人的意願。

  以前我就以前犯過這樣的錯誤,和朋友的小孩一齊玩的時候,看到朋友的小孩哭鬧著向孩子要玩具的時候,我總是不假思索的把孩子玩具搶過來給別的小孩,所以之後孩子就養成了抱住玩具不撒手的習慣,即使睡覺的時候一拿下來就哭,我想就是那個時候我傷害了他的自尊,我對他的不尊重對他造成了嚴重的.後果,雖然此刻經過時光的沖淡,孩子已經慢慢好了,但是對我的衝擊還是挺大的,讓我自省了很久。

  (五)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

  在孩子剛會坐的時候,我們就已經把他放在凳子上和家人一齊吃飯,雖然那個時候他還不能自我吃,但是我們堅持讓他看我們大人是怎樣用餐的,所以慢慢的孩子自我就學會吃了,而且是很早就學會拿筷子吃飯,家裡只要能讓他做的事情,都是堅持讓他自我做,比如掃地、洗菜、拿碗筷、搬凳子等。

  許多家長認為孩子那麼小能幹什麼呀,還不是越幫越忙,其實做不好是肯定的,但是隻要他參與就好,如果你總是阻止他幹活,他就會覺得媽媽不需要我,久而久之他就不再願意幹了。而且勞動習慣的培養會讓他更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比如說自我玩的玩具不要亂放,垃圾不亂丟等。

  (六)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

  有一段時光家裡人看電視看的多點,孩子也跟著看電視看多了,之後覺得不能再這樣,所以此刻家裡人都學會看書,即使不看書也會看報紙,這樣孩子也跟著學會了閱讀,雖然時光堅持不了多久,但是習慣是慢慢培養的,一點一滴累積起來就會好的。

  俗話說:行千里路,勝讀萬卷書。所以只要有時光還是會帶孩子多出去走走,在大自然中學習知識更能讓孩子理解。雖然教育專家都不推薦孩子那麼小就學唐詩古詞之類的,但是我覺得雖然孩子還不懂,但是多讀點這類的詩詞能培養孩子的美感和節奏感。至於兒歌音樂之類的,多讀多聽肯定是有好處的,關鍵是孩子很喜歡這些,我覺得培養興趣是最重要的。

  (七)不溺愛孩子。

  孩子的爸爸經常在外地,孩子一年也見不著幾回爸爸,所以我這個做媽媽的既要做好媽媽的職責也要當好爸爸的主角。所以我總是有意無意的想培養孩子的男子漢氣概,但是分的寵他溺愛他。例如,當孩子摔倒的時候,我從來都不扶他起來,總是鼓勵他自我跌倒自我爬起來,然後拍乾淨身上的土。

  如果摔破了,即使心裡心疼,也不會表現出來,只對他說沒事。所以此刻孩子摔倒了,只要不是很嚴重,基本上不哭,反而安慰我說:“媽媽,我沒事!”雖然看似我冷血,但是我自我覺得我做的沒錯,尤其是對一個男孩子,必須要培養他堅強的性格,不能懦弱。

  以上就是我的一點心得,還是那句話,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所以每個孩子都有自我獨特的人格,沒有萬能的教育,只能是每個家長在家庭教育中不斷的摸索實踐,有人說孩子是父母的第二次人生,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也是在不斷成長的,就讓我們和孩子一齊長大吧!

  初中家長教育孩子心得體會12

  現在小孩都是獨生於女,家裡人人都寵得愛不釋手,同時都體會到現在孩于越來越難管,很多家長同一體會,用軟的不行,用硬的也不行,但是現在的家庭教育非常重要,誰都不可忽視,現在談談心得體會:

  1.教育和培養於女的題目不是很快就能說明白的,它需要一個相當艱難、複雜、漫長的階段,然後透過這個階段不斷地總結出經驗教訓,採取措施等等,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但只要你一直不斷努力、不斷的付出心血與代價,正確地對待每一件事情,它就會有好的結果產生。

  並不刻意把孩子培養得如何如何,但必要的關愛和教育並沒有省略。首先是學會相互溝通,學會如何培養父子之間的感情,學會如何跟他談心。不一定要談大道理,在這點上有的家長誤以為把大道理講給孩子聽就會有好的收效,實在未必見得!孩子生下來天真天真,興奮的事就愛聽,不興奮的事就會引起反感,甚至對你產生隔閡,以致無法溝通。這一點非常重要。我以為我的孩子假如喜歡我、貼近我,這就獲得了成功的第一步。接下來偶然講點道理他聽不是不可以的,當然也不要得寸進尺,否則會全功盡棄。道理要講得通俗易懂,只要他懂了就立即停止,若不然再重要的理也要捨棄。另外,孩子和父母融洽後,自然要提出很多題目讓家長解答。凡是能解答的,家長一定要認真解答,假如讓孩子失看了,他將越來越少提問,這時,隔閡,也就開始產生了。

  2.凡是孩子感愛好的,哪怕對他沒有明顯幫助的事情,千萬不能輕易反對,做家長的一定要學會如何"順風扯旗"。當然,大道理誰都會說,做起來可就不是那麼輕易。我自己煩躁時也常顧不上了。

  教育與培養是彼此不能分割的兩個部分。因此在教育於女的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孩於的特長和愛好。

  3.注重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人的品質是第一要素,是決定孩子未來人生道路的關鍵。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受到社會四周環境的一些消極或負面的影響,因此,我們做到凡事從正面教育孩子,幫助孩子辨別是非、真善,培養孩子的善良、寬容、積極樂觀、富有同情心。客觀公正等良好品質,以及熱愛集體,尊敬師長,遵守一切規章制度等行為規範。

  注重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良好的行為習慣一經養成,孩子將終身受益。首先,孩子能做到的事情儘量讓他自己往做,例如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其次,讓孩子養成獨立學習和思考的習慣,針對孩子好動、留意力不集中的毛病,我們有意識引導孩於自己做學習計劃。

  4.做孩子的引路人,家長應從自己做起家長是孩子模仿的場所,言傳身教。因此,家長應從自己做起,不利於孩子的言行決不能在孩子眼前表露;在教育批評孩子時,父母意見應同一不能相左,天天抽1個小時以上時間和孩子相處溝通,瞭解孩子的學習以及學校裡的狀況;天天詢問他在學校裡興奮的事情和不愉快的事情,讓孩子的情緒得到宣洩,以便及時把握意外情況的發展苗頭;在學習上,家長應做到和孩於同步學習,針對孩子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查閱相關資訊資料,和孩子一同成長。

  5.善於挖掘孩子的潛伏上風,培育孩於特長和愛好。每個孩子都有特長,家長應揚長避短,善於挖掘孩子的上風,進行有意識的培養。我以為家長首先要熟悉或擅長孩子特長的相關內容,引領並鼓勵孩子一道堅持學習下往,我相信收穫一定不菲。孩子的思考是在好奇和愛好中產生,家長千萬不要磨滅孩於閃光的苗頭。針對孩子的好奇心或各種千奇古怪的題目,每次我們都做到耐心回答,並和孩子一道觀察等,使他在體驗感受的過程中啟迪聰明,開動腦筋。孩於的各種愛好如滑冰、游泳、騎腳踏車、打球、等,我們都讓他往嘗試、往鍛鍊。

  6.教育孩子,就要著眼於小處,發現不良端倪,及時糾正,抹殺其於萌芽狀態,切忌縱容。那種以為孩於還小,長大了自然就懂了,自然習慣就好了的想法是非常錯誤的,也是非常危險的。農民種豇豆,從小就要給它立杆子,引導它順著杆於向上長,這樣才能吸收足夠的陽光和空氣,才能結出豐富美觀的豇豆。假如等豆苗長大了,見其漫天蔓長,不能開花結果,或是隻能結出乾癟瘦小的豇豆,那時才立杆引導,恐怕即使折斷一些枝條,也不易再結出好豆子了。教育於女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7.要從精神上多給孩子們一些激勵,在孩於人生道路上不停的為他們加油,成長的道路很漫長而且很不平坦,家長應該給孩於們加倍的熱和和關愛,才能使他們有戰勝失敗的信心。以上是我本人在對孩子教育過程中的一點經驗,當然這一點是不全面的,在今後的教育過程中還要多想辦法和多總結,爭取做得更好更全面。

  接下來我將與大家分享10種"愛的方法"。

  一、用愛的目光注視孩子。

  二、用愛的微笑面對孩子。

  三、用愛的心情傾聽孩子。

  四、用愛的眼睛發現孩子。

  五、用愛的渴看調動孩子。

  六、用愛的細節感染孩子。

  七、用愛的語言鼓勵孩子。

  八、用愛的管教約束孩子。

  九、用愛的胸懷包容孩子。

  十、把愛的機會還給孩子。

  初中家長教育孩子心得體會13

  孩子,是每一位父母心中的寶貝,我們都盼望著她們茁壯地成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除了老師之外,父母也扮演著重要的主角。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同樣至關重要。女兒今年6週歲半,剛上小學一年級,在教育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最深的體會是:

  一、溫馨的家庭環境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源泉。

  家是孩子們主要的活動場所,家庭氣氛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孩子的身心健康。父母絕不能經常在孩子面前拌舌頭吵嘴,那樣會使孩子產生恐懼、自卑甚至厭惡的心理,不僅僅會疏遠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感情,在同伴之間還可能會出現偏激行為現象。給孩子一個安全、舒適、溫暖的家,是教子的第一步,家人之間要相親相愛,和睦相處。在這方面,我們是以實際行動讓女兒感受到了親情的溫暖。

  二、逐步培養孩子的優良品德很重要。

  女兒從3週歲起上幼兒園,步入正規的教育系統,我們要為她的人生的第一步打好基礎,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培養她一些優良品德,藉此也可改掉“以自我為中心”的當代獨生子女的通病。

  可以給她講講“孔融讓梨”的故事,並付諸於實際行動,讓她明白尊敬長輩的道理;告訴她幫忙別人是件很開心的事,讓她明白就應助人為樂;在和小夥伴之間嬉戲時要相互謙讓等等。閒暇時,常和女兒做連句的遊戲,我說上句:“妹妹摔倒了。”女兒連下句:“我立刻把她扶起來。”這樣的遊戲我們樂此不疲。

  三、培養孩子的動手和自理潛力。

  成人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到孩子是否會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成人重視與否,教育方法正確與否,首先是觀念問題。有些家長望子成龍,學習上不斷加大壓力,生活上關懷備至,卻將良好行為習慣置之腦後,聽之任之。我認為孩子愛勞動良好習慣尤為重要。讓孩子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不僅僅能夠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和勤勞的品德,而且能夠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職責感、自信心、意志力等良好素質和各種潛力。

  因此,在我女兒很小時,我就開始讓她幹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如:收拾玩具、穿衣、洗手絹、洗襪子、整理床鋪等,當然,孩子幹活常常不必須能夠幹不好,就此我們不能以成人的標準去評價他們。只要孩子作出了努力,家長就要充分肯定。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挑戰,需要孩子付出很大努力。

  四、讓孩子少一點壓力,多一份簡單。

  在學習之餘要注意讓孩子適當放鬆,每晚抽出半小時進行散步、慢跑,並利用這一時光,瞭解孩子的精神需要,並經常和孩子談心,隨時觀察其身心的變化,善於利用生活小事,敞開心扉。

  學會用欣賞的目光看待自我的孩子,善於捕捉她身上的閃光點,不要將子女與別人的孩子相比,將子女的此刻和過去進行比較,縱向看進步,及時發現和肯定自我孩子所獲得的任何一點成績,使孩子感受到我們的讚美和鼓勵,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孩子的心田是敏感的,撒下什麼樣的種子就會開出什麼樣的花果,就會有什麼樣的收穫,因此,我真誠地期望家長們撒下的是美麗、善良、友愛的種子。讓美麗、善良、友愛的花開滿孩子的心田。不要讓“望子成龍”的心理變成孩子的壓力,順其自然,因材施教,讓孩子輕簡單松學習,要相信:是金子總是會發光的!

  初中家長教育孩子心得體會14

  人的一生當中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而家庭教育是作為人生當中接受教育最早,影響時間最長的,在這現代經濟發展這麼迅速的社會中,家庭教育起到一個任何的教育形式都代替不了的。

  當前中國的家庭教育現狀不容樂觀,主要還是現在家長的思想觀念沿襲著上一輩的教育方式所影響著。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知識資訊的日新月異的變化與社會經濟突飛猛進的發展之間的競爭,使得我們家長在家庭教育方面有著不小的挑戰與壓力。而現在中小城市的孩子多數為留守兒童,父母不在身邊,教育孩子的重任就落在了爺爺奶奶的身上,而往往會有“隔代親”的現象出現。孩子會存在嬌氣,霸道,遇事缺少主見,意志力薄弱等現象。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們所要學習的更新的東西越來越多,而作為我們家長,要時時刻刻給孩子樹立榜樣,隨時體現出求知上進的精神,讓孩子明白“活到老,學到老”的真正含義。並且能用自己的閒暇時間陪孩子遠足,讓孩子在遊玩時接觸到新鮮事物,加強孩子的認知能力。其次,還要經常與孩子進行溝通談心,做孩子的知心朋友,真實的瞭解自己的孩子,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在教育孩子時切忌說“笨蛋,傻瓜”等等侮辱性的話,不要說“你看看誰誰怎麼樣,你怎麼這樣”這些比較性的話語,更不要以譏諷的口氣,冷嘲熱諷孩子,冷漠孩子,這樣會抹殺孩子的自信心,給孩子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阻礙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對於以上主要問題,我的觀點有以下幾點:

  1)對於孩子出現的“隔代親”現象的出現,父母要時刻注意孩子的生活情緒的變化,以及早矯正孩子的不良習慣。不過,孩子最好能在父母的身邊生活學習,如果真的因為工作原因不能陪在孩子身邊的,也要儘量抽出你的閒暇時間回來陪陪孩子,多多進行親子間的遊戲,讓孩子有“安全感”。

  2)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自理能力,父母不要輕易的去幫助他(她),可以讓他們自己想辦法來完成(當然,是他們可以憑藉自己的能力所能完成的事情),父母可以在旁邊進行輔助性的提示。平時在家可以鍛鍊孩子的動手穿衣,單獨進食,自己刷牙洗臉。平時可以教他們對錢物的認知,讓他們來幫助你在超市裡選購所需要購買的物品,然後去收銀臺付款。這樣既能培養孩子的動手認知能力,又能培養孩子在社會生活中的交際能力與自信心。

  3)對孩子信心的樹立尤為重要,要讓孩子嘗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斷對孩子進行正面強化,切不可進行負面強化,當遇到困難時,一定不要放棄,堅持對他們說:“你能行!”“你很棒!”“你能做到更好!”等等。你重複著對孩子唸叨有信心的詞語,是一種很重要的正面心理暗示,有利於不斷提高孩子的自信心。還要給孩子確定恰當的目標,目標太低,太容易實現了,不能起到提高自信心的作用。但目標也不能太高,不易達到,反而對自信心有所破壞。恰當的目標是:用力跳起來剛好能夠碰到。其次讓孩子保持一定的自豪感,一個人,謙虛是必要的,但不可過度,過分的在別人面前貶低自己或者孩子,對自信心的培養是極為不利的。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要讓孩子相信自己,充滿對自己的自豪感。

  最後強調:孩子正處於身心健康發展階段,不能強壓和過多的干預,教育,不僅僅是施教,更重要的是溝通,要採用孩子易於接受的方式溝通,這樣的教育是最有效,防止其產生逆反心理。要放得下,充分的相信孩子,輔以適當的引導,相信孩子可以把事情做好的。

最近訪問